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文創產業的活水──辣媽媽(La MaMa)

文創產業的活水──辣媽媽(La MaMa)

2011-01-27 16:04

辣媽媽的成功不在直接的經濟效益,卻因其提供創意。演出和分享的平台,產生了社會影響力而儲存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活水。

一年多來,不少的學者專家相繼提出警告「沒有文化和創意,哪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思索這些警語,情不自禁想起一月十三日逝世的紐約「辣媽媽(La MaMa)實驗劇社」的創辦人和執行長 Ellen Stewart。

在路易西安那州長大的Stewart,三十一歲才到紐約找工作,她的才華很快地讓她成為備受青睞的服裝設計師。四十二歲時,她結合了累積多年的服裝設計資源和支持社會邊緣人物的戲劇熱情,而發揮了最高的社會創新,成立「辣媽媽實驗劇社」,那是一九六一年。

她熱愛戲劇的弟弟和朋友,沒有明星般的樣貌,不是出身世家,也未曾接受正規的戲劇訓練,更不利的是,大部分都是黑人。在影視裡和舞台上,黑人所扮演的角色,不是獄中的囚犯,就是在街頭販毒的混混,而女人不是扮演娼妓,就是傭人和清潔工。她問:「黑人為什麼不能扮演浪漫的男女主角,甚至皇親貴戚的角色?」顯然地,她必須另起爐灶,於是,她繼續她的設計工作賺錢養戲,同時在紐約曼哈頓下東區租下一間簡陋地下室,當做演出的場地。

雖然被迫搬了幾次家,但還是在這個遠離商業劇場的百老匯,及其附近之半商業半實驗的外百老匯的地域。紐約處處可以遇到來自四面八方追求戲劇或其他藝術夢想的年輕人,「辣媽媽實驗劇社」很快就成為這些人才的集散地。Stewart憑其邊緣大地之母的胸懷和直覺眼光,不僅吸引了黑人,也吸引了其他沒有成名的各種戲劇愛好者。慢慢地,她必須成為專職的社會企業家兼CEO和藝術總監,辣媽媽和其他附近的實驗或小劇場,就自然形成了外外百老匯劇場,而辣媽媽就被稱為外外百老匯的先驅。

赴國外演出時,憑著直覺,她也發掘並邀請了不少現在是知名的舞台人才,到紐約發揮才能,例如波蘭的貧窮劇場之父Growtoski,以及因導演曾經參加九八年台北藝術節,演出「特洛伊女人」後,立即被網羅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戲劇系教授Andrei Serban。除了不少外國人以外,在辣媽媽起家的美國戲劇人才,真的有如過江之鯽。

台灣比較熟悉的勞勃狄尼諾、艾爾帕辛諾、貝蒂米勒、山姆夏普德,以及曾經來台和本土劇團合作演出的大導演羅伯威爾森,與極限音樂大師菲利浦葛拉斯,都是在沒沒無聞時,從辣媽媽起跳的。

Ellen Stewart始終堅持辣媽媽是獻給劇作家及其有關劇場的種種,辣媽媽的成功不在直接的經濟效益,卻因其提供創意發展、演出和分享的平台,產生了社會影響力而儲存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活水。許多人都在辣媽媽初試啼聲,而奠定文化與藝術底蘊,最終貢獻文化創意產業。

文創院成立後是否能夠發展類似辣媽媽這樣的場域或平台,是值得深思熟慮的。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網路4.6顆星師傅卻是「裝修蟑螂」,屋主付50萬還被恐嚇…消保會申訴案暴增,專家教3招不踩雷

2023-09-06

勞保基金5年後用罄,繳多領少晚退難救!專家提這解方:年增1600億收入,大補財務黑洞

2021-09-26

百萬裝潢從何省起?先抓334預算比例 輕裝修達人:抓住這些訣竅,小宅變大變美

2024-01-25

勞保基金即將在2025年入不敷出!退休金協會提3大改革建言書:為何台灣退休金制度全球倒數第8名?

2023-12-22

「愈晚改革,下手力道愈大!」勞保基金已虧830億元…學者示警:降到這水位,當心擠兌潮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