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僑務學術研討會僑委會首辦論文徵選 匯聚學界能量結合實務工作

僑務學術研討會僑委會首辦論文徵選 匯聚學界能量結合實務工作
「僑務發展與全球華人研究的新路徑」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合影

廣告企劃製作

政治社會

2022-10-27 15:44

為促進僑務工作知識與學術理論體系的發展,鼓勵海內外學者專家、碩博士研究生從事僑務學術研究,並結合當今重要僑務施政,提供國家發展的重要參據,僑務委員會、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共同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承辦「僑務發展與全球華人研究的新路徑」學術研討會,於10月22日舉辦開幕式,藉由僑務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的對話交流、集思廣益,共策僑務政策與國家發展。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首先歡迎學術界先進共襄盛舉,他表示僑務工作為政府整體施政的重要環節,今年也是僑委會90周年,也代表著僑委會服務僑胞邁入第90個年頭;童振源指出,僑胞與國家發展密不可分,僑胞更是協助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發光發亮重要的關鍵,他舉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AMD執行長蘇姿丰、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等許多國際間重量級人物都是傑出僑胞,還有許多僑胞都在全球各地為臺灣打拼。

 

童振源指出,全球約有超過4萬家臺商,透過投資海外帶動臺灣出口,臺灣的電子零組件連續41個月正成長、前三季出口也成長13.5%;不僅如此,僑胞更積極透過僑民外交協促臺灣參與國際社會、為臺灣發聲,也在全球各地展現臺灣的文化藝術,甚至在僑居地協助急難救助與推動慈善公益,如此豐沛的僑胞資源,正是臺灣持續大步邁進的關鍵助力。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以「僑務工作的創新與實踐」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為促進僑務工作知識與學術理論體系的發展,童振源表示,學術研究應學用合一、學以致用,整合產官學研的力量,透過跨領域、跨議題的交流,以及與實務工作者對話,從而強化僑務學術研究資源與成果,具體實踐在政府僑務施政工作之中,同時為學術成果與國家發展加值加分。

 

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印永翔也表示,僑胞是國力的延伸,而僑委會在其中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童振源委員長及同仁的努力下,在推動僑務工作上不斷創新、全方位的發展。印永翔說明,今年也剛好是師範大學的百年校慶,一批兢兢業業的學子們與教授成立了海外華人研究中心,作為匯聚全球海外華人的重點,也為人類在知識上傳遞、保留及創新盡一份心力,期待透過此次學術研討會,能與各界先進前輩交流。

 

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會,首先由童振源以「僑務工作的創新與實踐」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他首先說明憲法規定的僑務工作內容及僑委會組織架構,並簡介全球僑務統計數據。

 

僑委會海外服務人力有限,為因應後疫情時代及全球政經局勢的轉變,童振源表示僑委會也與時俱進、持續升級僑務工作服務模式。從面對面接觸服務的僑務工作1.0,接續到僑務工作2.0數位化平臺,再到現在的僑務工作3.0槓桿支點及優勢對接,鏈結海內外、共同壯大臺灣與僑界;未來僑務工作將朝「智能僑委會」推展,9月中旬也正式推出「i僑卡」,結合各項平臺精準服務僑胞,鏈結僑委會與僑胞共同發展。

 

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印永翔致詞

 

此次學術研討會規劃8場次主題論壇,分別為「僑務政策與新南向」、「僑生培育」、「移民與文化」、「臺灣移民與再現」、「臺商與跨國移民」、「華語教材與教法」、「僑教歷史及其發展」、「僑生教育及文化認同」等議題,並發表共計24篇論文。

 

10月23日也邀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郭慧英教授,以「海外華人、臺灣與民主,1898-2018」為題演講,並安排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副委員長呂元榮、主任秘書張良民及僑商處處長張淑燕分別主持與談「僑界青年培育交流」、「臺灣華語文教學之國際推展」、「鏈結海外僑臺商與臺灣產業共同發展」及「擴大培育及留用僑生」等4類主題的僑務工作坊,對話交流、集思廣益,共策僑務未來發展。

 

此外,為鼓勵僑務學術研究結合實務工作,僑委會也首度舉辦「僑務委員會論文獎」,以「僑務發展與全球華人研究的新路徑」為主軸,規劃「新南向政策與僑務工作推動」等11項徵稿主題。根據統計此次研討會投稿論文共計50件,其中包括教師20件及學生組30件,第一階段入選教師組論文14篇、學生組論文10篇,並從中分別甄選出3篇最佳論文及7篇佳作論文;論文主題多元豐富,分別自各面向切入僑務研究,並將於閉幕式安排頒獎儀式,由童振源親自頒發最佳論文獎及佳作論文獎等獎項予獲獎者。

 

延伸閱讀

僑委會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完滿落幕 線上線下逾千人與會互動熱烈

2022-10-26

頒獎全球傑出僑生校友 僑委會:擴大培育及留用僑生人才

2022-10-19

僑委會國慶報到首日 墨爾本僑胞搶頭香

2022-10-05

僑委會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啟動 產官學跨域合作培育僑生

2022-09-23

僑委會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啟動 產官學跨域合作培育僑生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