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專訪/張善政把科技智慧導入市政,從工廠排煙、機捷座位都能看見!要讓桃園勞工變幸福:從生活開銷下手

專訪/張善政把科技智慧導入市政,從工廠排煙、機捷座位都能看見!要讓桃園勞工變幸福:從生活開銷下手
桃園市長張善政背景為科技人,也因此將智慧、科技導入市府的施政中。劉咸昌攝影

鄭鴻達

政治社會

劉咸昌攝影、擷取自張善政臉書

2023-10-24 15:26

桃園市市長張善政曾在國科會、科技部,以及宏碁、Google等科技相關公私部門任職,科技人背景的他,自然也對市政保有科技人見解及視角,曾在產業面提出「亞洲智慧科技新都」及「亞洲史丹佛新矽谷」等政見或計畫。

不僅產業政策展現科技人特質,張善政在社福、民政、交通、環保等市政上,同樣用科技人的角度觀察及施政。

此外,他將在行政、科技部施政的經驗帶入桃園市政府組織改造,規劃整併資科局、研考會,要在明年成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

《今周刊》專訪桃園市長張善政,本文將以問答的方式,由張善政第一人稱角度,暢談其對於科技與市政,以及組織改造等各面向議題的想法與觀點。

問:在國科會、科技部曾任職10年,也在科技、產業界有多年經驗,要如何將桃園市打造為亞洲智慧新都?

 

AI是工具,ESG也不只是一個目標,而是發展產業過程時要同時滿足的條件,因此不能為了AI而AI、為了ESG而ESG,希望「亞洲智慧新都」的「智慧」或「智慧科技」這幾個字,能實質上幫助到桃園,因此我將從施政、產業、市民生活3個角度的應用切入。

 

智慧科技在市政工作幫大忙

 

第一個應用是在市府本身施政,這部分以交通、環保為例。

 

桃園交通非常繁忙,道路的拓寬、開闢永遠趕不上交通的成長,但會面臨土地徵收問題,有時候會面臨有的地主不願意,而且土地徵收還有預算問題,因此透過開闢、拓寬道路改善交通的方式,都需要花很長時間。

 

在短期內可以透過智慧管理方式,例如採用智慧紅綠燈時相控制,當駕駛人遇到一個路口紅燈秒數有30秒時,若剩下15秒,但另一個方向已經沒有車輛要通行,此時就可以讓紅燈轉綠燈。

 

類似狀況,可以透過管理手段改善,在市政裡面有很多智慧科技能幫得上忙的。

 

其次,假設要取締工廠有無排放汙染黑煙,若一定要派人到處去看,晚上可能就不容易看見,因此市府已經裝了很多設備監控工廠煙囪,若排放出來的煙顏色不對,就會由AI判讀鏡頭拍下煙的影像,是否有異於平常正常的白煙,只要顏色變了,就知道排煙是否有問題。

 

第二個應用,則是產業界的應用。大家都在談智慧製造、工業4.0,這對桃園特別重要,因為桃園是全台灣工業產值最大的城市,但桃園工業的組成,傳產還是比較多,高科技產業比不上新竹科學園區,市府必須面對此事。

 

因為傳產目前採用比較傳統的方式在生產,若採用智慧科技,可以使生產更有效率、良率更高,因此傳產若更新製造設備後,除了提高效率,也能讓空氣或污水排放更環境友善,就能逐漸達到ESG的目的,同時照顧到產業

 

第三個應用,就是市民生活。市民的生活在一些小地方,例如機捷有好幾節車廂,乘客抵達月台後,會思考要搭哪一節車廂、要站在哪等車,但有時候站的位置不好,結果列車抵達,那一節車廂人卻特別多。

 

用最少成本達到最高施政效益

 

若能做到在列車還沒有到的時候,就透過監控每一節車廂的上下車人數、重量,反應出該節車廂乘客多少,就能在後面幾站,提早告知乘客哪一節車廂人比較少,建議可以在哪邊等待,這也是一種智慧科技的應用。

 

因此所謂的智慧或科技新都,就是要讓桃園市政能用最少成本,達到最高施政效益,例如不用花大錢去徵收土地拓寬道路就改善交通,或讓產業界提高利潤與良率時,也對環境更友善,然後讓市民在搭捷運時,能無形引導其作出最舒服、最有利的決定。

 

▲桃園市長張善政,暢談其將智慧科技導入市府施政的理念與構想。劉咸昌攝影

 

問:新成立的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是從既有研考會、資科局合併而成,能否闡述組改背後的想法?

