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提案結構這樣寫,一次OK!

提案結構這樣寫,一次OK!

下地寬也

職場

PEXELS

2018-10-16 17:45

一次就能過關的資料幾乎都分成前半與後半兩大部分。提案資料的架構以「找出問題癥結」→「提出解決方案」的順序為大宗。換句話說,資料的前半要說明「問題出在哪裡」,後半則要說明「要怎麼解決」。

免費報名|專業簡報講師教你提案一次就過的技術

無法提案一次就過的人,前半與後半的架構通常都很模糊不清。如果光是在資料裡沒有重點的寫滿現場發生的狀況,由於看不到「問題出在哪裡?」「要怎麼解決?」絕對會被上司打回票。

在製作提案資料的時候,請先集中在「找出問題癥結」與「提出解決方案」這兩點上。

之所以說這種架構很有效,是因為「提案」正是將解決問題的程序做成資料的作業。把「解決問題」這個單字拆成兩半,就很容易記住提案資料的前半部是「問題癥結」、後半部是「解決方案」。

舉個具體例子。假設某家電器業者的開發企畫部課長打算製作「改善小型辦公室用的印表機開發程序」的簡報。那位課長的煩惱是使用者這幾年對自家公司印表機的滿意度下降。

「為何無法開發出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商品」—經過許許多多的調查,終於找出問題癥結:業務單位自三年前從厚木總公司搬到位於市中心的品川辦公室以後,與厚木總公司的研發單位的交流就變少了。課長認為這是導致「使用者滿意度下際」的原因。

因此,將資料前半的「問題癥結」與後半的「解決方案」寫成以下這樣。

前半:「問題出在業務單位沒把顧客的心聲(要求)轉達給開發部門知道」。

後半:「解決方案為營業單位與開發部門每個月要開一次會,分享顧客的需求」。

像這樣分成前後兩半來思考,資料就會變得簡單又容易傳達。寫在資料裡的全都是用來證明問題癥結與解決方案的內容。光是這樣想,應該就能提升資料的品質。

看著資料的內容,決策者會思考:「這真的是問題癥結嗎?」「那真的是恰當的解決方案嗎?」然後再仔細詢問你資料的內容,只要在掌握問題癥結的方法與解決之道的合理性上產生共識,那個提案就能通過。

日商顧問狂推提案一次就過的技術

延伸閱讀

農田水利會改公家,別鬧了!

2019-03-08

北市名校再興小學爆弊案!董座10年A走4000萬,侵占手法曝光...校董張光正150萬交保

2023-09-07

資產充公、首長官派 水利會改革合理嗎?

2020-07-08

會長改官派,力除地方分贓、落實資源分配 百年水利會闖二度修法 扭轉失能體質

2017-11-30

雲豹弊案被判刑,中興電工前董座入獄前獨家告白...江義福:我問心無愧,人生一定有個坎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