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對抗 SARS 生物科技總動員 P.32

對抗 SARS  生物科技總動員 P.32

2003-06-05 16:47

四月下旬,當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極力追查 SARS 病毒的致命原因時,台灣一項科專計畫所開發的「高效率基因比對分析軟體( FLAG )」,則悄悄地在四月二十四日率先公布 SARS 冠狀病毒基因體比對分析,不僅比較發生疫情的加拿大、香港、中國、台灣四地的病毒,同時,也完成了牛、豬、鼠、禽和人類冠狀病毒的基因結構分析,並將結果登錄上網,供各方專家研究參考。

從病毒基因定序到比對分析,速度之快,讓全世界的人見識到生物資訊的威力,生物科技的創新發明可以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的說法, 也再度得到佐證。 FLAG所研究的這項比對資訊,並可作為 SARS 檢測、疫苗及藥物開發的重要依據。

我常常思考台灣的生技產業應該怎麼走,雖然這次的 SARS 疫情如此嚴重,以另一個角度而言,卻似乎意外地給了生技產業一個貢獻的舞台。現在的生技公司大多零星、分散、小型且只有單一產品,然而迎戰 SARS,特別是在設計檢驗 SARS病毒用的生物晶片上,研究機構和生技公司卻出現了難得的團結合作。

「生物晶片研發聯盟」結合了工研院、台灣基因、華聯、晶宇、台灣神隆、台大醫院及長庚醫院的技術、設備和專長,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完成了 SARS 晶片的應用測試,這種晶片是以去年工研院成功研發的發燒晶片( fever chip; 可以檢測二十五種致病細菌)為基礎,再加入 SARS 病毒的片段基因所製成,能大幅提升當前 SARS 檢驗的速度、數量和準確性,協助紓解迅速增加的檢驗工作,目前已在進行 SARS 病患檢體的實際測試。未來,我們將進行「預防性檢測」——在還沒發病之前,由鼻腔黏膜、體液、排泄物等偵測出 SARS 病毒。

其實,這次的互助合作並不會為這些公司帶來實際的營收,大家都是同舟共濟貢獻所長,沒有考慮太多「錢」的問題便投入了。像台灣神隆的董事長高清愿便曾下令:「賠錢也要做。」類似的產官學合作還包括了負壓隔離病房的建造和 N99口罩的開發。

五年前,工研院便陸續協助衛生署設計、監造、測試、驗證負壓隔離病房,依照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標準規格,幫全國一一九間醫院完成了約五百間的負壓隔離病房,當 SARS 疫情在全島延燒,這些病房便派上了用場。

然而病房還是不夠,行政院於五月六日專案核定,由工研院能資所整合相關廠商,負責改建國軍松山醫院成為 SARS 專屬醫院,而原本正在蓋小巨蛋的營造公司也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力配合本院施工,我們每日三班二十四小時趕工,在兩星期內完成了一百多床的各式隔離病房。另外,工研院也積極協助疾病管制局建立最高等級的 P4 防疫實驗室。

在防護口罩方面, 廠商也配合工研院化工所趕貨, 在五月五日生產了一千多個N99 口罩,免費供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使用。數量雖然不多,但品質精良,除了抗病毒表面處理,還結合了工研院過去所開發的不織布濾材及活性碳吸附技術,目前正加速結合國內業者,以因應不時的需求。

SARS 雖然為人類未來的生活蒙上不確定感的陰影, 對生物技術與製藥產業卻出現許多發揮的空間, SARS 的威脅像是超級磁鐵,吸引了高科技公司迸出許多殺手級的應用,更凸顯了台灣科技人的靈活應變。

舉幾個例子來說,當疫情發生後,居家隔離的人數暴增,要一一打電話確認這些人是否確實待在家裡,造成了人力上很大的負擔。工研院電通所便臨時調整了一些既定的計畫,在不增加研究經費的情況下,發展一套「居家隔離語音及影像自動化辨識系統」,以電腦執行居家隔離監控的工作,由系統自動撥打電話給居家隔離人士,並自動比對對方的聲紋是否相符,另也可以影像辨識系統,辨認居家隔離者是否在家。每台電腦約可同時監控數千人,一天可以重複好幾遍,人力便可大幅節省。

還有針對醫院院內感染的「感染源追蹤系統」, 利用 GPS 和 RFID 技術製成的追蹤器, 配戴在每一個進出醫院的人身上,要是有人感染 SARS,便能從系統的紀錄中查出這個感染源到過醫院的哪些樓層、哪些房間,系統還能自動分析感染源接觸了哪些人。

也許 SARS 或其他新種的病毒未來還會不定時造成疫情,如果 SARS 幾個星期就消失,這些新興生技產品與技術就會沒有市場,但若是持續的現象,就會有商機。 我一直認為生技要發展必先得從市場和需求面去帶動,SARS 激發了平時分散各處的研發能量,也更讓人體認到生技不只是製造產品,也要結合服務。

SARS 新藥則是這一波科技競賽的聖杯, 工研院特與美國 ISIS 生技公司簽約展開「 SARS 醫藥緊急開發計畫」,這場國際合作破天荒由高層透過視訊會議及電話磋商,免除了冗長繁複的文書往來等作業程序。由於疫情緊迫,現階段只能借重國內外現有之技術、設備及經驗,使得新藥的產出不需花費太多時間。

這項計畫希望能在未來的六到九個月內開發出抑制 SARS 病毒的「反意核酸」實驗新藥,專門用來抑制病毒大量複製。由於 ISIS 生技公司擁有一千多個專利,而且已經有反意核酸藥物成功的經驗,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合成、篩選及毒性試驗。而 SARS 新藥一旦開發成功,將會提供足夠兩百名 SARS 病患的臨床試驗,另並同時移轉技術,以確保台灣將來自行研發和供應的能力,萬一未來 SARS 復返,台灣便能啟動製造新藥。此計畫雖然大力借重國外之能力,卻是最具時效性且有機會成功的方案。

SARS 讓我們學到了如何運用「聯盟」和「園區」進行整合, 如何採取「大型計畫」結合民間業界和國際力量。為了救急,原本的研發能量成功被轉換,也改變了合作關係和生態的規則,種種現象,為人所樂見。新的危機,也可能造就轉機,SARS 給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課,也提供了一個產學合作的好機會。

延伸閱讀

AI發燒創外資新水位!上半年淨匯入已近7600億...助攻台股有端倪?分析3因素,全年可望刷新紀錄

2023-07-06

3大禍首讓外資倒貨387億「1年來單日最大賣超」!台股均線全破,惟友達群創爆量收高抗空頭

2023-07-06

狂歡派對結束?台股失守萬七該買還是撤?「全面上漲可能性低」,瞄準廣達、華紙、華城20檔精兵

2023-07-06

台股上半年翻揚21% 為何我的帳戶金額沒變大?原來「選股沒方向」及「進出太頻繁」是大忌!

2023-07-05

大盤下半年怎麼走?強勢族群重電、伺服器能追? 台股基金十強出列 操盤贏家解析後市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