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無法置身事外

無法置身事外

謝春滿

政治社會

shutterstock

1028期

2016-09-01 15:07

二○一二年十月,《今周刊》第八二六期,封面故事是「誰偷走你的退休金」,當期的編輯室報告標題,只有一個字:亂。

彼時,馬英九政府正要啟動年金改革;我們則在編輯室報告中,對接下來勢將發生的族群對立與紛擾提出警告。

回到今天,年金改革所引發的亂,甚至已有過之。

從六月底到八月底,年金改革委員會周周開會。十次會議中,場內固然少不了針鋒相對;場外,這些情緒,卻又被放大為更加脫軌的迷思與誤解。社會間的對立,看似今猶勝昔;九月三日,一向被視為社會穩定力量的軍公教人員,還將走上街頭……。

不過,亂象叢生,卻也令人想起所謂「一治一亂」的道理:治後有亂,亂後亦必有治。

前十次會議間引發的紛紛擾擾,亂歸亂,卻讓台灣每一世代、每一族群,像是進行了一趟關於年金改革的時空之旅與啟蒙教育。根據本刊委託台灣指標民調公司進行的調查,當被問及「十次會議是否有助於了解年金改革」時,認為「有幫助」的比率就接近五成,明顯高過認為「沒幫助」者。

了解問題的本質,正是啟動有效改革的第一步。於是,選在年金改革委員會即將進入實質討論的此時,我們再一次用封面規格報導年金改革,歸納出過去兩個月,社會對於這項重要議題的四大迷思,用最具體的數據和邏輯,破解謬誤,試圖讓這場改革重回理性戰場。

台灣各項年金的破產危機,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年金改革已是每個世代、每個族群都無法置身事外的重大工程。而當社會每一分子都開始了解問題、化解迷思之後,也就是放下對立與不滿,改革工程基礎打穩之時。

這麼想來,台灣年金制度的「亂後必有治」,應該還是值得樂觀期待的。​

延伸閱讀

別人準備退休的年紀,50歲她卻拋下家人獨自出國去工作...Google公關總監:活到這把年紀才更該去圓夢

2023-12-27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

輝達黃仁勳掀AI熱潮!家長憂「該讓孩子提早學嗎」…葉丙成給建議:先讓自己成為願意使用AI做事的人

2024-06-10

他花31萬買輝達,抱10年「如今飆破8400萬」!身價跟著黃仁勳翻倍,曬一圖爽喊:謝謝NVIDIA

2024-06-09

輝達研發中心落腳處未定,台灣分公司先搬家,砸29億租10年,離黃仁勳超愛的夜市有多近?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