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當孩子口中只剩下「不知道」

當孩子口中只剩下「不知道」

2017-10-05 15:13

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將溝通的主導權還給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其實自己有選擇說或不說的權力與空間,同時等待他們開口。因為他們在意的是,你是否真正認同他們的觀點、耐心傾聽他們的看法,或者至少,他們努力表達的意見不被你反駁。

(作者: 陳志恆)

 

有一次,一個導師帶了學生來找我。導師劈頭就說,這孩子和同學吵架,情緒失控出手打人。

 

「我剛給他記了一個小過,問他能不能接受懲處,他說可以。但問他為什麼要和同學吵架,他就是不說。」導師接著說:「請你跟他談談吧!」

我知道,這是個艱難的任務。孩子還在情緒上頭,又被導師記了小過,導師問不出所以然,只好換個人問。想必孩子已把我當成導師的同路人,我大概也討不到什麼好臉色。

 

其實,我是想和這孩子聊聊的。發生不愉快的事,又接著被懲處,心裡應該不好受,那受傷的心情應該被人看見。然而,當時還是新手的我,實在不知道要如何切入。

 

我帶他進入會談室,我們對坐著,他用身體的側面向著我,這是標準的防衛與拒絕溝通的姿態。我看著他許久,思索著該如何說出第一句話。

空氣彷彿凍結了,我打破沉默,問他:「你還好嗎?」

 

「嗯。」一如預期,簡潔扼要。

 

我接著問:「『嗯』的意思是『好』,還是『不好』?或者其他?」

 

等了許久,他勉強擠出兩個字:「還好。」

 

「還好,嗯。那你現在的感覺怎麼樣?」

 

「就還好啦!不知道。」

 

「你想說說剛剛發生什麼事嗎?」

 

「就老師說的那樣,不想講了。」

 

我點點頭。眼看對話難以進行,我心裡急得很。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索性心裡一橫,他想談就談,不想就不要談。於是我說:「我知道你心裡應該不好受,我很想多了解一些。但你想說也好,不想說也好。若是想說,說多一點也好,說少一點也可以。」

 

我心裡盤算著,若是他什麼都不說,我就在這裡陪他到會談時間結束,再把他送回給導師,然後告訴導師我無能為力。

 

兩分鐘後,孩子轉過頭來看著我,開口說:「我以為我當時可以好好跟他說的,沒想到會情緒失控,出手打人,我以為我控制得住自己的……」

 

我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他接著告訴我,自己是如何開始與同學吵架,接著動手,以及當時與此刻心裡的感覺和想法。他很生氣,氣同學要惹他,氣導師不明就裡懲處他,更氣自己怎麼會犯下這種錯。

 

「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麼多。」我說。

 

我很驚訝,當我抱著「不說也行」的心情來面對這孩子時,他反而開口了,而且說出來的話比我想像的多更多。後來,我才知道,孩子不是不說,而是需要被尊重,當他感覺到自己處在一個安全、不會被批判的對話環境時,才會願意向師長揭露自己的內心。

 

少年話少便是德?

 

如果你有機會認真坐下來與國、高中的青少年孩子們談談,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十次中會有七、八次讓你感到很挫敗。

 

「不知道」「都可以」「還好」「隨便」「沒差」……你可能常會獲得這種極簡風格的回應。往往你講了好幾句,他們只回你兩、三個字。

 

有時候,真的很令人抓狂!表達有那麼困難嗎?

 

還是,這是種流行文化,所謂「少年話少便是德」?仔細觀察孩子在同儕間的互動,又覺得他們明明可以嘰哩呱啦說個沒完,怎麼面對師長就變得「惜字如金」了?

 

有人說青少年是人類中最難以溝通的族群。身為心理助人者的關係,我常有機會與孩子們聊聊內心事。有人可以侃侃而談,欲罷不能;也常碰到臉很臭、裝酷擺悶的孩子,雖有問必答,但從不超過三個字,當然也完全不正眼瞧你。

 

而與心理健康有關的課程,也多半需要互動討論與分享。孩子們可以在臺下和同儕聊到屋頂快被掀翻,當被「邀請」起來對著大家發言時,卻又啞口無言。剛才的長篇大論跑哪去了呢?

