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對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對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2015-11-03 11:08

痛苦究竟是什麼?譬如,失去一個親人,這是痛苦嗎?不是。這只是一個事實,圍繞著這個事實所產生的體驗才可能是痛苦。

作者:武志紅

我們用思維來對抗痛苦,最終又愛上思維。
思維是用來對抗痛苦的,而思維又產生了新的痛苦,新的痛苦又導致新的思維……


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期間,有2年,我患了嚴重的憂鬱症,不僅痛苦,而且還差些導致我畢不了業。對待沉重的痛苦,人們通常的辦法有三種:麻木、逃跑或對抗。總之,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減輕痛苦。但我沒有和這沉重的痛苦對抗,這不是一種有意識的做法,沒有人也沒有書籍告訴我這樣做,我只是自然而然地做到了這一點:沉入悲傷中,體會它,看著它,理解它……

2年後,憂鬱症自然化解了,它並沒有被消滅,而是發酵並轉化成了另外的東西。突然間,我感覺自己對感情乃至人性的瞭解深了很多,似乎一下子什麼書都可以看懂了,什麼人的故事都可以聽懂了。

我研究所畢業後先是做國際新聞編輯,從二○○五年起擔任心理版編輯,到現在積攢了很多次類似的體驗。這些體驗讓我確信,一份體驗,不管它帶給我多大的痛苦,只要不做任何抵抗地沉到這份痛苦中,體會它,看著它,那麼它最多半個小時後就會融解並轉化。因為我的這些體驗,也因為從其他人那裡知道他們有更神奇的類似體驗,我會在諮詢中這樣做:當來訪者體驗到一種痛苦並試圖對抗時,我會說,試著不對抗,試著接受它,並沉入這痛苦中。我會覺得,「接受」這個詞都不足以描述這種做法,因為接受看起來還是一種主動的行為,而任何主動的行為,都是在給這份痛苦本身增加一些內容。痛苦來了,只需自然而然地感受它就可以了。

這個辦法,有時會有效得可怕,有時則看起來沒有那麼有效。之所以有時沒那麼有效,也許是因為當看到來訪者難以承受一些痛苦時,我也會擔心,所以會做一些事情,讓來訪者感覺舒服一些,暫時適當遠離這種痛苦。

這也是心理治療的經典做法,即心理醫生要根據來訪者的接受程度處理其痛苦。或者說,讓來訪者自然而然地去展開其痛苦。一般說來,隨著來訪者與心理醫生的關係越來越牢固、越來越信任、越來越安全,來訪者會自然而然地展現更多和更大的痛苦。這就像剝洋蔥一樣,痛苦只是洋蔥的內核,而圍繞著這個內核,一個人發展出了複雜的防禦方法,也就是對抗這個痛苦的種種辦法。但因為在心理醫生那裡感到安全,那些外層的防禦一個個被放下,最終那個核心的痛苦——也即事件發生時所產生的可怕體驗——也可以展開了,這時也就有了修復的機會。不過,有時我總是會幻想,作為一個心理醫生,也許可以陪伴來訪者直接去面對這個內核。

痛苦與思維,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痛苦究竟是什麼?譬如,失去一個親人,這是痛苦嗎?不是。這只是一個事實,圍繞著這個事實所產生的體驗才可能是痛苦。

之所以說是可能,因為失去親人並不必然帶給一個人痛苦。例如古代的哲學家莊子,他在妻子逝世後鼓盆而歌,即一邊把瓦盆當鼓敲、一邊唱歌,友人惠施前來弔唁,看到莊子這樣做很不滿,於是指責他說:「你的妻子和你同居,為你撫養子女,如今老死,你不哭就罷了,反而鼓盆唱歌,太過分了吧?」莊子說:「不是這樣的。她剛死時,我何嘗不悲傷?但後來想,起初她沒有生命,沒有形體,沒有氣息,而後在若有若無的自然變化中,氣息、形體、生命漸漸成形,如今她死亡,就如四季運行般自然。她已安息在大自然的房間中,而我卻在旁邊大哭,這樣就顯得太不通達自然的命理了。」

不同的看法導致不同體驗。作為一般人,若失去一個親人,會認為對方徹底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且還認為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所以不僅會為自己也會為這位親人悲傷。但是,在莊子看來,死和生一樣,都是「如四季運行般」的自然現象,而且她也並非徹底消失,而是「安息在大自然的房間中」,那又何必悲傷呢?

看法和體驗之間有著很複雜的關係。通常,我們會不自覺地認為,是事件導致了我們的體驗,例如我們會認為,是失去親人這件事直接導致了痛苦。但很多心理學理論會認為,不是事件導致了體驗,而是你對事件的看法導致了體驗。

但是,看法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對此,德國哲人艾克哈特.托勒認為,看法,或者說是思維,是用來對抗體驗的。他在《當下的力量》一書中提出了「向思維認同」和「痛苦之身」這兩個概念。他說,我們不能承受「痛苦之身」,於是發展出了種種思維,並認為,這些思維就是「我」,也就是將思維等同於自我,最終令我們陷入思維的牆中,而不能活在當下,與當下正在進行的事物建立毫無障礙的關係。

這聽起來會有點複雜,簡單說來就是,我們用思維來對抗痛苦,最終又愛上思維,這導致了種種問題。這樣看來,思維和痛苦就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了,思維是用來對抗痛苦的,而思維又產生了新的痛苦,新的痛苦又導致新的思維......

這種複雜的關係,仍可以用洋蔥來比喻。最核心的還是痛苦,圍繞著痛苦的第一層對抗性思維就是第一層「洋蔥皮」。但你勢必會發現,僅僅這一層思維並不能消滅痛苦,於是,你又發展出第二層「洋蔥皮」。但這還是不夠,於是你又發展出第三層......

不管我們發展出多少層「洋蔥皮」,其實都是在使用同一個邏輯——我不要某些體驗,並因而發展出了種種對抗辦法,但如果能放下這個邏輯,那我們就可以一層層地破除掉思維的「洋蔥皮」,最終也破除掉最核心的痛苦。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武志紅

書名:身體都知道:30條找回健康,尋回自我的旅程



出版:四塊玉文創

延伸閱讀

44K小廚師存股500張00878,年領百萬股息!「若砍掉重練」只要70萬本金,5年內就可達成

2024-05-08

00878、00713、006208、0050...存股ETF哪檔最會賺?一表掌握績效TOP 5,賺錢遺珠其實是它

2024-05-14

00878、0056、00919...她自組月月配領20萬股息,提早退休3年後:3個理由不能「一輩子只存股高股息」

2024-05-10

00878漲到22元還能買?39K存股哥6%策略存股,累積700萬資產:30元還是便宜價

2024-05-10

00878、00751B、0050...手頭有200萬如何存股ETF?金融業老手這樣搭:美股台股兩邊賺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