 

談這個要先對公務體系運作稍有了解,例如蔡英文政府把科技部又改成國科會,以我曾經擔任的首任科技部長身分來看,撇開政黨因素,坦白說把科技部改成國科會是對的。

 

在政府體系裡面,「會」與「部」性質不一樣,例如陸委會主責兩岸交流事務,這包括教育部的兩岸師生交流、經濟部的兩岸產業交流,都要經過陸委會同意與協調,並非是說教育部或經濟部想找中國大陸的誰來台灣,由部長自己決定就可以。因此「會」有跨越「部」的協調能力。

 

「智慧城鄉委員會」能有效跨局、處協調

 

以前的經建會、現在的國發會也是一樣,若要蓋高速公路、高鐵,要透過國發會從國家整體經濟或建設發展檢視有無需要,再跨部會協調及決定;國家的科學、技術事務也不只是一個部的事,因此也需要有協調的機制,所以科技部無法管經濟部、農業部,但國科會可以跨部會協調。

 

以此邏輯拿到地方政府就非常清楚,桃園市的資訊科技,每一個局處都會用到,但資科局不行去干涉其他局的事務,而研考會則是負責考核各局處的施政進度,因此具有跨局處的功能。

 

所以現在就是要讓資科局的資訊科技業務,必須能夠跨局、處協調,因此將此需求和研考會既有功能綁在一起,合併成「智慧城鄉委員會」,重點是委員會,將資科局與研考會的資科專業與協調能力合在一起,使其更有發揮空間。

 

問:您提出「亞洲史丹佛新矽谷」與民進黨政府及前市府的「亞洲.矽谷」有所類似但主張不同,請闡述重要差異何在。

 

民進黨政府「亞洲・矽谷」要在桃園落地的首個計畫,是要興建「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大樓,但這沒抓到「矽谷」的精神。例如惠普(HP)是在加州矽谷的車庫中創辦,Google則是在史丹福大學校外的公寓發起,所以蓋房子不是矽谷發展的重點,重點是在創新的精神。

 

矽谷的精神不在硬體而是軟體或是精神,不是軟體,當然有民進黨市議員質疑為何要將該計畫停掉,當然我認為若有預算能夠蓋出兩棟好的研發大樓也是美事,問題是那兩棟大樓的設計不符合研發中心需要。

 

這個計畫的理想,是認為蓋了兩棟大樓後,可以出租給別人進駐做研發,然後市府可以收租金,但我們認為大樓蓋成那樣子,承租者進駐後還要花很多錢做各式各樣裝修、空調等等,這樣跟承租者自己蓋的成本不是是已經差不多了?

 

「亞洲史丹佛新矽谷」讓有好點子、好技術新創走出台灣

 

我認為要做研發的人,就是希望能節省相關的資本支出,要把資源都花在用更高的薪水請優秀的人才,若他們將錢花到資本支出上,完全不符合創新研發中心的需要,所以我才把這計畫停掉,主要是我認為這錢不是花在在刀口上。

 

回過頭談「亞洲史丹福新矽谷」計畫的重點不是在硬體的建築物,而是在創新的精神,創新精神在學校最豐富,因此我們要結合桃園十幾所大專院校各自的特色與專長,例如健行工專有非常卓越的電競科系,讓學生與教師能打造出創新精神,這是其中的一半。

 

光有創新精神還不夠,這另外一半,市府要透過和國外充分結合,讓有好點子、好技術,想成立新創但不知道怎麼開公司、行銷、看財報,又想走出台灣創造成功的人,由市府給他們一個國際管道,使其能快速地到美國矽谷接觸國際舞台。

 

在有了新創的點子、技術後,市府會找國際一些有名的學校或國際大企業提供國際連結,再考慮透過政見中要設立的創投基金準長期投資,不過因為新創團隊經營經驗不足,因此這個創投基金會引進有創業經驗的業師,與新創企業接軌,讓公司的營運能做好。

 

問:談談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鼓勵生育政策、代理教師全年聘期制以及其他社福政策?

