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天然一定最好,人工都是萬惡? 美星巴克曾用胭脂蟲染紅飲料,卻掀抗議潮

天然一定最好,人工都是萬惡? 美星巴克曾用胭脂蟲染紅飲料,卻掀抗議潮
圖僅為示意圖

張孝瑜

健康

shutterstock

2024-01-26 07:00

面對佳餚我們經常會脫口而出:「看起來好好吃喔!」,甚至業界興起「網美餐廳」,透過燈光美氣氛佳的環境、鮮豔顏色與擺盤吸引顧客前往。究竟色彩對人類生活、消費決策產生哪些影響?

談到顏色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的使用歷史,清大生科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黃貞祥表示,在商業世界或許作為創新元素之一,但從人類演變史而言,「聞到之前就已經先看到了!」原始時代人依靠顏色判斷何處有成熟的果子可供採摘,是一種生存本能。

 

隨時間推進,人類開始使用天然物品創造顏色,但有部分色彩難以重現,如藍色、紫色,因此古代使用藍色作畫、創作瓷器,都顯示其高貴地位,進入科技時代,顏色的製造越發統一,成本也大幅降低,加上廣告的色彩印刷需求出現,也影響消費者對食物的印象。

 

好比當提到香蕉、橘子,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黃色、橘色,但實際上馬來西亞傳統市場中會販售紫紅色香蕉,美國佛羅里達則產綠色橘子,都跟一般認知不同,顯示商業世界的活動廣泛定義了人對食物顏色的概念。

 

進一步,商人也運用顏色牽動消費者的消費決策,例如大賣場運用不同波長、色溫燈光,照射在商品上,讓食品看起來更加可口,促進消費者購買慾望。黃貞祥笑說,久而久之他感覺「去超市買東西跟買3C差不多!」原因是包裝隔絕了嗅覺、觸覺等感官經驗,僅能透過視覺判斷,因此商品在視覺上如何呈現,就更顯得重要。

 

由此延伸,感官體驗也被「商品化」,成為附加價值。黃貞祥舉例,有些食物當中添加海味,讓人飲食過程中聯想到海邊,產生放鬆的感覺;或是製作出的味道偏向「古早味」,消費者自然會產生記憶連結,這些體驗讓原先僅有飽足功能的食物,多出不同層次,溢出的價值不僅提升消費者好感,也提升商家利潤,正是感官體驗商品化的最佳例證。

 

不過黃貞祥提醒,大家熟悉的「天然ㄟ尚好」廣告詞,其實並非真理。例如:美國知名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在2012年時,曾使用胭脂蟲做為原料的色劑為草莓飲料染色(註:當年度已停止使用),但當時在美國市場引發軒然大波,素食團體串聯抗議,儘管食材天然、安全,使用上也符合規定,但這顯示「天然未必最好、人工也未必萬惡」,無法如此一刀兩斷判定。「做為消費者,要知道東西怎麼來,因為關係到健康,也關係到我們是否把錢用在刀口上。」黃貞祥說。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秀色可餐》

 

延伸閱讀

星國船運商東山再起 昔最年輕執行長創20億年營收 闖台灣風電市場 馬可波羅拚航運新動能

2023-10-18

39歲事業巔峰期,他卻選擇遞出辭呈移居紐西蘭圓夢!知名唱片製作人:人生的理想不一定要跟誰比較

2024-03-06

「大排長榮」惡夢再現!巴拿馬運河爆嚴重塞船,最慘得等21天…逾150艘動彈不得,影響航運怎解?

2023-08-11

接軌國際聯盟規範,從科技導入、營運改善等面向著手 引領綠色運輸趨勢,民航局和桃園機場整合夥伴、推動永續航運

2023-07-12

航運股長榮、陽明嚇趴禍首是它!歐盟拋震撼彈「這條例」到期不展延,影響多大?業內這樣看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