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暴政不容「寬恕」P.08

暴政不容「寬恕」P.08

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去年底出版了《魯迅與我七十年》,在書的最後,他寫出了一樁公案,就是一九五七年毛澤東到上海小住並邀文人茶敘座談,當時俄國小說翻譯家羅稷南當場問了毛主席一個問題:「如果魯迅活到今天會怎麼樣?」毛十分認真地沉思片刻說:「以我的估計,(魯迅)要麼是關在牢裡還要寫,要麼就識大體不作聲。」羅驚出一身冷汗,從此謹言慎行,不敢亂說亂動。

這是中時報導的新聞,在末段,周海嬰說他出生後聽到許多人的反應是:「如果連魯迅的下場都是這樣,那麼我們這樣一班人過去所受的那些罪,也就不算什麼了。」

魯迅是毛吹捧得最高的當代文人了,其可能的下場猶如此,還好他死得早。老舍的「茶館」也差不多。這個歷經滿清、軍閥、民國三個時代的茶館主人及其老客人,慘遭政治暴虐的摧殘,令人驚心動魄,中共也大肆吹捧,奉為中共革命正當性的證明。

但是我也問過大陸文人,如果茶館「有幸」生存到解放後,其下場如何?那些文人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說:肯定遭到鬥臭鬥垮,而且會比前三個時代更慘,因為茶館老闆是小資產階級,又是地主(房主),裡面的客人不是封建階級,就是民族資產階級和小知識分子。

本文的重點不在這些,而在大陸受過迫害的人說的那句話:「如果連魯迅的下場都這樣,我們受的罪就不算什麼了。」這包話反映出來的正是中國人無可救藥的奴性。正因為這種奴性,暴政可以不斷光臨而無所畏懼與反省。這也是當代台灣文明高於中國文明之處,台灣經過抗爭,已迫使政權向白色恐怖(包括二二八)受害人公開道歉並賠償,也據此發展出民主自由體制。台灣人基本上已不必擔心暴政再臨,除非遭中共「統一」。

台灣人並沒有「連雷震、孫立人都受害, 我們的苦就不算什麼了」的阿 Q 思想;納粹時代倖存的猶太人也沒有「連 XX 大人物都受害,我們算什麼」的愚昧想法。人民一定要記得苦難,與暴政斤斤計較,而不是寬恕暴政,暴政才會止息。米蘭.昆德拉說:「人民對抗暴政的鬥爭就是記憶對抗遺忘的鬥爭。」柏楊也說:「忘記暴政,暴政一定再來。」這正是中共不准人提起文革、提起天安門屠殺的原因。有中國人這樣馴服善忘的民族,當政者不搞暴政,太對不起自己了。

魯迅一生對抗的就是專制主義和奴才性格,他在(遺囑)中說:「血債要用同物來償還,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多利息。」在另篇文章中他也說:「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他指的不是一般相爭的兩造,而是人民對政治的態度。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認為,民主政治奠基於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懷疑,甚至敵意上。正是這種態度,政治受到嚴格的監督與制衡,暴政才失去孳生它的土壤。

柏楊碰到以前刑求他的特務時,完全不假辭色(除非那人道歉),是正確的態度。因為這不是他個人度量胸懷的問題,而是為全體人民向政治表達某種不妥協的大原則;施明德在政府道歉前即表示原諒迫害他的政權和人物,是和稀泥,是做不良示範;不過,比起大陸的奴才又要好一些了。文革結束後右派平反,黨幹到受害人家去宣布平反,絕大多數受害人包括大哲馮友蘭竟痛哭流涕,大叫:「黨終於明白我不是右派了,感謝黨的大恩大德。」

有什麼人民,當然就有什麼政權,武大郎養夜貓子,什麼人玩什麼鳥。

延伸閱讀

月領18600元和一次領老年給付180萬哪個好?勞退、勞保年金我能領多少,請領條件、算式一次看

2024-05-14

0056、00713...她25歲存百萬、27歲買第1間房:「3檔高股息月月領息」勞退一次領300萬變1340萬

2024-03-11

「這工作說穿就是狗」80歲社區管理員月領24K告白:勞退不夠用...被住戶羞辱總比被生活羞辱好

2024-05-13

勞工退休金VS勞保老年給付,有什麼不一樣?拆解勞退新制的計算方式:簡單1招,最大化自己的退休金

2024-04-08

退休金要存1431萬才夠?專家傳授1招:退休後無腦月領5萬,加上勞保勞退「本金根本不用1千萬」

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