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哪怕只能再活兩個小時,也有應盡的任務

哪怕只能再活兩個小時,也有應盡的任務

2017-02-16 14:10

思考死亡這件事,是重新檢視人生的契機。人只要活著,就有使命。問題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是你想怎麼活。說到底,人就是這樣的生物。

醫師的工作性質大略分為兩類,一類是開設門診,診療病患的臨床醫師,另一類是在研究室以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基礎醫學學者,我這個病理學家是屬於後者。
 
相較於臨床醫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我們病理學家主要面對的是往生者(大體)。雖然我現在不必親自指導後進,但我二、三十幾歲時,進行過許多次病理解剖,雖然記不清確實次數,但起碼超過三百具大體吧。
 
每當我解剖人生才要開始的年輕人,或是剛出生不久便夭折的嬰孩時,便深刻感受到人世無常。「這孩子究竟為何而生呢?」

那時還是個毛頭小子的我,根本想不出答案。我看著被取出臟器,只剩一副空殼的大體,思忖著:「人為何而活?」「死亡又是怎麼一回事?」
 
人是一種不會察覺自身壽命的生物,縱然我進行過無數次病理解剖,也從未想過自己可能明日即告別人世,但無論是誰,終須一死,就算明白這事實,我還是從未想過「自己也許明天就會告別人生舞台」。
 
然而人一旦罹患癌症,可就不一樣了。突然真切感受到自己即將揮別人世的事實,雖然半數癌症病患都能治癒(只要早三年發現罹癌,治癒率高達七成),但腦中還是不由得浮現「癌症=死亡」的公式,突然想探究人生的根柢。

「我究竟為何而活?」
「我想怎麼樣度過剩下來的人生?」
「我該為自己做些什麼?」
 
我從某個時刻開始思考「縱然死去,依舊活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因為「由死凝視生」是我的工作。

於是,我領悟到這樣的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肩負的任務與使命,即便出生兩小時便夭折的嬰兒也一樣,因為曾經來到人世與曾經活著這件事,都是送給活著之人的禮物。
 
我曾在十年後與出生兩小時,便不幸夭折的嬰兒的雙親會面,記得那時他們對我說:「因為那孩子曾經來到人世,才有現在的我們,所以我們想連他的那一份一起享受,想送給他美好的人生。我們不時會想起那孩子,雖然他的人生十分短暫,但我想他有自己應盡的任務。」無論是多麼短暫的人生,人只要活著就有應盡的任務,重要的是,你是否察覺。
 
關於人生的任務,不時有人問我:「醫生,您的人生任務是什麼?方便請教一下嗎?」要是一句話就能回答,該有多好,可惜沒那麼簡單。

路走來,面對過無數次死亡的我,迄今還在追求我的任務,依舊邊活著,邊向前走,持續探尋。這就是人生,不是嗎?
 
德蕾莎修女曾說:「我只是上主手中一枝短短的鉛筆。」借她的這番話,所謂人生,也不過是一枝「短短的鉛筆」。

在鄉下長大的我視惜物為美德,總是珍惜地用著「短短的鉛筆」,寫完作業。問題不在於「鉛筆」的長短,而是你想使用鉛筆描繪什麼?這就是我們每個人肩負的任務與使命。
 
書名:就算明天將說再見,也要給今天的花澆水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作者:樋野興夫
譯者:楊明綺

作者介紹:
樋野興夫
1954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醫學博士,任教於順天堂大學醫學院,教授病理.腫瘤學,並擔任一般社團法人癌症哲學門診理事長。曾任職美國愛因斯坦醫科大學肝臟研究中心、美國福克斯蔡司癌症研究中心,以及癌症研究會.癌症研究所實驗病理部,擔任部長一職。
2008年創立「癌症哲學門診」,透過預約制諮商、免費個人諮商等方式,給予癌症病人與家屬心靈上的支援,致力拉近醫療現場與病人之間的「隔閡」。並以多年來致力於研究肝癌、腎臟癌的成就,榮獲日本癌症學會獎勵獎、高松宮妃癌症研究基金學術獎等。個人著作有《抱持正面覺悟而活》等。

延伸閱讀

經典瓷器 在生活中玩味藝術

2009-07-16

啤酒頭釀造》倒掉百桶只求完美 把24節氣釀出國際金牌 三宅男以茶入酒 靠台味驚豔全球

2017-06-29

「旭酒造」 只取二三%精釀的堅持

2012-01-05

結合百年傳統工藝 開箱台中巨蛋設計美學!

2024-04-26

誰說高股息ETF報酬率一定輸市值型?他47歲提早退休、年領百萬被動收入「1招賺贏0050」,景氣好壞都能用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