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小寶寶頭部撞擊傷,如何是好?

小寶寶頭部撞擊傷,如何是好?

2015-10-23 14:31

1歲左右學步中的寶寶,甚至1歲以前的嬰兒,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容易有肢體碰撞。其中以頭部撞擊傷最令人擔心是否會造成腦部傷害,如腦出血等。照顧這樣的嬰幼兒,照顧者包括保母和幼教老師,在寶寶頭部創傷之後應該注意什麼呢?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余寧寧

嬰幼兒相對於兒童和大人,頭部比例甚大,加上平衡能力以及反應能力尚未成熟,容易發生頭部創傷。創傷後需密集觀察至少6小時;以下提出幾個方向可供照顧人員作為參考:

低風險

創傷當下無喪失意識(當下即嚎啕大哭)
跌落高度小於90公分(3尺)
事後2小時內皆無異狀(癲癇,嘔吐,嗜睡,昏迷)
沒有或微微的頭部瘀青
※低風險者不需要腦部影像檢查。
中高度風險

創傷當下有喪失意識(隨後醒來才嚎啕大哭)
跌落高度大於90公分(3尺)
跌落階梯大於等於5台階
持續的嘔吐,嗜睡,無法安撫之躁動哭鬧,行為異於平日
癲癇
有腫大凸起的頭部瘀青
前囟門凸出(頭頂頭骨未閉合而應柔軟之處,平常應與頭骨高度相當或略低)
熊貓眼(即浣熊眼;上眼皮及下眼袋皆瘀血)
耳後淤血(即顱骨骨折)
鼻/耳有液體持續滲出(即鼻漏/耳漏;因顱底骨折而滲出腦脊髓液。液體可能為清澈或血紅)
有言語表達的孩童:頭痛越來越嚴重(口服止痛藥也無法改善),視力模糊
已能平穩走路的孩童:腳步不穩/偏斜,手部單側活動減少(單側無力)
※中高度風險則需醫師評估是否以腦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腦出血。
兒童因創傷而死亡的案例之中,7成為頭部創傷。因此,頭部撞擊之後需密集觀察至少6小時。另外有所謂的延遲性腦出血風險,所以創傷後1周內都是觀察期;而30天內都可能出現行為變化等腦震盪的症狀。請照顧者務必經常重新檢視嬰幼兒活動環境的安全,畢竟所有問題都是事前防範勝於事後治療。

亦須注意的還有兒虐問題,其中包括惡意虐打或故意疏忽(故意照顧不佳或故意不照顧)。社會新聞常見以腦部創傷後腦出血至昏迷才送醫,最後揭發為兒虐事件。隨時注意及早並發現可能為受虐的嬰幼兒,能避免後續的幼兒悲劇,包括腦性麻痺或成植物人等神經學後遺症,甚至死亡。

所有兒童皆可能受虐,而高風險兒童族群為:

1歲以下嬰兒(無自主行動能力)
特殊需求孩童(先天性異常疾病,身心障礙發展遲緩,或一般所謂的“問題”兒童)
需高度關注為受虐兒之特徵為

與年齡不相符合之瘦弱(生長遲滯,體重過輕)
生理衛生狀況明顯髒亂
孩童表情或情緒畏縮
延遲就醫(如5天前頭部受傷,拖延至病情嚴重時才不得已就醫)
敘述創傷時說詞反覆不一或閃爍避重就輕(如推給不在場之小哥哥肇事),或不合理(如1、2個月大翻身而自己摔落,或7個月大扶著走路跌落階梯受傷,皆不符合該年齡層之發展)
無法解釋之受傷部位(尤其藏於衣褲內之隱密處:大腿,腹部,臀背部;嬰兒搖晃症候群常見瘀傷於腋窩下和胸部兩側)
無法解釋之瘀青或傷口(咬痕,對稱性/邊界清楚而非潑灑型/手套或襪子狀燙傷,顏色深淺不一之新舊傷共存,圓形一致的菸頭狀燙傷)
已有多次重大受傷記錄(如經常高處跌落,燙傷,骨折等)
家庭人員有酗酒問題
已知家庭人員有暴力問題
已知家庭有婚姻或失業問題
兒少法明定: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兒少業務人員,知悉兒虐事件時,有責任在24小時內通報。 通報者亦受保護可免於相關之民事或刑事責任。

 
 
 

延伸閱讀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

輝達黃仁勳掀AI熱潮!家長憂「該讓孩子提早學嗎」…葉丙成給建議:先讓自己成為願意使用AI做事的人

2024-06-10

00919配息再拉高!0.61元→0.66元除息前給驚喜…26.X元能買?年化配息率有10%

2024-03-15

輝達研發中心落腳處未定,台灣分公司先搬家,砸29億租10年,離黃仁勳超愛的夜市有多近?

2024-06-07

他花31萬買輝達,抱10年「如今飆破8400萬」!身價跟著黃仁勳翻倍,曬一圖爽喊:謝謝NVIDIA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