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寶林茶室11中毒2死「4人搶命中」…這毒素1mg就致命?食藥署回應!10歲童險休克母心慌:到底吃了啥

寶林茶室11中毒2死「4人搶命中」…這毒素1mg就致命?食藥署回應!10歲童險休克母心慌:到底吃了啥

黃明惠 整理

政治社會

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2024-03-27 22:00

台北市遠東百貨信義A13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次長王必勝3/27晚間公布最新數字,目前累積11例個案,2位過世、4位加護病房、1位在普通病房,4位是輕症返家休息,另外還有2位通報中。

根據疫調都是在3/19至3/22用餐,都有食用粿條或河粉,臨床症狀都非常類似,急性肝衰竭以及後續器官衰竭或重症。

北市衛生局局長陳彥元表示,新增重症是上午北醫通報的個案,該個案為女性,到急診時突然倒下,已住在加護多天,病情進展相當快速,是直到食物中毒案件曝光,家屬才想起來有到寶林茶室用過餐。

針對有一位不具名醫師透露,可能是米酵菌酸 (Bongkrekic Acid)毒素導致,而且只要1mg就能致命,吳秀梅回應有關微生物檢驗會抓2週時間,有任何調查結果出爐都會告訴大眾,至於是否真為米酵菌酸所致仍在調查,吳秀梅說「該名醫師只是推測,有詳細結果都會說」。

衛福部週三晚間出面說明已於傍晚召開專家會議,會議中的專家推測應是毒素引起,初步認定米酵菌酸 (Bongkrekic Acid)可能性蠻大。

稽查現場抽驗了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及醬油等食材進行相關檢驗,食藥署將持續與地方政府衛生單位、疾管署共同調查及諮詢專家建議,並於完成檢驗調查後迅速向民眾說明。

針對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的案件,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不但針對信義區的寶林茶室勒令停業,現在所有在台北的寶林分店,也全都勒令停業。

在食材追溯方面,蔣萬安表示目前已追溯到新北市的供貨廠商,也向新北市同步通報,跨縣市來合作聯防。

台北地檢署已將寶林茶室列他字案調查,並赴現場蒐證,查扣相關證物,後續將儘速進行相關調查,以釐清可能涉及之不法情事。

 

目前食物中毒事件個案最新統計狀況

 

1. 新北三重聯醫通報,39歲男性,3/22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香蘭葉果汁),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心悸至休克,3/23至三重醫院、馬偕就醫,病逝


2. 新光醫院通報,66歲男性,3/19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腹瀉、虛弱、倦怠 、3/27病逝


3. 新北三重聯醫通報,50歲女性,3/22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香蘭葉果汁),噁心、嘔吐、腹痛、腹瀉,3/24至診所就醫


4. 三總醫院通報,30歲男性,3/21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噁心、嘔吐,ICU搶救中

5. 北醫通報,40歲男性,3/21至寶林茶室用餐(滑蛋河粉)嘔吐、倦怠,ICU搶救中


6. 台北馬偕醫院通報,40歲女性,3/19點泰式炒河粉,地點待定,噁心、嘔吐、腹瀉,ICU搶救中


7. 北醫通報,46歲女性,3/21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噁心、嘔吐、腹瀉,ICU搶救中

 

8.  三軍總醫院通報,53歲女性,3/22 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 肝衰竭、敗血性休克、血壓偏低,ICU搶救中 

 

其中8人由醫院通報(由新北市衛生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光醫院、三軍總醫院及臺北馬偕醫院通報)、目前2人死亡(39歲男性、66歲男性)。

 

另外3例為1999的民眾陳情,輕症在家休息。

 

 

稽查餐廳有3缺失

 

食藥署指出,昨日晚間已啟動聯合調查,會同疾管署、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毒理專家赴現場了解食材原料與製程等可能導致中毒之相關環節。

 

食藥署長吳秀梅說明,台北市在3/24和3/25前往稽查,發現業者沒有提具健康檢查報告、刀具沒有區隔放置、病媒排泄物不符合GHP(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等缺失,令業者3/27改善複查,但稽查當日沒有食餘檢體供抽驗。

 

3/26會同疾管署防疫醫師、台北市衛生局和毒物專家赴現場,了解食材原料與製程等可能導致中毒的相關環節;吳秀梅表示,將與台北市共同調查,並持續諮詢專家學者,同時微生物檢驗需要2週左右時間,其他毒物檢驗陸續完成後,只要有結果就會盡速向民眾說明。

 

吳秀梅也說,2022年曾稽查該餐廳,GHP都合格;不過日前北市衛生局前往稽查發現餐廳碟盤疑似有蟑螂排泄物,「很明顯就是不符合GHP」,但都還在調查當中。針對寶林茶室其他分店,以及粿條等食材製造廠,都會同步去採樣。

 

食藥署提醒,倘近日有於前述店家食用類似餐點產生疑似中毒症狀者,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死亡民眾自行步出醫院,再次送醫急救病情變化快速離世

 

1名民眾到「寶林茶室」用餐後死亡,新北聯醫指出,這名患者3/23下午自訴上吐下瀉多次,虛弱無力,至三重院區急診,醫院進行相關處置及檢查,並在當天下午5時32分向主管機關通報疑似食物中毒。

 

在初步治療後,病人於晚間6時48分的狀況可下床活動,「步態穩、無不適之主訴」,在醫師評估下決定出院,由家屬於當晚7時28分陪同步行離院。遺憾的是,病人在出院後情況惡化,被轉送至台北市馬偕醫院急救,但仍因病情變化很快而不幸離世。

