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建立良性醫病互動 有效延緩老後失能 慢性病程漫長 為長者找對醫師最重要

建立良性醫病互動  有效延緩老後失能 慢性病程漫長  為長者找對醫師最重要

楊雅馨

健康

shutterstock

1385期

2023-07-05 09:39

衰老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人生課題,當慢性病發生時,請與它好好相處,積極面對、配合醫師、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方能減少慢性病對身體的威脅,避免器官衰竭與失能之苦。

國人平均餘命來到了八十.八六歲,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不健康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成為暫時,甚至永久需要輔具幫忙或他人協助。國健署〈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發現,年齡層愈高罹病數目也愈多。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慢性病又稱為「與年齡相關的疾病(Age-Related Diseases)」,換言之,年紀一大,疾病接連出現是種常態。

 

「這年代,誰沒有幾個慢性病?」陳亮恭說,最重要的是好好控制慢性病,雖然老化後器官功能還會逐漸衰退,可能還伴隨其他問題,但透過積極疾病管理,可降低、縮短或免於因器官衰竭所帶來的失能之苦。

 

慢性病無明確單一病因
調整生活型態可改善病程

 

「慢性病說穿了就是飲食、生活不節制所致!」對此,陳亮恭表示,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雖說吸菸、喝酒、肥胖者較易出現動脈硬化、心血管與代謝疾病,但也有人不會罹病;一個人的健康、疾病發生乃至病情進展、嚴重度都是基因與環境一連串互動的結果。先天的基因我們無法控制,因此需著重在後天的防治,日本又將慢性病稱為「生活習慣病」,便是強調藉由後天養成的健康習慣可改善病程。

 

絕大多數慢性疾病都有明確的控制目標,這些標準隨著年齡、性別、併發症的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並不是同一個數字就可沿用數十年。無論如何,慢性病控制十分強調「達標」,想讓數字達標除了飲食、運動等生活型態調整,必要時還是得靠藥物協助並且定期追蹤。

 

延伸閱讀

聲音魔法師歐馬克:健康檢查一下子,攜手幸福一輩子!

2023-06-21

新北幼兒園教師稱「家長同意餵藥水」 用藥單曝光!她問誰在說謊?擔心孩子健康...3醫院供免費看診

2023-06-10

「跳繩5分鐘」竟休克!44歲中校裝葉克膜搶救…有運動習慣不等於身體健康,醫:「這些族群」小心

2023-06-01

養成中立姿勢好習慣 保持健康脊椎的生理曲度 「筋骨同治」加運動 有效擺脫駝背困擾

2023-05-31

每天喝燕麥奶「以為很健康」,膽固醇沒降血糖先飆高…醫曝「正確吃法」:4族群要謹慎攝取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