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免開刀吃藥也能改善疼痛困擾 揭開「治療性運動」的專業真相

免開刀吃藥也能改善疼痛困擾 揭開「治療性運動」的專業真相
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政峯強調,不論是跌倒預防、失智延緩、術後復健或慢性疼痛管理,治療性運動都能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減少依賴藥物與手術醫療負擔。

廣告企劃製作

健康

2025-06-24 17:13

許多人長年飽受肩頸痠痛、膝蓋無力、腰部不適等慢性疼痛困擾,因此走上吃藥、打針甚至手術的漫長醫療之路;但你可曾想過,其實還有一種不必吃藥、開刀也有機會從根本改善身體功能的「治療性運動」(Therapeutic Exercise )選項存在。「治療性運動是為了治療而設計的運動,或許沒有民眾想像的純伸展或健身如此簡單。」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政峯強調,物理治療專業正逐步成為超高齡化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守門員,亟需社會大眾重新認識與理解治療性運動的價值。

「不理解治療性運動的民眾常會有疑惑,覺得只是教我幾個動作,這樣也算治療嗎?」楊政峯直言,這是許多物理治療師經常面對的誤解。

 

目前物理治療的三大核心技術分別為儀器治療、徒手治療與治療性運動,其中後者最容易被誤解,「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動作練習,但背後是專業物理治療師根據病人不同病理狀況、功能缺損、身體結構與目標,所設計的專屬處方。」楊政峯表示,過程中,物理治療師必須綜合評估患者的肌力強度、關節角度、神經控制等,才能對症下藥制定功能重建計畫。

 

不只是單純的運動

是為治療而設計的醫療運動

 

他舉例,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的病人,若因髖關節外展肌群受損或無力,會使骨盆在站立與行走時出現不穩狀況,需靠代償性動作來維持平衡,因而產生走路一跛一跛現象,這時物理治療師可能會安排病人做單腳站立的訓練,動作看似簡單平凡,其實是針對目標肌群進行專業肌力強化,協助患者恢復平衡與步態功能,「需要強化的肌群也可能會因手術的方式而有所不同,由此可見簡單運動背後的不簡單思維。」

 

而物理治療師之所以能正確開立這類「運動處方」,背後所需的是扎實醫學專業,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與肌動學等核心知識,透過四年以上完整醫學訓練,並通過國家考試認證,取得物理治療師證書,才具備進行這項醫療運動的資格。

 

物流員巴金森患者

都靠它重拾日常生活功能

 

「一套好的治療性運動方案,要能幫助病人改善功能與困擾,使其能回到原本生活狀態。」楊政峯分享,臨床上曾治療一名年輕女性,因車禍導致十字韌帶斷裂,經復健後恢復正常行走,但患者仍持續前來復健,經詢問後發現她是物流士,需頻繁上下貨車,當跳下車時,若無法精準地在車道邊定點著地,恐提高職業風險,「我們設計了進階版訓練,讓她的膝關節與踝關節穩定度更加提升,幫助她安全重返工作崗位。」

 

另外,有些巴金森氏患者因步伐變小、走路不穩前來就診,家屬誤以為是腿沒力,希望加強下肢肌力。但物理治療師從動作模式與神經表現中判斷,有些病人的問題其實在於跨大步時的平衡控制能力不足,並非單純肌力問題,透過設計針對神經控制與姿勢調節的運動訓練,有效協助病患改善步伐並預防跌倒,「我們不只是陪你做動作,而是以生物力學和動作控制專業,去設計能讓你生活功能真正恢復的方案。」楊政峯說。

 

無法被取代的專業

超高齡社會的健康守門員

 

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突破二成,隨著老化速度加快,長照與醫療體系勢必面臨更大壓力。當「在地終老」、「在宅照護」等新模式興起,物理治療師也成為預防失能、延緩退化的第一線角色。

 

「我們能做的,不只是讓病人恢復,而是讓他們盡可能不要或延緩成為病人。」楊政峯指出,目前許多物理治療師已透過社區診所、物理治療所、居家服務等方式,深入長照體系第一線,但整體社會對其角色認知仍有待提升。

 

根據《物理治療師法》,台灣目前仍規定物理治療師治療病人都必須經由醫師開立診斷、照會或醫囑,才能執行。然而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馬來西亞等全球已有超過七成的國家將物理治療納入「直接就診(Direct Access)」制度,民眾可直接找物理治療師就診,經專業評估後若不屬於物理治療範疇,再轉診給醫師,達到更有效的分級分工,減少醫療浪費。

 

「台灣物理治療師的專業養成已達國際水準,但若制度不鬆綁、專業無法完全發揮,就容易被世界淘汰。」楊政峯認為,治療性運動的價值應該被更加重視,不論是跌倒預防、失智延緩、術後復健或慢性疼痛管理,治療性運動都能有效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減少依賴藥物與手術的醫療負擔。

 

「真正的健康,是『動』出來的。」楊政峯認為,唯有當社會大眾開始重視治療性運動的專業、不再輕忽只是教你一個動作,也是醫療體系走向更積極、有效與永續的轉型起點。

 

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政峯樂於站在衛教第一線,帶領民眾更正確認識治療性運動,讓它不只是疼痛緩解的替代方案,而是全民健康的主動防線。

延伸閱讀
貧窮與財富差在心態!人生下半場「錢夠用就好,健康和時間才稀缺」…老黑:寧願窮,也不要病
貧窮與財富差在心態!人生下半場「錢夠用就好,健康和時間才稀缺」…老黑:寧願窮,也不要病

2025-07-14

追求100分健康,不如好好生活!北醫教授抗癌17年給建言:給自己「八分健康、兩分開心」的空間
追求100分健康,不如好好生活!北醫教授抗癌17年給建言:給自己「八分健康、兩分開心」的空間

2025-07-07

40歲後膝蓋痛不是老化!骨科名醫揭秘:內側摩擦才是元凶,別再亂打針吃藥,這樣治療才是關鍵
40歲後膝蓋痛不是老化!骨科名醫揭秘:內側摩擦才是元凶,別再亂打針吃藥,這樣治療才是關鍵

2025-03-14

中年後「髮際線後退」有救嗎?吃黑芝麻頭髮能變黑?破解「髮老化」4問題:對症養髮才有效
中年後「髮際線後退」有救嗎?吃黑芝麻頭髮能變黑?破解「髮老化」4問題:對症養髮才有效

2025-04-29

40歲出現失智前兆、50歲腦部陰影...30~49歲成為「加速度老化」世代!醫揭「4大壞習慣」害你1年老3歲
40歲出現失智前兆、50歲腦部陰影...30~49歲成為「加速度老化」世代!醫揭「4大壞習慣」害你1年老3歲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