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南方朔的知名詩人作家及政治評論家王杏慶,6月10日下午傳出已在前一天9日下午1時45分離世、享壽78歲,新聞界與政治圈人士聞訊都深感錯愕不捨,不少人感嘆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南方朔畢業於台大森林系、森林所碩士、博士班讀的是實業計畫,台美斷交時,他放棄已申請到的美國大學獎學金,拒絕出國留學,後來被媒體導導,還獲當時總統蔣經國召見。畢業後即投入新聞圈。
南方朔從記者出身、曾擔任媒體專欄組主任、副總編輯,曾任新新聞發行人兼總主筆,後來更轉型為思想研究及文化觀察者、評論家。除了參與創立新新聞雜誌,並在香港亞洲週刊、中時、聯合、蘋果日報等長期發表政論與開闢專欄。
被喻為是台灣最用功的「民間學者」
南方朔勤於閱讀、知識淵博,評論時引經據典,過去被不少媒體人視為知識份子的典範,更被喻為是台灣最用功的「民間學者」。台灣光華雜誌曾專訪南方朔,指其評論「不管是剖析西方思潮、批判社會現象或是文學評論,都擲地有聲。」
為何筆名用「南方朔」?是因為漢武帝時弄臣叫東方朔,卻擔任諫官的角色,極為諷刺。南方朔由此獲得啟發,期望自己的筆名能有見證者角色,又能成為活用語言文字的大家,且父親雖是江蘇無錫人,但他出生在台南,南方是他故鄉,因此取取為「南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