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護理國考降低門檻,為何挨轟?難度較高「基礎醫學」比例調降剩10%...衛福部:確保「教考用」一致

護理國考降低門檻,為何挨轟?難度較高「基礎醫學」比例調降剩10%...衛福部:確保「教考用」一致
▲衛福部表示,將基礎醫學的內容,分散至其他護理專業應試科目,重點在於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照護,示意圖。

聯合報/ 記者 賴昀岫

職場

聯合報

2023-11-12 14:04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拋出,明年將編列200億預算為醫事人員加薪,基層質疑只是撒幣政策,也有基層團體質疑,考選部突襲降低護理國考門檻,把難度較高的「基礎醫學」比例調降,想藉此補上人力缺口根本是走回頭路。

衛福部則回應,這項調整是將基礎醫學的內容,分散至其他護理專業應試科目,重點在於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照護,目的是要讓「教考用」一致。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秘書長邱宇弘說,考選部依11月9日選專三字第1123301852號公告,突襲降低護理國考門檻,針對難度較高的科目「基礎醫學」,欲將其比重由原來20%調降為10%,對於重大調整,僅在今年10月16日召開過1場學專諮詢會議,且會議中並無任一基層團體受邀出席,考選部卻於短短1個月內便火速公告,且在11月15日前就要完成意見表達。

 

根據考選部公告,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醫事人員考試規則第12條,護理師類科將調整為「護理專業應試科目基本護理學與護理行政、內外 科護理學、產兒科護理學、精神科與社區衛生護理學各占12.5%,合計90%;基礎醫學科目10%」,將自113年3月31日施行,適用該年度第2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護理師考試。

 

邱宇弘表示,現在臨床缺的並不是執照,目前近6成執業率,意味著幾乎每2名護生便有1名選擇離開臨床,而基礎醫學門檻調整,將難度高的科目佔比調降,等於是告訴民眾,因為缺人而將標準放低,是拿專業形象跟社會正當性、勞資談判籌碼開玩笑,是走回頭路的政策。

 

針對考選部公告的調整內容,台大醫院企業工會提出「立即暫緩降低護理師國考門檻之草率政策」、「督促醫院雇主改善職場環境應對人力困境」和「若有調整國考需求應徵集基層意見重新評估」等訴求。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說,考選部設置「教考用」平台,邀集教育部、考選部、和衛福部、學校與醫院代表等用人平台,和命題專家針對護理師考試題庫進行討論,重點在於護理師取得證照後,進到職場的核心能力,要確保在臨床上的執業安全,也就是工作能力和被照顧者的安全。

 

蔡淑鳳也說,護理師現在考試的5大考科,其實是12個科目所組成,每個考科加總,平均通過及格才可以拿到證照,為的是將護理師需要具備的基礎醫學知識,及對各年齡層需要的生理、病理、藥理等照護知識,更完整地整合成照顧情境,確保在校所學、證照考試、臨床應用的核心能力是一致的。

 

蔡淑鳳指出,基礎醫學老師可能不清楚臨床需求,加上有近幾年考題不能重複的規範,導致考題愈出愈偏、愈艱澀,而基礎醫學考科中的解剖、生理、微生物等,在護理專業科目的考試中也有重複,例如對糖尿病患者的照顧,其實也會考到解剖、生理、藥理等,所以調整的方向,是希望把基礎醫學的分數占比,分散到其他考科,並不是單純的只調降基礎醫學分數。

 

蔡淑鳳表示,無法直接用這樣的調整,直接推斷出會造成人力增加,重點還是在於教考用的一致性,同時回歸到使用端,護理師需要提供的安全照顧,以及被照顧者的安全性,讓護理師在取得證照時,具備執業前3年所需的專業技能。

 

針對工會提出「未邀集基層討論」,蔡淑鳳則說,據她了解,考選部在1、2年前已有邀請護理專業團體做過核心能力研究、探討,也經過好幾次會議討論,結束後則有報告、擴大討論,醫院的護理主管、學校、命題老師代表等也都有系統性討論,協助行政部門作出規則,現在公告就是開放各界表達意見。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大雨特報 吳德榮:下波乾冷空氣挑戰冷氣團、11度低溫

「鄰居家的狗」爽躺沙發做日光浴 屋主越想越不對勁求救:這隻不是狗

寶寶落單哭不停!樹懶媽「用最快速度」爬下樹 母子團圓眼神充滿愛:謝謝你們

延伸閱讀

梅雨季來了「這天報到」,雨下多久?影響最劇時間曝光...哪個水庫水位大進補,專家:1水庫可惜了

2024-04-29

51勞動節「沒有」全國放假!軍公教+7大行業仍要上班…這天算國定假日嗎?出勤薪水怎麼算?

2024-04-29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2024-04-30

2024報稅攻略》年薪多少免繳稅?60萬、100萬要繳多少?7筆錢可節稅…成年子女「3情況」可報扶養

2024-04-28

13所高中職明年恐退場,2500學生得被迫轉校…全台7縣市都有學校要倒閉,數百名教職員怎辦?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