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不費吹灰之力,讓財富滾滾而來,瀟灑自在地快活一番。
但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夢想成真,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有些人賺錢的心太急了,從而導致了錯誤的致富心態。
他們只想發大財、賺大錢,能賺小錢的機會看不上眼,忘了積少成多、涓滴成海的道理。
百萬富翁忠告:大錢,都是從一點一滴的小錢開始
有的人「大錢賺不到,小錢不願賺」,結果總是愁錢用。
事實上,賺小錢是賺大錢的必要步驟。曾有位百萬富翁說過:小錢是大錢的祖宗。
在賺小錢的過程中,可以增加經驗、見識、閱歷,培養金錢意識和賺錢能力,同時積累人脈關係。
被騙賣假菸賠光積蓄、欠債 靠賣稀飯5年擁百萬
四川雙流縣的「李姐稀飯店」靠賣稀飯,在短短的5年時間裡,竟擁有了百萬財富。
李姐大名叫李春花,她與丈夫辜強都是重慶市仁壽縣人。夫妻倆在1992年雙雙下崗(編按:退下工作崗位,是中國大陸的特有名詞)。
他們先是做菸草生意,但由於上當受騙進了假菸,不僅賠光了積蓄,還揹上了20多萬元的債務。
開張3個月就虧本 如何靠創意稀飯一戰成名?
為了逃避債主,夫婦倆來到成都雙流縣城賣稀飯。但稀飯的確不好賣,開張3個月就虧本3萬多元。
顧客偶然的一句話提醒了他們:「開稀飯店啊,一定要改變經營理念,要不斷地盤算出新花樣才行。」
夫妻倆決定把稀飯當成正餐做,原因有二:一是現在生活好了,人們對大魚大肉吃膩了,喝點稀飯爽爽,是一種必要;二是如果把稀飯當成正餐來吃,就必須改變一些特點,改良稀飯品種,比如魚稀飯系列、臘肉稀飯系列、肥腸稀飯系列等。
另外,還可根據稀飯的特點配置各種各樣的菜品。這樣,就把正餐的飲食特點結合了進來。
辜強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便研究出了10幾種稀飯。新品稀飯正式營業那天,夫婦倆熬了5鍋不同類型的稀飯,免費給顧客品嘗。
客人們吃完後個個讚不絕口,都覺得稀奇,因為他們從來都沒見過稀飯也可以做出這麼多花樣來。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多久,小店的客人就比原來多了好幾倍,日營業額有時竟高達2、3千元。
日趨增多的顧客常使李姐夫婦感到忙不過來,李姐的心裡又開始盤算起來:不如換個大點的地方賣稀飯,把稀飯產業做大。
於是他們租下了一戶面積約2畝的農家大院,又聘請了幾個工人,做各種新式稀飯。
新店的生意果然更火爆,一到週末,大院前面的空地上便密密麻麻地停滿了車輛。
白手起家、靠賣稀飯日賺破萬 她曝致富秘訣:別輕看小錢
面對喜人(編按:令人滿意的)的局面,李姐居安思危:一定要保住稀飯這塊招牌。
於是,她迅速到有關部門註冊了「李姐稀飯大王」的商標,又將店搬遷到一個足有3畝地的地方,並聘請了50多名小工。
後來,李姐又添加了中餐和小吃等項目,由於味道好,價錢合理,同樣受顧客喜歡,一天的營業額有時高達1萬7000元。
有人問李姐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李姐就告誡他們:「不要認為稀飯利薄就不去做,利薄總比沒有強。我最瞧不起那些窮得叮噹響,又總想掙大錢的人。勿以利小而不為,小本生意做大了就成大生意了啊。」
不要嫌生意小利潤少,先賺小錢累積經驗,再用經驗賺大錢,這種經營觀點正體現了那些富人的高明之處。
用小錢賺經驗 再用經驗賺大錢
據統計,國外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起步的,只有10%不到的人是靠繼承遺產發跡的。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全是窮人,靠賺小錢起家的恐怕要佔到99%以上。
事實上,做小生意是做大生意的必要步驟,因為在做小生意的過程中,可以增加經驗、見識、閱歷,可以培養一個人做生意賺錢的能力,同時還能積累人脈關係。
試想,一個不願做小生意的人,他能管理好資產上百萬的企業嗎?所以,人要想賺大錢,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還是要腳踏實地,從小生意做起。
本文摘自春天出版社《逆轉思維:各領域成功人士都在運用的思維法則。換一個角度思考,換一種方式努力。逆轉思維,就可以逆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