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為何台灣自行研發,能登上國際的新藥那麼少?涂醒哲:這樣做,10年打造生技國家隊

為何台灣自行研發,能登上國際的新藥那麼少?涂醒哲:這樣做,10年打造生技國家隊

涂醒哲

政治社會

涂醒哲 提供

2022-04-28 10:00

台灣自行研發到推出國際的新藥屈指可數,主要就是無法找到精準案源,關鍵問題在於真正了解病人實務需求的臨床醫師(MD),與負責新藥研發的博士(PhD)雙方長期以來沒有共同語言。

 

國外藥廠都是找臨床醫師(MD)提出未被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s),再結合PhD著手研究,但台灣卻相反常常由PhD自我想像有前景的藥物進行研發,但其開發出的產品未必能符合臨床醫師實務需求。我認為基本解決之道應該要從以往扮演終端使用者(End User)的臨床醫師著手,讓他們轉變成研究題目的創新起始者(Innovation Starter)。

 

但重點來了,臨床醫師間也見仁見智,看法不同,應該要如何選題才能最具共識?最切合需求呢?以下是我提出的3段選題方式:第一階段先請各專科醫學會或是公協會會員,提出目前最想要解決的unmet needs,每個問題寫成計畫綱要,並由每個醫學會會員投票選出前3名。此3項需求(題目)必須由 PhD與MD合作提出完整研究計畫書,接著所有醫學會指派專人就所有醫學會提出的題目共同評分排序,挑選出前10名題目,當作國家隊的研究題目。

 

接下來由出錢的各部會(經濟部、衛福部、科技部)或出資的創投公司,會同專家籌組國家隊決策委員會,依照計畫的重要性、台灣特色、投資報酬率等因素,再一次調整前10名的排序,依比例分配經費。

 

經由此3階段選題機制,應該可以選出最具有共識、最具台灣特色的國家隊題目。利用優厚的研發經費,可以把MD之間的歧見、MD及PhD之間的隔閡完全彌合。End user的MD就自然而然和PhD合作無間,成為Innovation Starter。

 

至於國家隊經費來源,我提出一個「555法則」,簡單來說第1個5就是政府第1年投入50億元經費,第2個5是接下來每年增加50%經費,最後1個5就是連續5年投入。如果依照這樣標準估算,第1年50億元,第2年75億元,第3年110億元,到第4年165億元,及第5年250億元,之後從第6年到第10年每年再投入250億元經費,估計10年下來每年投入選出前10名國家隊的題目經費,以及接下來讓這些公司陸續朝向成立新創公司,甚至走向掛牌上市及產品問市,經費大約1900億元,也就是每年平均190億元。

 

這1900億元的資金分配大約區分2大部分,一半約有1000億元用於補助100個國家隊團隊的研發 (每年選出10家國家隊),另外一半則投資於從第4年起補助國家隊用於創立公司、繼續研發、公司上市櫃、進入臨床試驗、產品上市等各重大階段所需資金。

 

具體來說,生技國家隊經費第1年投入前10家公司共50億元,第1名補助10億元;第2名8億元;第3名跟第4名分別給6億元;第5名到第6名給4億元;最後7名到10名分別給3億元。第2年國家隊經費提高到75億元,當中50億元給第2年新選出的前10名團隊,原第1年的10家公司則減半補助,從第1名的5億元到第10名的1.5億元,一共需25億元。同樣的分配原則到了第3年除了當年新的10大國家隊外,再補助第1年的前10名25億元,以及第2年前10名25億元。第3年預算110億元的經費中多出10億元,用來補貼想要創業的公司以及有特殊研究需求的國家隊。

 

國家隊的補助第2、第3年減半,原則上以3年為限,不排除依研究成果及需求調整排序。第4年除非有特別申請,否則不再補助。補助的3年間每年由政府協助向國內外各界展示國家隊的研發成果,以爭取外部經費的投資,加強研發強度及成功率。

 

第四年國家隊經費提升到165億元,此時第1年前10名的公司不再繼續補貼,除了補助新舊國家隊研發外,會有多出的經費則可用來投資團隊開創公司、特殊研究及臨床試驗公司,繼續為台灣國家隊打氣加油。

 

在555法則下,相信外面的創投公司或是私募基金會看上這些優質國家隊,願意加入投資的行列。我們預計到第10年將持續創造出100個國家隊,也期待能順利成立70家公司,正因為他們的題目都是由PhD跟MD共同精挑細選出,輔以政府的充沛經費支持以及民間的創投基金奧援,估計將有5%-10%機會創造年收入上10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

 

如果10年後有十分之三公司陣亡,十分之四公司繼續留下打拼,十分之三公司走到上市櫃,整體初步估計政府的投資報酬率到10年後將達到4-6倍左右,等於年投資報酬率14%-20%,盤算起來還算相當不錯的投資。

 

10年投入1900億元對一個想要真正扶植台灣新藥躍上國際舞台的台灣政府來說有很困難嗎?光是去年政府超收的稅金就已經4000億元,每年拿出250億來扶植台灣生技產業國家隊應是輕而易舉,若是由健保署經費撥出3%來投資未來,這些國家隊的研發成果未來能夠走向產品上市,這樣對政府來說或許也可以省下一筆只能跟國際藥廠購買藥物的龐大費用。

 

我們舉美國一個在1996年成立的Ideal Lab為例,這是美國第一個Venture Studio,以主動參與式創造新創公司,20年內投資創造了100多個公司,其中70%以上還存活,35%公司成功上市或被併購,有5%成為獨角獸公司。相信台灣的555法則加上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的研究及開發團隊,應可造出不遑多讓的成果。期待555法則能帶來台灣生技產業的遠景。

 

作者簡介_涂醒哲

前衛生署長、前國策顧問、前立法委員、台灣永續全人醫療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對比上海封城,台灣卻選擇縮短居隔,為什麼會差這麼多呢?涂醒哲:中共視民如草芥,台灣視民如寶貝

2022-04-26

中國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假清零是有害的

2022-04-07

就算是逐步解封,也不能降低警覺性!前衛生署長看疫情:戴口罩應持續到整個疫情結束

2022-03-17

涂醒哲談與病毒共存策略:台灣人是時候從期待政府「阻卻傳染」,走向自我保護「不被感染」

2022-03-15

涂醒哲看解封:用科學數據讓陳時中安心離開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