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 P.40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 P.40

「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最想把我暗殺掉的人,就是中國時報、聯合報的老闆。」一○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語出驚人。

楊基寬為什麼自認為會成為國內兩大報追殺的對象?近十年前,中時、聯合寡占人事廣告業務,每年各進帳上億元;一名外來客||楊基寬,一腳踩進兩大報閥的地盤, 祭出殺手級的服務( Killer Appreciation ),並以低價橫掃市場,成了標準的價格破壞者( Price Killer )。報齡約五十歲的中時、聯合,面對年僅十歲的一○四,怎能不恨得牙癢癢?

民國八十二年底,網路市場混沌初開。這時,一○四推出線上人才招募服務;據楊基寬表示,以招募一百名工程師計算,透過傳統方式如報紙、就業博覽會等,一年大約需要新台幣一千萬元;但,利用一○四線上徵才,全年不過二萬六千元,它所提供的服務,價格是傳統模式的四千分之一。

於是,當網路泡沫化後,一○四人力銀行成了「 網路倖存者」;非但順利存活,在本期《今周刊》與台灣經濟新報社合作進行的「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大調查中, 一○四人力銀行每股純益( EPS )達九.四八元,在百大排名中位居第六。一○四人力銀行的資本額不高,僅一億元,外加攻擊力道強勁的服務,使得它在市場上身手利落,像是一隻出柙的猛虎。


企業站穩制高點 才能不斷賺進鈔票

一○四人力銀行的企業特質,正是「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的縮影。前統一投顧副總、投資專家楊燿宇分析,在財務報表上,每股純益表現亮麗的企業,通常具有股本小、獲利高的特質。而如何才能寫下每股純益的佳績?楊燿宇認為,企業必須保持適切規模;同時,抓準高進入門檻的利基產業。因為,企業將自己設定在後繼者不容易企及的位子,就能擺脫競爭,確保獲利能力。

在「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中,除了一○四人力銀行之外,搶下股王桂冠的智冠關係企業中華網龍,也隱約看見殺手的影子。

一年多前,中華網龍的〈金庸群俠傳〉取得金庸小說所有人物的授權,但中華網龍取得的授權範圍卻不包括劇情。只有人物、沒有劇情,這樣的談判結果,原本被外界解讀為是一項遺憾;但,現在看來,劇情反而是束縛;沒有小說劇情的限制,中華網龍形同摘下了緊箍咒,在線上遊戲市場恣意揮灑。

中華網龍副總經理陳佳評說明,沒有劇情,使得線上玩家有機會參與劇情發展在網路上創造了真正的互動環境。 而“ You never don't know what's thenext?”(你從不知下一步為何?)的好奇心驅使,讓網友不捨離去,如此強化了中華網龍的網站黏性。

收費網站的黏性與以往網路業者熱中標榜的眼球( eyeballs )不同,因為,網友黏得愈久,就表示業者賺得愈多。所以,去年度中華網龍的每股純益達十一.○四元,穩居「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的首位;在未上市盤商交易中,一度喊出每股五百元的價碼。

從事底片式影像掃描器發展的全譜電腦,則寫下一段「 化腐朽為神奇」的佳話。深入觀察全譜電腦的碩聯創業投資顧問公司副總經理許芳洲指出,成立十年的全譜電腦,先前執著於一般型影像掃描器;但傳統影像掃描器在台灣還有什麼機會?

比全譜電腦先走了十年的全友、力捷,都已經移師中國大陸,靠著精簡成本榨出利潤。此刻,全譜卻想在台灣起步,勝算明顯偏低。所幸,全譜及時轉向發展專業型底片掃描器,選擇不一樣的路,果真望見不一樣的視野。於是,全譜電腦去年度締造了每股純益三.二三元的成績,在「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中排名第三十六。

掌握殺手級的產品,固然是創造高獲利能力的圭臬;但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吳銘啟提供了另一個觀察的角度,「 找到具有爆炸性的產業區間( sector ),甚至比找對執行長( CEO )還重要。」


萬萬不可逆天而行

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就是「 跟進潮流」理論的奉行者。一名前華碩關係企業的高階主管轉述施崇棠在組織內一再強調的「 千萬不要 against the trend (與潮流對抗)」。所以,當個人電腦成長趨緩,施崇棠執意跨入筆記型電腦事業,為的就是不願意逆天而行。

對照「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 IC 設計產業正是各方看好的產業區間,因而出了許多具有爆發力的公司,包括十速、立錡、旺玖等;吳啟銘、楊燿宇一致認同:「 IC 設計非常適合台灣發展,可稱得上是台灣的主流型產業。」

企業亦步亦趨地跟緊潮流,談何容易,要不是過早投入,就是淪為跟隨者,能在最佳切入點的企業,少之又少;通常,先行者不免孤單。一名創投業者建議,選對了產業,依照企業生存底線設定支出費用,硬撐到底,一旦時機成熟,先行者就是收割者。

事實上,在「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中,正有不少資深企業苦撐多年後,終於媳婦熬成婆;以宏正科技為例,成立了二十多年,至今才浮出台面,去年度的每股純益排名僅次於中華網龍;在未上市股票市場,已有每股一百七十元的身價。

