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一顆岩石與兩個乞丐 煉成現代戲劇經典

一顆岩石與兩個乞丐  煉成現代戲劇經典

2023-02-01 14:27

一九五三年一月五日,《等待果陀》在巴黎首演,但看完演出的觀眾,卻不知如何反應?

這齣戲晦澀難懂,一度沒有導演敢接,而看似荒謬的劇碼,其實在挑戰觀眾思考存在的本質。

人在黑暗中,閉著眼睛和張開眼睛,能有什麼不同?   

 

閉上眼睛就放棄了,來了光也看不見。張開眼睛就還在尋找,不放棄發現光的機會!

 

一九五三年一月五日,《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在巴黎首演。布景灰暗寂寥,只有一顆岩石。兩個乞丐,等待素未謀面的「果陀」,每句對話你都聽懂,但不知道在講什麼。沒有開頭也沒有結束。劇演完時,觀眾不知該如何反應?

 

明明是喜劇,卻悲傷得讓人嘆息。創作者是貝克特(Samuel Beckett),他打破傳統框架,實踐不可能實現的戲劇理論。什麼都沒發生,觀眾卻牢牢坐著看完整齣戲。《等待果陀》被譽為戲劇最重要的經典。

 

靠哲學功底持續筆耕

帶起現代主義文學風潮

 

貝克特在一九○六年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從小話少,懷疑上帝的存在。曾說:「信仰是種無聊的感覺,因此我放棄。」家住郊區豪宅,媽媽要求他勤練鋼琴和法文,十七歲進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打下文學和哲學功底,曾立志當俄國導演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學徒。

 

大學最後一年,獲得獎學金到歐洲旅行,走遍各大美術館。二十二歲到巴黎師範大學當講師,結識寫《尤里西斯》(Ulysses)的喬伊斯(James Joyce),協助他寫出《芬尼根的守靈夜》(Finnegans Wake),讀過的人都說是惡夢。貝克特為這本書辯駁,寫專論解析。

延伸閱讀

不只是小便斗 背後承載顛覆藝術寓意

2023-01-17

讀尼采 別再問「尼采在想什麼」

2023-01-11

每天一% 一年後變強三十七倍的魔法

2023-01-04

因為可口可樂 我們有了現在的耶誕老人

2022-12-28

幽暗中發光 被關進瘋人院的神級詩人

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