 

於是,當我還是個心理助人界的菜鳥時,如何讓孩子開口多說點話,便成了每日工作時的首要挑戰。

 

可以說,也可以不說

 

當我開始抱著「不說也行」的心情來面對孩子時,我把這樣的態度與策略,放進帶領青少年的團體活動中。

 

帶青少年的小團體活動時,我常會因成員在團體中的沉默不語感到焦慮。照慣例,在第一次團體聚會時,會叮嚀成員多分享討論。接著我會補上一句:「雖然希望你們多發言,不過你可以選擇多說一點,或少說一點,也可以都不說,我會尊重你。」

 

我真的可以允許成員在團體裡不說話嗎?我很懷疑,這樣的尊重是否恰當?然而,我仍試著堅持尊重成員說與不說、說多說少的權利。通常,成員會頗賞臉地分享不少想法,一些一開始較沉默的成員,到了團體中後期也能侃侃而談。

 

我逐漸領會到,在與國、高中階段的孩子互動時,允許他們用他們想要的方式發言,往往能讓他們更願意多說一點。對他們來說,與不熟悉的師長談話,或參與團體活動中發言討論,都是一種冒險。他們可能會被別人打量或評價,不知道自己說出來的話是否會被他人接受,當然要字斟句酌;若沒有把握,或觀察到互動的氛圍並不友善,選擇閉嘴什麼都不說是最安全的策略。

 

我逐漸明白,當我給出孩子選項,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其實有選擇說或不說的權力與空間、同時願意等待他們開口時,便營造出一種讓孩子感到被尊重的氣氛了。此刻,孩子多半會選擇說些話分享自己。

 

有些老師或家長在把一些孩子轉介給我時,會叮嚀我:「這孩子什麼都不肯說,麻煩你了!」後來他們反而很訝異,孩子為什麼肯對我透露這麼多!其實孩子還說得更多,只是為尊重孩子,我有所保留。

 

我做了些什麼?其實,就是在晤談一開始,開宗明義地告訴孩子:「你也許想跟我談一些事情,也許不想。你可以選擇多說一點,或少說一點,也可以什麼都不說,我絕不勉強,也絕對尊重你。」往往說完這些話,孩子便開口說起自己的故事了,根本無須多問什麼。

 

如果孩子真的什麼都不說呢?很少見,不過,我通常會靜靜地在一旁等待,因為我已經答應他不勉強他說話。

 

不是不會說,是不想說

 

孩子們其實是想說的,就看大人願不願意聽他們說,允不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說。他們的表達能力不是不好,關鍵在於有沒有表達的意願。他們能在同儕間侃侃而談,顯示是很有表達能力的。他們在意的是,你是否認同他們的觀點、接受他們的看法,或者至少不反駁。

 

孩子口中最常出現的「不知道」,其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我不想說」。因為「說了你們也不會懂」,或者「說了你們也不會信」;甚至說了還會被罵、被批評,於是用「不知道」一語帶過。

 

孩子口中常說「還好」,其實不是真的還好,而是覺得大人有點煩。他們其實在質疑:「我若認真說出我的感覺或想法,你們會在意嗎?你們願意接受嗎?」對他們而言,是否被大人當做一回事更重要。

 

其他「極簡」的回應方式,也是如此。當他們不認為自己所說的會被接納,但不說話又可能被罵時,就會出現「沒有」「沒差」「都可以」……這樣的詞彙,而通常肢體動作也會是封閉和防衛的。反正多說無益,簡單說個可以交差的就好,這是一種「消極配合」。

 

減少消極配合,將發言主導權還給孩子

 

從心理層面來看,「消極配合」是一種爭奪主導權的行為。看似配合,卻讓你沒輒,以展現自己在雙方的互動中,握有自身言行的主導權。所以,減少消極配合的最好途徑,就是將主導權直接交還給孩子,讓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都有選擇該如何回應的權利。

 

更深一層的反省在於,身為師長的我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願意讓孩子擁有充分表達的機會,也尊重孩子所表達的任何想法。我們是否願意停下來傾聽孩子到底在說什麼,並且鼓勵孩子多說一點,而非只停留在評價是非對錯。當有人願意聽,便會感到被重視,孩子將會滔滔不絕地說,同時開始練習用別人能聽懂的方式表達。

 

對青少年孩子們而言,表達一點都不難,只是要給予他們絕對的尊重。

 

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將溝通的主導權還給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其實自己有選擇說或不說的權力與空間,同時等待他們開口。因為他們在意的是,你是否真正認同他們的觀點、耐心傾聽他們的看法,或者至少,他們努力表達的意見不被你反駁。

延伸閱讀

孩子犯錯可以教 但不能侮辱!

2017-12-25

我的孩子總是最後一名 但我以她為榮

2017-12-25

我們訓練的是孩子的耐力?還是奴性?

2017-12-25

為何不責備孩子?

2017-12-21

孩子活的是誰的人生?

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