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何者不當為?

何者不當為?

楊紹華

職場

攝影/劉咸昌

1042期

2016-12-08 09:51

過去一周,國內外發生的大事不少。小英總統與川普先生電話連線,引起全球熱議;奧地利大選與義大利公投的結果,堪稱一好一壞;爭議多時的「一例一休」,在立院吵吵鬧鬧對峙中三讀通過。本期《今周刊》,也選擇了一個熱騰騰的新聞議題作為封面故事。

喧騰多時、一度成為所有政論名嘴連日追殺對象的「兆豐洗錢案」,在十二月二日偵查終結,事件主角的兆豐金控前董事長蔡友才,被台北地檢署求刑十二年。然而,當我們透過管道取得台北地檢署的起訴書,卻發現檢調起訴求刑的重點,竟與原先各界聲討的兆豐紐約分行洗錢疑雲全然無關,一連串的案外案,喧賓奪主成為起訴書的內容重點。至於紐約分行洗錢情節,檢察官則表示「仍在調查」。

起訴書中,檢調從蔡友才謀求私利的心態為起點,陳述他利用仍在兆豐任職期間的資源與機會,巧行種種圖利之舉。當我們請金融界人士針對起訴書內容提供意見時,有人直言「比原本想像的更複雜」,這是我們選擇以此作為封面故事的原因之一。起訴書上的案情,已經遠超過外界認知,我們有必要還原,或完整報導檢調眼中的「兆豐案」真相。

但選擇以此為題的更重要理由,是來自一位曾任金融業高階主管的感嘆:「任何一個案件都是社會教育,它能告訴大家,什麼當為、什麼不當為。」

不過是在今年夏天,轉戰鑒機的蔡友才還是意氣風發的金融明星,卻在一夕之間淪為被求處重刑的疑犯。這個從天堂墜入地獄的啟示錄,是每一位金融業從業人員、上班族、甚至年輕學子的一堂課,它能夠讓你深刻體悟,「不當為而為之」必須承擔的沉重代價。

延伸閱讀

我被詐騙了,錢能拿回來?「打詐專法」上場2個有感改變:更快凍結人頭帳戶、更快拿回被騙錢財

2024-05-09

76歲父LINE群遇詐騙,設局1年噓寒問暖…98坪3千萬房被過戶「快活不下去」!如何保住不動產?達人教這招

2024-05-10

有錢人不需要騙人、帥哥美女更值得信任...台大教授孫中興點出:11種害你容易被詐騙的信任誘餌

2023-11-22

每月和兒子的交集,只剩匯款生活費後的幾句寒暄...獨居老人被詐騙卻坦言:我都明白,只是我好孤單

2023-10-26

她被AI語音詐騙,甜美女聲應答超流利,假投顧拐走2000萬! 7成難辨真偽…如何能擊破「完美騙局」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