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柳傳志看兩岸合作 P.44

柳傳志看兩岸合作 P.44

一年以前,聯想集團公司總裁柳傳志將總裁職務交棒楊元慶,自己則轉任聯想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完成聯想創立十八年來最大的改組及交班。

一年多來,聯想電腦在中國市場繼續攻城略地,不僅攻下中國電腦市場占有率三成以上,去年一年的獲利能力還成長了二成。同時,聯想更強化與協力廠商的合作,特別是下了不少訂單給台灣廠商,如技嘉科技、大眾電腦等。

放下總裁職務一年多的柳傳志,這一年來都在做什麼?他對台灣與中國廠商的合作看法如何?針對這些問題,本刊記者特別專訪柳傳志,以下是專訪紀要。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 :你把聯想集團的總裁職務交棒給楊元慶,至今已有一年多,這段時間你都在做些什麼?


善用「聯想經驗」,進軍創投、房地產

柳傳志答(以下簡稱答〉 :聯想創立至今,已有十八、九年,這段時間聯想積累出不少管理經驗,像聯想的機制、體制、法人治理,還有內部的管理及企業文化等等,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這些經驗具有跨領域特性,可以運用到不同產業。

因此,這一年來,我把大部分時間放在另一個公司||聯想集團控股公司,將聯想的經驗延伸到科技以外的領域, 例如風險投資( venture capital 〉 、房地產等。

聯想控股算是聯想集團的母公司,目前設立幾家新公司,是本業的延伸,像房地產,早期聯想曾經在惠陽買了塊地,用來蓋廠房,但外包廠商搞得一塌糊塗,我們乾脆自己做,現在愈做愈好,就成為獨立經營企業;另外像物流、進出口報關,聯想也都有很多經驗,這些領域都是聯想控股處理的業務。

問:這些與科技無關的事業,會不會讓公司的發展失焦?

答:不會。聯想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員工,在獨立領域,試驗著聯想的經驗,看看聯想的管理是否奏效,這是很有意義的事。事實上,目前房地產公司的運作效益非常好,都已經賺錢了。


去年投資了十餘家公司,成效不錯

我們累積那麼多經驗,要不就去大學講課,不然辦更多好的企業。聯想早期發展,沒有資金,也完全不懂管理,只能先從貿易做起,累積資金後,再做工廠,最後才投資更多資源到技術研發,這就是我常說的「貿、工、技」。

現在,中國有很多機會,像清大、北大及中關村裡,有很多創業的人,我們若能注入管理及資金,對這些初創公司很有幫助。去年我們投入一億多元人民幣,投資十餘家公司,目前這些公司都發展得不錯。

問:聯想介入風險投資,選擇投資的都是哪些類型的公司?

答:基本上,中國公司與矽谷很不同;矽谷很多公司具有原創性技術,成功時,有上百、上千倍的回收,但是失敗機率很高;中國的情況則不同,通常是公司擁有產品技術,且是針對中國需要而形成,這種投資風險較低。

風險投資與高新科技具有關聯性,未來二板上市機制建立後,會對中國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

問:你對聯想的期許及願景是什麼?

答:以前聯想只在訊息領域發展,未來要躋身世界級的大企業,不管是市值、資產規模、營業額、利潤,都要走在前面,要做到這目標,就不能只在高科技發展,要再向其他領域延伸。


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可以用到新業務上

聯想控股有資金及管理的基本經驗,可以磨合管理層並訂定戰略,我們常說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把這些內容用到新的業務,讓新業務得以擴展,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問:你把棒子交給楊元慶後,您在聯想集團的角色是什麼?

答:我還是擔任聯想集團的董事局主席。以拍電影比喻,我的角色有三個:一是製片人,將發展方向訂出來,但真正執行要靠導演,楊元慶現在就是導演。第二個是演員,聯想有一些大客戶,我有時候還要代表聯想,與這些大客戶打交道。第三則是顧問,我會提供一些建議,楊元慶他們可以聽,也可以不聽。

現在,我對聯想集團還是可以起些作用,若干年後,我希望讓那批年輕人完全自己挑起來。

問:您讓楊元慶接手已經一年多了,你現在覺得當初的決定正不正確?

