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的關稅戰,對原本就很冷的房市會帶怎樣的影響?在房地產界46年的住商董事長陳錫琮表示,4月應該最慘,並進入「混沌期」,5月房市會慢慢會回歸理性。
不過,他說明:「比較『理性』當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畢竟經濟的影響不是短暫的。」原本第1季房市已慢慢回溫,因為川普關稅,他認為第2季又回到去年第4季政策剛上路時的恐慌性,「第2季可能不是那麼樂觀。」
「每一次都在危機之後,就會產生新的轉機,所以,我並沒有那麼的悲觀。」他說明,美國聯準會已經在討論降息,而且目前看來會降息4~5次,台灣的政策向來跟隨美國,下半年也許會跟著降息。
陳錫琮說明:「房地產政策會出現大幅崩盤,大部分都是跟利息,利率過高,買的人他也負擔不起,就不買了,再來就是已經持有的壓力很大;只要利息低,就會出現『租不如買』。」
至於股市不好,政府的房市政策會不會放寬?他認為「不會」,「這是政府既定的政策,但是應該不會再加碼了。」
住商周二(4/8)舉辦「AI成交生態圈」記者會。陳錫琮表示,關稅的談判應該不會超過1個月,「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在角力,當政策底定了之後,不管高或低,好或壞,廠商及政府都會有新的因應做法。」
他認為,川普關稅的影響會延燒到第2季,因為從政策出現、發酵,到民眾接受,需要時間,「如果從以前的軌跡來看,最壞的就是政策發生的當下,恐慌性的停止交易,慢慢的就會回溫,最快一季,慢的話可能會再拖長一點。」至於會拖多久,仍要看談判的結果。
影響房市是利率 不會有恐慌性賣壓
他分析,4月房市會受到影響,最主要是民眾在觀望,「觀望什麼?觀望價格沒有跌。價格如果不跌,就會比較安心。」他認為,房地產不會像股市,出現恐慌性的賣壓,因為變現能力沒那麼快。
「房地產會有恐慌性的是利率,因為持有成本很高。利率一調高,不管是還款能力,還是成本,都會變高,這一波應該利率沒有上調的空間。」
陳錫琮從去年第4季的成交量價分析,「急售的其實並不是那麼多。」至於會不會有人因為股災受傷嚴重而賣房?他表示,應該會在4月出現,不過也不要預期降幅太大,「去年第4季普遍沒降,相對價格降個5~10%,就會有交易的需求。」
▲影響房價的是主因是利率。圖/今周刊資料照
實價登錄穩住房價 買賣方認知不同
他說明,房價能夠撐得住是因為「實價登錄」,房價透明後,屋主有比價效應。
「每一個人都比價,(屋主)一定會期待是賣最高的價格,除非他有個案急着出售的必要性,不然比價效應是存在的。」
「實價登錄後,屋主都有完整的資訊,這也是市場在波動時,買賣認知不一致、交易時間會拉長的原因。」
他表示,以往房市發生波動,差不多2~3個月就修正完了,「市場不好,買賣雙方的認知是一致的,現在有實價登錄,買方對房價有期望值,賣方的認知還是停留在過去,這需要一點時間。」這也是交易量低的原因。
儘管整體體來說「開價」不太會鬆動,不可否認的是,仍會有個案鬆動。
「如果這個時候要買房子,我認為是可以多看、多比價。這是一個買點,市場上看的價格幾乎波動不會太大,但是你如果能夠去看那個案,有些屋主會有鬆動,若你不看,永遠不知道。」
「只要一鬆動就有人接手,你永遠不知道創低價的是誰,也不會是你,因為你沒有去看。」
第3季降息 房市轉向樂觀
陳錫琮對第3季之後的房市很樂觀。他表示,不動產有剛性需求,尤其是換屋族。「需求者還是會佈局,尤其換屋,一買一賣之間其實差異不會太大。」
另外,當股市過熱時,有些資金會往股市移動;當股市稍微比較平緩,或是報酬沒那麼好,有些資金會轉到不動產。
若政府跟著美國降息,利率低,加上對通膨的預期,他強調:「不動產不管從抗通膨的角度,還是投資收益的角度,都是穩定的。」
▲許多人喜歡買房地產對抗通膨。圖/shuttershock
打造「AI成交生態圈」 還要再展店
住商機構半年來斥資1千多萬,邀請全屋記、住通科技、宏遠電訊、樂居等旗艦級廠商,共同打造「AI成交生態圈」,希望透過科技化工具,擴大案源與客源,並協助買賣雙方在安全的環境中加速成交。
住商機構副總經理李杰峰表示,透過大數據分析,從網頁瀏覽、購屋需求等資訊,搭配市場第一線交易行情的大數據,幫助分店及業務協助買方快速找到適合個案。同時,藉由AI提升看屋質量,再輔以實價登錄與銀行鑑價報告書,讓價格協商過程更順暢。
陳錫琮指出,房市不佳,房仲競爭壓力更大,為了協助分店及營業員,不惜花費千萬元導入AI。並期許以更好的工具,能吸引到自有品牌房仲業者來加盟。
「所得降低,一般人還是會消費,但是你的消費會變聰明消費,你會貨比三家,並選擇CP值最高的。」
他表示,自去年919金龍海嘯以來,住商機構增加店數約1成,「會增加的原因就是滾雪球效應慢慢出現,總的市場或許沒增加,但是他選擇更有價值的加盟總部。」
他指出,今年住商機構的店數仍會成長,住商台灣的簽約店數從820間店到850間,大家房屋成長從267到300間店。
「越不景氣,對越好的業者,我們認為是一個相對好的機會。」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