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三個重點 台北小城閃耀全球

三個重點 台北小城閃耀全球
台北有一群人,充滿理想為這座城市奉獻,台北要為他們提供新的舞台。

黃家慧

產業動態

攝影/陳永錚

913期

2014-06-19 13:02

韓國首爾、芬蘭赫爾辛基,這些都是以往被選為世界設計之都的城市,台北市若要無愧二○一六世界設計之都的美名,三位在地專家認為,我們還有三件事要做。

印象中,似乎沒有聽過太多關於「台北市容」的好評,於是,當二○一三年年底,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正式宣布台北獲選「二○一六世界設計之都」,台北城的挑戰便開始了。

什麼是「世界設計之都」?台北又該如何利用這次機會,讓城市的樣貌從此改觀?我們邀請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大隱開發創辦人張裕能、景觀學者郭瓊瑩,為打造台北成為設計之都的工程提出解方。


創新、人本!  文化局長劉維公 講述台北的故事


「世界設計之都的宗旨,是希望用設計解決城市發展的問題。」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說。城市的問題包羅萬象,從經濟問題到生態環境,而台北市要用「社會設計力」,為台北帶來「城市的進步」。

「我們想要說一個屬於台北的故事。許多人在面對城市發展時,期待模仿所謂的mega city(大城市),例如倫敦、上海,期盼有大計畫、大投資,但我們必須面對資源有限的問題。」劉維公說:「如果你觀察台北市,從以前到現在,我們每次面對城市發展的疑難雜症,都有能力很快做回應,這就是台北的故事。」

或者說,劉維公口中的「台北的故事」,就是「一群創新者的故事」,他要讓「創新」的意象在台北放大,「你會發現台北有一群人,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對於這個城市充滿理想、願意奉獻。而台北市應該建立一個model(模式),提供這些人足夠的創新舞台。」

「總之,這幾年來亞洲國家都太習慣大投資、大國崛起,而我們必須回到以人為本這個原點。」回到人本,讓創新者的故事在城市角落隨處可見,就是劉維公對台北走向設計之都的想像。

其實,早在台北市角逐世界設計之都時,劉維公就曾表示,他想推動的是一趟城市改造運動,這趟運動的重要任務,就是讓每位市民都能看到城市和設計間的關聯性。

 

反映當代精神的建築  美學CEO張裕能 架構台北的水泥風景


至於建築在設計之都所扮演的角色,被譽為建築業的美學CEO、大隱開發創辦人張裕能如此評論:「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風格是心靈的外觀』,而建築,就是都市的象徵。」

「台北的文化基底非常好,但是歷史造成一些建築不夠好,我們只能接受。」張裕能分析,台灣建築不夠好看,來自歷史與地理環境的既存因素。

前者包含早年土地改革時推動的三七五減租,導致土地切割太過瑣碎,此外,當台灣地產業蓬勃發展之時,世界建築師潮正處於後現代時期,是屬於一個過渡、不成熟的時期,讓台灣在當時大量產出樣貌奇異的房子;後者,則源自於地震、颱風等難控制的物理性,讓房子必須呈現中規中矩面貌。

雖然舊有的遺憾已經造成,但是張裕能感受到台北的建築正在進步。「新一代的建築越做越好,我很高興……像是中山北路五段、官邸那一帶,都很漂亮。」

「其實你只要是做當代的(建築)、有決心去做,都有機會做得很好。」他特別點出,現在在蓋的建築,應該要是現代化建築,而非一味仿古。「古代的建築我喜歡,但我不喜歡現代人蓋古代的東西。」

他強調,台北是全世界華人城市中最好的,「我們有很好的多元文化、有大量受過美學教育的公民。」而面對未來,台北要成為設計之都,就要很有勇氣、自信地呈現屬於「這個時代的精神」。


城市色彩系統化  景觀學者郭瓊瑩 著上台北的顏色


說到台北的「自信」,中國文化大學景觀所所長兼系主任郭瓊瑩認為,「台北開始慢慢發展出它獨特的形象與魅力。」細數台北的細緻文化,從華山、松山文創區到捷運中山、雙連站間充滿特色小店的赤峰街,台北這幾年的文創實力正在一點一滴累積。

這幾年政府也開始將色彩美學帶入公共空間。「台北現在開始要做色彩系統化 ……,你加上一些顏色,整座城市就有了生命。」這幾年來像是羅斯福路上的「水源市場」建築外觀,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捷運環狀線」,也將色彩導入捷運系統。「捷運環狀線經過中永和的部分,道路擁擠,所以我們橋樑用白色,然後因為是『黃線』,我們就加一點黃色點綴,整座城市就能看起來更整潔。」

「這次的設計之都精神,不是為特定族群服務,而是為社會大眾。」因此,這次台北市文化局所領導的世界設計之都的十六項規畫,包含了電話亭、公車站的設計。

此外,也加入生態概念,其中有目前正在推動的二代公園,讓公園除了休憩,還能涵蓋生態關懷與設計體驗。「台北綠地有限,所以要推垂直綠化,例如綠牆、綠屋頂,或是都市農場……,我們希望能有無所不在的綠。」

郭瓊瑩說:「台北就像針灸一樣慢慢做調整,等它能量積蓄到一定的時候,它會遍地開花。」而那一天,也許就是兩年後的今天,我們能夠自信地站在世界舞台,宣示我們已經是「世界設計之都」。

 

張裕能

只要是做當代的建築、有決心去做,都有機會能夠做得很好。(攝影/陳俊銘)

延伸閱讀

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談水資源、資安、雙語教育與國際觀,蔡英文:累進調漲水費「可以考慮」

2023-05-13

越改越模糊?兒權團體憂教育部版霸凌草案「重調查、輕輔導」…恐校園變法院,籲召開公聽會

2023-08-29

新竹女中百年招牌將成歷史!改隸陽明交大,新校名暫定14字...竹女校友難受:沒有第2個百年了

2023-07-25

公私併校首例!台科大、華夏科大證實整併,曾見光死一度喊卡...重啟過程曝光,教育部說話了

2023-03-06

自發、互動、共好 食農教育 向下扎根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