答:當初我堅決要退下來,現在看來是非常正確。

我在聯想起了歷史作用,解決的都是最難處理的事。早期聯想的問題不在技術、銷售或市場,而是環境問題,當時實施的是計畫經濟,完全不適合公司發展,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批文。聯想當時拿不到生產權利,只好逼得去香港設公司、做代理,那時外匯也管制,聯想拿不到額度。


落實員工入股制度,創造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

早期聯想完全是國有制,後來我們把它改為股份制,並且讓員工擁有三五%的股份,同時還把管理三要素逐漸落實,這些項目都在我的任內陸續完成。

年輕人的精力比較旺盛,頭腦也清楚,以前我常常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可以看書、讀資料,一天可以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但是,後來我開始覺得晚上容易疲倦,精神不太好,這時我意識應該是交班的時候了。

我常告訴這些年輕人,聯想要塑造出一個「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要楊元慶、郭為(編按:接手聯想分割出來的神州數碼〉 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企業,是要「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子承父業」的家族式作法。

問:這些年輕人接手後,你對於他們的成績滿意嗎?

答:去年中國資訊業不是好年景,可是聯想的純益還增加兩成,市占率也都可以保持,已經不簡單了。而且,他們都還可以制定出新的發展戰略,算是繳出相當好的成績。

問:聯想與台灣產業的關係似乎愈來愈密切,聯想與技嘉合作主機板,筆記型電腦交給大眾生產,早期還與友訊合作網路,你認為,未來大陸與台灣的公司還可以有哪些合作?

答:台灣是做 OEM 的規模製造起家,中國的勞動力便宜, 雙方可以有更好的合作,把市場鞏固得更好。像聯想與技嘉合作主機板,聯想本身的優勢,是對中國市場及產品技術開發強,台灣廠商則對國際新技術的接收力強,合作對雙方都好。


鼓勵多與台灣接觸,才有更多合作機會

不過,我覺得這個理論雖好,但仍要實際去談、去推動才行,我經常建議元慶他們,要多去台灣訪問、交朋友,就像我們與德州儀器( TI〉 簽約發展手機,也全是因為德儀亞洲總裁程天縱的關係。我們和他認識得早,互相了解得多,德儀有那麼好的技術,但是若沒有程天縱,我們就不會做這麼重大的決定。平時雙方若能多建立關係,一定會有更多的合作空間。

問:聯想是不是把首要目標放在建立品牌,其餘都可以外包?與外商或台商的合作有沒有新的想法?

答:我們與合作廠商之間,一直努力尋找互補方式,像和技嘉的主機板合作,就是因為過去聯想在這個領域做得沒那麼好,至於筆記型電腦,也不見得未來不會完全外包出去。

台灣和中國的合作,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台灣從 OEM 出發,終極目標也想建立世界品牌,聯想從本土建立品牌,從中國品牌也想晉升成為世界品牌,過程中,兩岸還有其他合作方式。

問:台灣資訊業發展的軌跡,有沒有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宏電的發展過程也歷經多次改造,給你帶來什麼警惕?

答:我對於像施振榮先生這樣的人,一直是很敬重的;因為他開啟中華民族進入全世界的資訊產業,替我們走出一條由淺入深的路,從早期的鍵盤、滑鼠,到主機板,最後到半導體,循序漸進,逐漸滲透,給我們樹立了典範。


施振榮給了我們典範,也提供學習教材

當然,宏電從 OEM 到規模製造, 再推動品牌,也提供我們很好的教訓,像劉英武的空降部隊,或是相關企業的矛盾,組織有無問題,甚至是進到半導體業等,宏電都是我們很好的老師。在前面探路的人,比較容易摔跟頭,施先生敢於創新,失敗當然也會多一些。

我常奉行一個理論,當我不知道前面是沼澤地還是黃土地時,我會先踩個十步、二十步,等踩實了,再拚命跑;像元慶他們這些年輕人,膽子比我大,可能只先踩個五步,就拔腿開跑。踩多了,會浪費時間,踩少了,又可能不穩,要拿捏得好。

問:宏電現在也把大中華市場視為主戰場,與聯想正面競爭,你對宏電在中國的發展看法如何?