 

這與前面談的智慧科技切入產業有關,這是要讓產業能提高利潤、良率,也希望員工的薪水能隨之增加,不過現在桃園勞工面臨的挑戰,就是桃園雖然是全台灣工業產值最大的城市,但勞工平均薪資排全台第四,看似不錯,但仍略低於全國勞工平及薪資水準。

 

▲桃園市長張善政也希望能從生育、教育等政策方面,幫桃園市民減輕負擔。擷取張善政臉書

 

要讓桃園勞工變幸福,從補助小孩開銷下手

 

這是因為桃園很多產業仍是以傳產為主,相對利潤或良率不見得很好,雖然說市府要透過智慧科技協助,但這不是今天下手,明天企業利潤就會變好,所以市府趕快要讓勞工先變幸福。

 

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桃園勞工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狀況下,要先讓他們生活必要開銷能降低,這包括孩子上學的營養午餐費,由市府負擔,在桃園生兒育女,則可以第一胎補助3萬元、第二胎補助4萬元、第三胎補助5萬元,每多一胎就加1萬元,盼能減輕爸媽一些負擔。

 

此外,有些女性市民可能為了要打拚事業,想要晚一點生育,因此桃園也有提供30至40歲婦女的凍卵補助金,在婦女生產後若心理比較不調適,也有提供全國首創的「產後憂鬱心理諮商」。

 

生育、凍卵、產後諮商、營養午餐、代理教師等政策都是同樣精神

 

還有市府提供代理教師全年聘期,使其薪資能與正式教師一樣,讓他們能安心、專心教書,進而提升教學品質。因此在生育、凍卵、產後諮商、營養午餐等補助,還有代理教師等政策,彼此雖看起來不相連,但背後都是同樣的精神,就是要讓市民都能在桃園生活無後顧之憂。

 

▲機捷A22老街溪站外觀。桃園捷運公司提供

 

問:桃園捷運路網持續進展、擴大,在施工的黑暗期,桃園市政府會如何降低衝擊或影響?

 

我上任後與市政團隊一起檢討桃園市的捷運進度,其中發現綠線的施工,包括桃園車站與G07車站共構遇到文化遺址,綠線滲眉埤北機廠設計卡很久,以及與機捷延伸中壢與台鐵車站轉乘等三處卡關。

 

捷運需要工程專業,我是學土木的,因此新的捷運局長認為新的市長是學土木的比較好溝通,因此溝通後,在我上任後的前半年,就支持捷運局作出勇往直前的決定,也讓捷運綠線有後續的進展。

 

捷運興建陣痛期,透過專業將影響降到最低

 

例如興建捷運時對交通一定會有衝擊,因此市府就會隨著工程的進展,不斷盡量縮減工地範圍,以騰出更多車道空間,或是盡可能開闢疏導道路,以及透過工程專業,盡可能降低施工時造成的震動。

 

捷運的興建一定會有陣痛期與黑暗期,所有的施政者都不會希望有這些,不過長痛不如短痛,若不這樣做就永遠不會有捷運,雖然施工期間會比較辛苦,但我希望能透過我們的工程專業,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專訪/施振榮曾讚他學界、業界少數有成就的人!張善政一度半退休務農,悟出獨門管理心法

2023-10-24

張善政專訪/台積電龍科喊卡「桃園仍是他們設廠首選」!認定能贏其他縣市,一次盤點4大優勢

2023-10-23

張善政公布首波小內閣名單!前台大醫副院長、前新聞局長扛下副市長重任 他曝4大選任標準

2022-12-19

桃園綠地變藍天!張善政自行宣布當選:明早就捲起袖子上工!和鄭文燦市政交接無縫接軌

2022-11-26

大盤下半年怎麼走?強勢族群重電、伺服器能追? 台股基金十強出列 操盤贏家解析後市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