對所有企業而言,持續成長是一道難題。「 財務報表說明的是過去的績效,但就投資而言,看的卻是未來。」吳啟銘表示。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則以「 企業繁衍」的理論說明,通常大的產業區塊會分裂為小區塊;而這些規模有限的利基市場,較適合台灣中小型企業切入;不過,小區塊必然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如何不背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卻又能跳出框架找到延伸性的產品,是利基型企業追求成長的一大挑戰;除了產品延伸,擴張市場版圖,也能蓄積成長動能。

在「 未上市企業淨利成長最快前二十名」的附表中,可以看出去年度巨擘、凱碩、十速展現了強勁的成長力道。但明年呢?想持續列名「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榜內,企業就要不斷地端出牛肉。

目前,穩居上市公司股王寶座的聯發科技,正可作為未上市公司的標竿。聯發科繼光碟機( CD-ROM )、數位影音光碟機( DVD-ROM )、DVD player 相關晶片組產品後,現正著手紅外線( RF )技術開發,「 聯發科的產品開發力確實很強,所以,從未上市到上市,始終耀眼。」吳啟銘認為,聯發科技持續的產品開發力,使它成為一支不可多得的好股票;那麼,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聯發科的「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它們的下一步為何?

在楊基寬的腦子裡,已具體呈現一○四未來的成長動線。楊基寬說,去年一○四人力銀行九○%的營收來自於線上人才招募;但今年,營收結構將進行調整,獵人頭事業及人力派遣可望帶進二○%的收入。另外,中華網龍則是在大中華市場處於激戰的同時,準備進一步攻入韓國及日本市場。


營建業上市 小心見光死

未上市公司走向上市、上櫃,是不是就到了童話故事中的快樂結局||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恐怕不盡然。除了不少高科技公司,上市後一步步走進墳墓之外,在「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的營建業中,更有一項意外的發現。

營建業在獲利百強內表現不俗,出了幾名績優生;但反觀上市、上櫃市場,營建股卻是標準的弱勢族群,為什麼如此?「 營建公司未上市時,能做多少案子算多少;但上市後,為了灌業績,就得被迫推案,做出一些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楊燿宇一語道破。

所以,當投資人面對標的物時,怎麼能單看華麗的表象,而絲毫不顧塞在外衣底層的內裡?


寧可買貴,不可買錯 未上市股賺錢術

撰文:金麗萍

對投資大眾而言,未上市究竟是一塊怎麼樣的市場?「 在未上市股票市場裡確實有黃金,但它卻藏在滿布地雷的區域。」吳啟銘說。

所以該如何掘取黃金,又不至於誤觸地雷?精研未上市股票許久、承認自己投資態度偏向保守的楊燿宇建議:「 寧可買貴,不可買錯。」

楊燿宇進一步說明,投資人以票面十元買進一檔未上市公司股票的風險較高;因為,日後它雖然有可能暴漲,但也可能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最終股價歸於零;不少新創事業是英雄氣短,第一批先驅者往往死在沙場上,第二批、第三批勇士才可能順利存活;所以,等到公司股價漲到二十元再進場,雖然比一開始的十元貴了一倍,但卻表示這家公司已經登陸,股票歸零的機率較低。

從「 未上市高獲利一百強」一表中看出,部分未上市公司有財團做靠山,這對公司的股價發展是利是弊?楊燿宇點出了其間的矛盾現象:有財團支持的未上市公司,穩定性高;但一開始通常不會有釋股動作,而一旦出現釋股動作,表示創始股東已獲利了結,待散戶進場,立刻被高價股套牢。反之,沒有財團支持的企業,經營風險高;不過,受限於資金不足,通常一開始就會有釋股機會;只是,股票歸零的機率也相對偏高。

未上市公司何時上市、上櫃?這也是投資人判斷是否該買進股票的指標。楊燿宇強調,投資大眾進場買未上市公司的股票,為的是獲利了結或認賠殺出,並不是想做股東,所以,公司必須具有短期內上市、上櫃的計畫。

曾經輔導許多軟體公司上櫃的陳清文,則針對未上市股價的合理性直言,未上市股票市場的資訊不夠透明, 對於投資人而言, 風險較大,所以,它的本益比(PE ratio )及股價,都應該比同性質的上市、上櫃公司低。

延伸閱讀

00878、00919、00929...存股哥靠5檔ETF半退休、月領4萬股息:36歲申請降職減薪「股息是我最大後盾」

2024-05-03

0056、00878、00919…5檔高息ETF漲翻天還能買?達人點這檔報酬率雙位數:配息續航力十足

2024-05-17

00919、00929、0056…ETF買氣排行「老將」人氣最旺!這檔上市破發到現在「僅它仍負報酬」

2024-05-22

77萬股民開心!00919配0.7元又改寫紀錄、年化配息率飆破10%,13檔換股名單、最後買進日曝光

2024-06-01

00878、0056、00919...她自組月月配領20萬股息,提早退休3年後:3個理由不能「一輩子只存股高股息」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