答:有一次在國外,我聽施先生的演講,我在台下聽,施先生可能不知道。他說,中國市場難以進入,是因為中國支持本地企業,不適合外國企業的發展。我覺得,政府支持其實是沒有的;聯想過去的發展,其實遇到很多阻力,這點大家都知道。

進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 後,對外國企業應該會好一點, 但我認為問題不是這麼簡單,我們根據中國的需要投入,投得會比別人準,可以領先跑三個月到半年,我們的毛利比別人高,不全然是環境的問題。


中國政府並沒有特別支持本地企業

加入 WTO 後,宏電可以免除環境的煩惱, 但是一樣有競爭優劣勢的問題,像要找大陸的雇員,如果給的薪資和台灣一樣,就要面臨成本提高的問題。

問:你平常會注意哪些企業?哪些人是你比較推崇的企業家?

答:施振榮及張忠謀先生是我很崇敬的人,平常我會很注意看他們的書,聽他們的演講,他們給中華民族爭光,走在前面給我們示範。另外我也很注意奇異電器前任總裁威爾許,他把一家八○年代已經很不錯的公司,又做了更多的創新及突破。

另外,有兩個不可替代的企業||微軟及英特爾,他們是有戰略意圖,能夠制定標準,並透過結盟方式,讓系統能夠兼容並占有市占率。至於麥當勞以管理著稱,產品並不十分持別,但還是可以做得那麼好。

問:你談到微軟及英特爾,中國也想推動一些新的標準,你覺得聯想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聯想要有理想,年輕人立意要高

答:聯想現在該做的是提升技術水平,加強市場推廣能力,離制定標準還早得很,現在應該先把產品技術做好,我們要有理想,但不能過於理想化。

問:你為聯想做了很多事,是很多年輕人的標竿及偶像,你要給現在的年輕人什麼樣的忠告?

答:偶像不敢當,我絕對不是偶像,但是若要給年輕人一些建議,我想,有些人想做大事情,有些人想過安逸的生活,後者我不能說他不對,工作本來就可以當做謀生的方式,但是,我會想給事業心強的年輕人一些看法。

中國知識分子向來很窮苦,也很苦悶。早年,我在中國科學院當研究員時,覺得很多人窮極一生,只是做出一本本的論文,沒有實際運用,因此便提出科技改革的號召,創立了聯想電腦,當我們稍稍站住腳,有了一些成績後,很多人覺得我們盡了那麼大的力,冒了那麼大的風險,結果做出來的都屬於國家,因此我們又覺得一定要進行產權機制的改造;後來,員工擁有三成以上的股權。

現在,我又把公司的執行長交出來給年輕人做,並且在控股公司推動更多新的業務,這些事情都很有意義,我都做得很高興。我覺得年輕人不能只有書本上的學習,光靠聰明也不行,要產生出智慧,而且必須立意高,為自己、企業及民族找到出路。


柳傳志小檔案
出生:江蘇鎮江人
學歷: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
現職: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聯想集團控股公司總裁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經歷:國防科工委十院四所、中科院計算所從事研究工作
創辦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創辦聯想集團

延伸閱讀

0050、0056、00878...買ETF時需要像買個股一樣,分散投資多買幾檔降低風險嗎?理財達人這樣看

2023-05-17

從11萬操盤到7千萬!一個34歲才放棄國考的大齡菜鳥上班族,如何從薪水自由走到財富自由?

2023-01-11

完敗0056的退休月領6萬投資術!用1檔ETF打造「日日配」現金流:日領2千元,1千萬8年後竟變1806萬

2023-05-26

4個理由,我不買0050跟006208!「最強台股ETF投資法」報酬率是0050的3倍,讓你提早10年退休

2023-06-02

50萬從25歲複利到40歲也才780萬!他告別巴菲特派價值投資:投資是富人遊戲,投機才是窮人翻身捷徑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