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高,都會區大吹小宅風,但要如何利用裝修將小宅放大空間、提升美感,絕對是一門學問。主攻住宅裝修的沐石設計總監吳惠雯,對此有一番深入的見解。
大學唸心理系的吳惠雯,原本只將室內設計列為輔修學系,但緣分就是這樣奧妙,她學室內設計,愈學愈有興趣,後來為了它出國深造,取得碩士學位歸國,進入業界工作,成為一名專業的室內設計師。曾經接受心理諮商訓練的她,與客戶進行溝通、理解對方的思惟,顯得十分在行,「我會盡可能地整合他們的想像與需求,歸納出做設計的重點方向。」
小宅風潮當道 打造舒適感從收納做起
進入室內設計領域十多年來,從受雇到獨當一面接案、創業開公司,這一路的磨練為吳惠雯積累豐厚的設計經驗。而且自從當了母親後,她為了兼顧家庭,將主力案源鎖定在設計步調從容、施工時間規律的住家裝修案,至於需要夜間趕工、求快速、求變化的商業空間案,得經由熟客介紹,才會考慮承接。
擁有人母的身分,讓吳惠雯從自己照顧孩子、下廚烹調、做家事管理等家務上,更能感知住家空間的各種使用需求,將設計的起點回歸到使用者的生活習慣出發,導入符合居住需求的巧思。
由於台灣房價不斷創新高,小宅成為都會民眾的購屋主力,吳惠雯認為提升住家空間的舒適感,有幾項原則須把握,首先是空間維持乾淨、整齊,就會顯得漂亮,收納設計就不可少,必須讓生活物品有儲放之處。
不過,收納的設計並非只做櫃體而已,還要視空間使用者的生活習慣,加以調整。例如,家裡成員多,通常難以約束家人回家後,會乖乖地打開玄關的鞋櫃,把鞋子擺放進去,這時吳惠雯就會建議案主將鞋櫃改為懸空,留出下面的空間,家人脱鞋後就可以用腳將鞋子直接踢進去。
為牆面與櫃體打底後 再搭襯燈具、傢俱
其次,空間的配色與燈光、案主偏好的軟裝,也是打造空間舒適感的重要元素。「選擇空間的色調上,先找出一款主色(米色、大地色等),接著再去選喜歡的材質(石頭、木頭等)進行搭襯,「但是要好看的話,不能有太多元素,只能聚焦一、兩個重點(燈具、沙發)。這就像女生化妝,打底畫好了,點個眼影或腮紅,就會顯得很美。」吳惠雯說。
她進一步解釋,空間的打底工作,主要落在牆面、櫃體上,可運用能呈現不同質感與視覺效果的油漆,塗刷牆面或櫃體,打造素樸又帶些微變化的質感,搭配燈具、沙發就能凸顯造型效果。家,有著幸福、美好的盼望。住家空間與之呼應,更該成為每一位空間使用者安放身心靈的溫潤容器。
案1. 啞灰與米白共奏 詮釋低調居家空間
在竹科工程師族群裡,偏好低調沈穩風格者不在少數,像案主夫婦對於入手40多坪、新建案邊間屋時,就鍾情於現代風的簡練感,交託沐石設計規劃居家空間時,希望將裝修重點放在家人使用頻率較高的影音視聽室、餐廳。
因此,沐石在客變階段規劃空間格局時,主張動線的流暢性,將兩面採光、景觀佳的邊間區域,劃設為視聽室,並以米白色的空間配色,展現明亮、敞朗。至於餐廳空間,則以沈穩的鐵灰色櫥櫃,搭配展現麂皮感的霧絨漆塗裝壁面,呼應女主人不喜木紋、要求乾淨利落的偏好。
另外,視聽室跟餐廳之間的分隔處,考量屋主小孩正在學走步,此區域目前暫時被挪用成為兒童遊戲空間,鋪放軟墊、柵欄。針對育兒需求,沐石建議視聽室不擺放客廳茶几,避免對孩子形成通行的障礙,為空間開闊考量,沐石建議屋主購入一款設有邊桌的沙發,支應臨時擺放茶杯、零食的用途。
案2. 吸睛的門面 第一眼就想走進去
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十分車站附近的飾品店,販售美、日、韓的飾品及包包等年輕化商品,以平價卻優質的特色,獲得消費者的喜愛。而沐石設計為該業者長期合作的裝修公司,十分熟悉業者的產品與品牌理念,因此承接飾品店的空間裝修工程時,能夠依照飾品店的特色,運用動線的合宜規劃、硬裝造形的設計、視覺效果好的建材等,提升空間與品牌的契合度。
例如,沐石選用平易近人且能展現質感的奶茶色,做為空間的主要配色,實現業者想要傳遞的品牌精神;為了呈現空間的質感,大量使用藝術塗料,搭配金屬質感的建材,達成觸覺和視覺的美感效果;針對需要每一季更替上架的季節性商品,考量商品的大小與數量不一,需要彈性調整陳列位置,則將以洞洞板的牆面加以因應。洋溢溫柔、時尚感的飾品店為當地注入亮麗的氣氛,吸引遊客探店。
沐石設計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電話 : 02-2322-2188
地址 : 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60號2F
官網 : mooms.com.tw
信箱 : mooms090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