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真菌的無限可能

真菌的無限可能
徹底實踐將農業資材完全循環利用的米大菇食,在鄭任凱(右)一手催生下,成果斐然。

吳寶春

生活消費

攝影/唐紹航

1336期

2022-07-27 14:51

第一次拜訪「米大菇食」時,在門口猶豫了好久,我循地址找到的地方,是在多水氣的山邊,樹叢高聳,夾雜錯落著幾棟怎麼看都像倉庫的房舍。我深深吸口氣後大喊:「請問阿凱在嗎?」才從房子深處傳來腳步聲,回道:「來了來了!」這才確定沒找錯。

喜歡鑽研問題、親近大自然的鄭任凱,出社會後換了幾樣工作,愈換愈往山裡走。在烏來原民部落的農場擔任農場管理時,接觸到真菌,也開啟了他無限的大膽假設與創新。

 

阿凱注意到,農業不論有機或循環,都離不開真菌。真菌在大自然的角色是分解者,能不斷地將廢棄物分解,再轉化成養分。他想,若將真菌的效益提升至不僅能提供食用,還能提倡環境保育、農業資源利用與永續經營,並擴大經濟效益,如此一舉數得,利人利己不是很好?他為這樣的發現雀躍不已,於是在七年前,與另外兩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創業。

 

將農業廢料變養分  首創永續種菇 

 

幾經尋覓,他們找到一處舊菇場,落腳於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的平溪山區,溼度夠、負離子高,是菇類喜歡的環境。地點確定後,他們想從養菌、製作菇包、菇種的品種與季節輪替到出貨都自己包辦,並挑戰研發「不用新資源、能循環利用」的菇包。

 

他們不斷自行嘗試,並得到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李瑋崧的技術輔導,最後找到在台灣供應充足且種植過程友善的原料——彰化的有機稻稈、南投的未加工桂竹屑,以及有雨林聯盟認證(RAC)、好咖啡認證(UTZ)的咖啡渣製作成「大樹包」,最終將整套流程都確立後,台灣第一座以農業廢棄物創造友善循環的菇場「米大菇食」,就這麼誕生了。

 

「每一種真菌都有啟動生命機制的力量,大樹包內的桂竹屑、稻稈是真菌取得蛋白質的來源;擔任介質角色的咖啡渣,則是土地與食材關係建立的關鍵。」阿凱說。

延伸閱讀

依山傍海的眷戀

2022-06-29

好竹出好筍

2022-06-01

最簡單的困難事

2022-04-27

荒煙蔓草裡的哲學家

2022-03-23

樹上的巨無霸

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