 

相關新聞:

寶林茶室疑兇「米酵菌酸」是什麼?中國曾釀9死…無解毒劑為何現身台灣?毒物醫:救命只能靠它

她吃完寶林茶室親揭「發冷狂吐拉」恐怖病程:餐點有點怪還是吃掉…人生中離新聞最近的一次


 

 

 

 

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最初2名病患吃的素食炒粿條食材為高麗菜、鴻禧菇,與可能引起死亡的食材關聯性低;調查發現,19日至23日點相同素食炒粿條超過40人,其中22日當天有10人點用,迄今共有9人通報身體不適。

 

北市衛生局到場稽查,發現餐廳有3項缺失,包含未提供員工健檢資料、碟盤疑似有蟑螂排泄物、刀具夾放於流理台,已命業者限期改善,複查如仍不合格將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罰鍰。

 

同時也採集病患及餐廳環境、工作人員手部檢體,結果約兩周出爐,如判定是食物中毒案,可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情節重大移請檢調偵辦。

 

▲食藥署提供

 

相關新聞:

食物中毒?「寶林茶室」1死8通報!他們都吃了2種食物…衛生局揪3缺失、急診醫疑「這毒素」釀禍

 

66歲男葉克膜搶救中 醫:這波又急又快

 

TVBS新聞網報導,新光醫院收治其中1例個案,該個案為66歲男性,3/19曾到寶林茶室用餐,在吃過炒粿條後,出現腹瀉、虛弱、倦怠症狀,由於症狀危急,目前入住ICU搶救中,且已用葉克膜搶救。

 

新光醫院感染症主任黃建指出,目前沒有培養出細菌,初步懷疑是毒素導致,也說「像這樣的急症實在不常見,這波來的又急又快,詳細狀況還仍待採檢結果」。

 

10歲童吃炒粿條又吐又喘 

 

「寶林茶室」深陷食安風暴,衛福部已視為重大食安事件。據ETtoday報導,FTNN新聞網報導,一名媽媽透露上週六(3/23)一家五口曾到該餐廳吃飯,10歲的兒子吃了半盤炒粿條後,晚上就一直吐一直喘,第二天吐更兇差點休克,最後送急診,「太恐怖了,到底中了什麼毒?」

 

這名媽媽說當時他們點了炒飯、炒麵及炒粿條,「兒子吃的是炒粿條,他吃的時候覺有點油膩,不想吃,但我怕浪費食物,還是讓兒子吃了半盤。」

 

結果當天晚上回家後兒子開始又吐又喘,她當時以為兒子只是腸胃炎,讓兒子休息一晚後,週日(3/24)趕赴萬芳醫院掛急診,「我兒子打了止吐針、鎮定劑 ,在急診觀察了四、五小時才回家。」她也說先生回家也有拉肚子,但情況不嚴重,女兒則沒事。

 

這名媽媽也在文中透露:「現在很擔心到底吃到什麼,會不會造成腎臟損傷,想問問不知有沒其他受害者,這家店目前電話已無人回應。」

 

寶林茶室7人送醫 蔣萬安:北市所有分店勒令停業

 

針對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的案件,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做出回應。

 

蔣萬安指出衛生局回報,在3/24中午衛生局接到新北的通知,馬上就前往寶林茶室稽查,採集從業人員檢體等等,現場稽查時發現的缺失,馬上依規定要求改善,「更重要的是,昨天不但針對信義區的寶林茶室勒令停業,現在所有在台北的寶林分店,也全都勒令停業。」

 

獎萬安說,目前醫院端確認因為寶林事件而就醫的民眾有7位,「另外還有1999進線的,媒體報導的,在還沒有由衛政系統確認之前,我們都來掌握、釐清。」

 

此外,北市衛生局也啟動相關調查程序,蔣萬安說,一定要盡快釐清真相,讓人民安心,同時也針對這個案子,啟動消費者保護機制。

 

另外就是在食材追溯方面,蔣萬安表示目前已追溯到新北市的供貨廠商,也向新北市同步通報,跨縣市來合作聯防。

 

同時,針對「可能的致病源及疑似造成死亡的結果」,衛生局回報,一般食物中毒常見的細菌目前沒有驗出來。不論是罕見的細菌,或者是厭氧菌所產生的毒素,又或者是其他人為原因造成,衛生局都已經協同食安官、疫調人員、以及檢警來進行調查。

 

最後蔣萬安提醒民眾如果過去這幾天,曾經到信義區寶林茶室餐廳用餐,請特別注意身體狀況。如果發現有噁心、腹痛及腹瀉等等症狀,請第一時間到醫院或診所就醫、通報,方便醫師判別是不是食物中毒案件。

延伸閱讀

Waymo無人車翻轉傳統汽車生態 ——為台灣電子產業帶出新活水

2018-12-05

日股擊敗中國、印度擠進全球前4大資本市場 老謝點名下一個新亮點:台灣電子五哥齊聚在這

2023-07-14

台積電一直飆!代工業不再「毛三到四」看台灣電子業打破「3個迷思」

2019-12-13

台灣電子業 應抓緊十大科技趨勢

2013-10-31

杜蘇芮直衝台灣搶登陸「全台都有份」!週四估變強颱 專家:慎防大雷雨「這地區」會先下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