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癌友請注意!別讓Google 成為醫生的最大「敵人」

癌友請注意!別讓Google 成為醫生的最大「敵人」

林肇堂.邱文祥.陳昭旭.陳晉興.陳瑞裕.康仲然.黃俊升.楊培銘.賴瓊慧.饒樹文.黃亞琪

健康

達志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

2022-03-04 02:19

許多醫師不約而同表示,通常知識水平愈高的人愈是依賴Google的資訊,卻又常選擇負向那一面,難免變成收集愈多網路資訊愈是悲觀。這樣的患者只要一進到門診,厭世的氣場是任何人都感受得到的。

張東杰醫師提到他的老師曾有一位擔任教職的患者,因為手術順利,於是就建議病患隔天就可以出院了,沒想到當日聽聞她清晨時分從自家十三樓跳樓而下,就墜落在屋簷遮雨棚上。後來才了解她不知道自己出院後如何面對生活,極度惶然不安。這位患者的狀況可以說是癌症病人治癒後可能的縮影。

 

現在很多醫院會提供癌症病人出院評估表,包括在家裡可以聯絡醫院的個案管理師,畫出醫病關係的樹狀圖,而且是從病人立場出發,從檢測癌症的那一刻到預後,整個過程都考慮到了。對於病患,可能是一句簡單的話、一聲問候,至少就能讓他知道怎麼面對。良好的醫病關係可以降低病痛帶來的不安和恐懼,而不是變相抵觸,病人惶恐、求教無門,甚至到處求神拜佛,或者上網Google一堆不相干的訊息。

 

「現在醫師的天敵就是Google,醫生講的沒有Google講得好!」康仲然苦笑道。「重點是Google的訊息不見得都是正確,更多是人云亦云、未經求證的內容。」他無奈地表示。

 

如何在診間與醫師達到良好溝通呢?提供一個簡單方法:回家後把新發現的症狀或是滿腹疑問寫下來,詳細記錄,回診時請教醫師,一個小細節也可能是救命關鍵。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

延伸閱讀

別人準備退休的年紀,50歲她卻拋下家人獨自出國去工作...Google公關總監:活到這把年紀才更該去圓夢

2023-12-27

家裡兩輩都在高雄碼頭做苦力,如何栽培出3個麻省理工畢業生?2次移民讓我們家跳出階級複製

2024-03-03

曾窮到連一碗涼麵都吃不起!他從貧窮移民翻身千億富豪,揭4個致富秘密:光會賺錢是不夠的

2021-10-20

為什麼股票市場裡總是富翁少窮人多?他從貧窮移民翻身千億富豪:股市賠錢韭菜的3個特徵

2023-05-24

薪水28K月存2萬元,死撐半年也才10萬多...補習班老師1年把20萬翻400萬:理財做到極限也不可能翻身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