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徐大麟經略中國 P.34

徐大麟經略中國 P.34

上海中芯國際的張汝京,廣州、上海宏仁集團的王文洋,深圳科興生物工程的潘愛華,以及設在北京的星巴克咖啡,都有一個共同的投資夥伴||漢鼎亞太創投董事長徐大麟。

徐大麟是台灣最早成立創投業的老兵,目前管理的創投基金總金額達五五○億台幣(十六億美元)。他的視野早已超越台灣,並放眼到全亞洲,十年前,他開始耕耘中國,目前則已進入一個新的決戰點。

徐大麟怎麼看中國?他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能耐?他的中國投資成效又是如何?

誰是看好中國、經略中國、投資中國最具體的實踐家?徐大麟應是第一號人物!

徐大麟是誰?他的名片上面寫的是漢鼎亞太創投公司董事長,這個稱謂可能沒有太多人知道,但是,如果攤開漢鼎在中國所投資的公司,可就相當嚇人了。

漢鼎在中國投資的公司,包括王文洋的宏仁石化廠、張汝京的中芯半導體廠、自美國的星巴克咖啡,還有中國目前最紅的科興生物科技集團,這幾家各個領域的龍頭廠商,徐大麟都是大股東。

漢鼎目前在全球管理的總基金有十六億美元,其中投到中國的金額已達兩億美元,相對於其他歐美或台灣的創投同業,漢鼎在中國的投資比重算是最大的一個。這麼多的投資案,這麼大筆的資金,徐大麟是怎麼開始他的中國投資?

回想初期到大陸投資的經驗,徐大麟的語氣就高昂起來。「一九九二年我們就到大陸投資,但是大部分都是失敗的經驗,到現在我都還隱隱作痛。」

九二年,中國向外宣布許多公路的興建計畫,也「畫大餅」地推演出未來會需要多少汽車輪胎。徐大麟當時見機不可失,便找到中國本地的輪胎公司合作。「當時中國有五十九家輪胎公司,我們找到第一名的公司,跟他們說得很清楚,我們不只要帶錢進來, 還希望把最新的科技帶進來,讓他們能夠進一步做 OEM (原廠委託製造)甚至 ODM (原廠委託設計製造)。」


早期投資多以失敗收場 氣得徐大麟想自殺

對方聽到徐大麟的建議,回答都是很好,於是徐大麟便花了許多功夫,用盡所有人脈, 找到全世界最好的輪胎公司如固特異、 普利斯通及德國的 Continenta等, 與這公司談了好多次, 最後才決定與 Continental 合作。 因為Continental 生產的輪胎品質相當好, 包括賓士及 BMW 汽車,有三成比重的輪胎都是使用這家公司的產品。

在徐大麟的居間穿梭下, 這家中國公司與 Continental 先後簽了合作備忘錄及意向書,決定由中方付出三.五%的技術移轉金,如果技術移轉順利的話,未來還有機會承接 Continental 的訂單進行生產。 為了讓中方能夠了解合作廠商的現況,還特別邀請中方代表到漢諾威去參觀生產線,前後忙了近一年半的時間。

沒想到,後來雙方決定到美國正式簽約,在預計簽約的時候,中方代表竟然缺席了。「當時我打遍所有電話,就是找不到這些人,把我氣得想自殺。」事後,中方代表跟徐大麟說,「這家公司的技術是真的好,我們中國看不到這樣的東西,但是,你想想,我們這個生意利潤只有四%,為什麼還要付錢給他們?」

徐大麟說,當時他真的氣炸了,這些人翻臉不認帳,利用漢鼎出去「偷」了一點技術,最後還對外放話說,是漢鼎的資金沒到位,讓他難過極了。這家公司後來上市,表現並沒有特別突出;經過幾年的淘汰,中國的輪胎公司也從原來的五十九家變成三十幾家,少了與外國企業合作的機會,也沒有出現太突出的公司。


繳交不少學費 投資本地企業要很慎重

合作案沒談成,漢鼎的股東能夠接受嗎?徐大麟說,「當然不能,連我自己都不能接受,但是我永遠只能誠實面對股東,據實以告,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他們。」「我只能告訴我的股東們,這就是中國,你我都不懂的中國。」

事實上,不是只有徐大麟才有這種失敗經驗,大部分在九○年代初期進入中國資金,幾乎都是虧損的居多。「大陸許多作法朝令夕改,與中央或地方政府設立的合資企業,大部分都沒有好下場。」徐大麟還舉大陸流行的話說,「還沒拿到錢時他們跟你磕頭,錢投進去了只跟你點頭,若要把錢拿回去,就要殺你的頭了。」

徐大麟說,「九二年起,我們在大陸做的許多投資並不是很成功,繳了不少學費,但是我們一直派人經營中國,因此也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既然和本地企業合作都以失敗收場,漢鼎後來學到的教訓是,盡量投資有台灣經驗或背景的公司,或是從美國引進到大陸的案子,至於和本地企業的合作,則得更審慎評估。

對於創投業來說,投資時機永遠是最重要的,「二十年前,投資中國絕對還是個陷阱。你可以想像,在距離中國很遙遠的美國公司董事會上,如果有人決定去中國賣鉛筆,一想到那裡有十三億人口,每人買一支,就有十三億支的銷量,董事會都是很高興地鼓掌通過,決定趕快去!」

