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灣創投業如何開創新局 P.55

台灣創投業如何開創新局 P.55

去年台灣經濟首度出現負成長,創投業也面臨資金短缺、獲利縮水的挑戰,已順利連任的創投公會理事長王伯元,目前也是怡和創投的董事長,他要如何帶領創投公會完成使命?本刊特地專訪王伯元,暢談創投公會的工作目標。

去年底我去美國拜訪十幾個創投,當時一般人都認為景氣會在今年第三季復甦,但這幾家創投的負責人就沒那麼樂觀,很多人認為要到明年第三季經濟景氣才會有起色,至於科技業的復甦更要在一年後,也就是二○○四年才有轉機。

如今,這些創投家的預言成讖,甚至在美國許多財報醜聞事件發生後,對美國景氣復甦的預測又更加延後。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台灣的創投環境比美國還好一些, 因為台灣持續有股票上市( IPO )的案子,且台灣有三成以上的貿易來自大陸,而大陸近幾年都維持七%以上的經濟成長,比美國好很多。

與美國創投業相比,台灣創投業的基金規模非常小,目前全台灣的創投基金共四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雖然規模比不上,但是台灣創投仍然可以充分發揮特有的長處。


沒錢、沒人、沒案源──創投應大膽西進

整合美國、台灣及中國大陸三地,是台灣創投業特殊的優勢,目前美國有很多企業需要重整,或是需要與台灣及亞洲建立關係,是台灣創投業很大的機會。例如有些產業在美國已不容易上市,但是像一些晶片設計的案子如果移回台灣,會成為很熱門的投資標的。

至於創投到大陸投資,目前政府還有限制,但是我認為,大陸市場商機龐大,企業界當然要積極西進,至於對創投來說,政府既然已允許一些產業至大陸投資,這些項目應該也可以開放創投投資。

台灣創投目前面臨的瓶頸,簡單說就是「錢不夠、案子不足、出脫機會不好」。要解決這些問題,國際化是很關鍵的一步,在我創投公會第二任理事長任內,協助台灣創投業走向國際,是我首要的目標。

台灣創投缺乏國際經驗──將推動主辦國際會議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台灣創投業的成績不錯,除了對創投的投資者製造獲利以外,也對台灣高科技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在國際間台灣創投業者尚未得到應有的了解及尊重,關鍵點在於我們不善於推銷自己。香港每年十一月都會舉辦國際型的創投投資會議,由幾個大型銀行贊助,每次都有五、六百人參加,出席人員包括全世界創投界的菁英及一些投資於創投基金(如退休基金)的管理人。台灣的創投環境不比香港差,台灣應該積極爭取主辦國際投資會議之類的活動,以傳達台灣創投業的內涵及成效。

在一九八○年代,我擔任科技顧問時,就主張台灣要舉辦一個世界級的超大型積體電路會議( VLSI Symposium ),後來取得李國鼎及孫運璿的支持,八三年我成為第一屆大會的發起人及會長,當時有七、八百人參加,至今這個會議每兩年都還會召開一次。未來我也將推動台灣創投業主辦國際型會議,目前已與香港取得默契,目標是明年能夠與香港共同主辦國際投資會議。

目前國內的資金募集環境艱難,創投公會不斷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在此次創投公會與《今周刊》合作的問券調查中,會員最希望政府恢復投資抵減,同時也期待四大基金及開發基金能夠投資創投,這也是我們公會要積極促成的目標。

有人認為恢復投資抵減很困難,但是我認為這只是一種手段,政府要整體思考的重點是怎樣增加資金來源,只要能夠幫創投打開一個窗口,例如將四大基金的錢引入創投界,很可能就有數十倍的非創投資金投入,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當然會更大,這是我們依然很樂觀期待的地方。


合夥人制度分頭共治化解人才流動

要留住人才,合夥人制度是很重要的一步,目前台灣的創投幾乎都是公司形態,只有一個頭(董事長或總經理),很缺乏像美國的合夥人制度,公司由好幾個頭一起領導。合夥人制度就像一個診所,擁有三、四個各具專長的醫生,大家共同努力,也一起分享,這種制度也非常適合創投業。

現在很多銀行、證券業都在合併,我也鼓勵創投業進行合併,並藉著合併重新建立合夥人制度。事實上,台灣所有創投的規模都太小,人才流動率又高,如果能夠適度地合併,對產業整體的水準會有提升作用。


王伯元小檔案
學歷:台灣大學
   美國卡內基米蘭大學博士
現職:怡和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中磊電子、正華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國內外多家公司之董監事
經歷:1970年起在美國IBM工作近二十年,曾擔任多個部門主管
   1981年至1983年及1986年至1989年在美國IBM總公司擔任資深顧問
   1980年至1984年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
   並於1983年至1989年擔任行政院資訊及電子工業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執行祕
   書

延伸閱讀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2024-04-22

超完整報稅攻略》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房地合一稅...只要有收入都要學!2022開始的節稅重點

2022-06-02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

綜所稅報稅季5月開跑,4大重點差異一次看!基本生活費每人多6千、4口之家能省這麼多

2024-04-08

2023報稅攻略》所得稅級距全圖解:年薪60萬、100萬、200萬要繳多少稅?上班族存股ETF配息節稅2招

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