這種場景相當普遍,當然有許多公司也因此受傷慘重,不過,隨著時間推演,投資中國的時機也愈來愈成熟。「亞太局勢演變得很快,原來興盛的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無法維持過去十幾年的高度經濟成長,九六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東南亞等於已經奄奄一息,代之而起的是中國大陸。」


勞工薪資九年成長一倍 中國製造業競爭力超強

「中國靠著政府的力量及低廉的勞工,把所有亞洲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全部吸進去,造成了其他國家的失血,也壯大了中國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勞工的薪資因為受到嚴格的控制,相對於其他國家更有競爭力,「例如軟體業發達的印度,近幾年工程師的薪水每年成長五成到八成,但是中國勞工在九二年的平均月薪是四、五百元人民幣,八、九年後,只成長到一千元人民幣,八年只成長一倍,這種溫和的薪資成長,創造了中國勞工無比的競爭力。」

也因為中國製造業的相對競爭力,徐大麟認為,「中國的製造優勢還會維持很多年,例如在大陸已經大力布局的鴻海郭台銘,未來還會很好。至於一些把台灣人才及管理經驗帶進去的公司,是我比較看好的投資標的,這也是我投資重心偏重在製造業的緣故。」

談到投資王文洋在大陸的宏仁集團,徐大麟說,「王文洋是真的懂這一行,就像有人特別會燒菜,有人會溜冰,我去參觀過他的廠,很清楚地感覺到他的了解及熟悉。」不過,徐大麟也說,宏仁是個好公司,但是受限於產業本身發展飽和,未來成長率不會太高,不是會大賺的投資案。

至於投資張汝京的中芯國際,則經歷過一番不小的波折。事實上,早在大前年,徐大麟就計畫到香港投資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可惜最後因為香港當地人士反對而取消,後來,剛好因為張汝京從世大總經理退下來,有意到大陸投資,徐大麟便把原先的計畫轉而與張汝京的中芯國際結合起來。


中芯成功機會最大 科興受到仿冒侵擾

「中芯是結合台灣人才、中國市場,以及外國資金最好的例子,這個案子成功的機會相當大。」徐大麟相當得意這個投資。

至於目前大陸最具知名度的生物科技公司科興,不僅是大陸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也是生產干擾素的最大廠商,而且科興的經營團隊實力相當堅強,總經理潘愛華還是北大的教授。

雖然這個案子已經獲利,但徐大麟說,「可惜第二板還沒開放,科興無法及時上市。更慘的是,目前大陸仿冒情況嚴重,已經有近二十家公司出來惡性競爭,全中國十三億人口,但是因為惡性競爭的關係,生物製藥的市場竟然只有一.五億美元,平均每一個人花○.一美元在生物製藥上,這根本就是胡鬧!」

至於投資北京星巴克,就有另外一層意義。徐大麟認為,中國除了製造業外,重要的還是逐漸興起的消費市場,「因此,我們把全世界最具品牌知名度的星巴克帶進中國,短短一年多,就已經成立了二十三家分店,而且第三季就已開始獲利,證明當初我們沒有看錯。」

對於未來中國大陸的機會,徐大麟認為,目前中國有點像是八五年的台灣,許多海外學人回到中國建設,如果未來二板推出,說不定十年後,將有五百家到一千家科技公司可以上市,就像過去台灣有四、五百家科技公司上市,「現在中國政府沒時間談政治,把全力放在建設上,這麼努力,應該可以達成目標才對。」


重壓中國,小投日本、韓國 東南亞及台灣機會有限

十一月中旬,徐大麟與漢鼎的主管全部集合到上海,在那裡開了一個重要會議,決定漢鼎的亞洲發展策略。「在中國部分,我們會繼續引進台灣的人才及經驗到大陸,另外也要將歐、美、日等國際資源帶到大陸,這兩種模式仍將是未來最重要的投資機會。」至於在亞洲其他國家,日本的經濟在解體中,韓國也有些大企業需要新資源,這兩個國家都有一些購併或重整的機會,至於東南亞及台灣的機會已經相對較小了,未來不會放太多資源。


漢鼎所做成的這個結論,其實正是許多創投擬定未來投資方向的主軸,只是,漢鼎比別人更早就布好局,並且已有實際的投資案例,如果說徐大麟是投資中國最具體的實踐家,應該也是名副其實吧!


徐大麟小檔案

出生:1943年

學歷:台灣大學物理學士

紐約布魯克林科技學院電子物理碩士

加州柏克萊分校電機工程博士

現任:H&Q Asia Pacific(漢鼎亞太創投)董事長

經歷:美國Allied Chemical Co.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

美國IBM公司資深經理

美國Hambrecht & Quist Group合夥人

美國Hambrecht & Quist Group亞太區執行董事、總裁、董事長

美國玉山科技學會創辦人、美國中國工程師學會灣區分會創辦人之一及首任會長

台灣國科會、工研院等機構顧問

延伸閱讀

技職培力系列報導/校長我想救學校!學生捐普發6千、陌生阿嬤掏1萬…公東高工尋出路護偏鄉受教權

2023-12-13

技職培力系列報導/把一生奉獻公東高工,瑞士神父用癌末醫藥費建籃球場、助弱勢學子翻轉貧窮

2023-12-08

技職培力系列報導/念醫學系才知不想要又休學…從國中開始探索職涯有多重要:別小看7年的力量

2023-12-08

國際賽奪36面獎牌 木工名校公東高工陷廢校危機 推校園文創、賣木作 蔡總統愛校拚續命

2023-11-01

一日中租人企業體驗招募 探索職涯卡位夢幻職缺

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