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香港風雨如晦 王德威:堅持自由的思想與獨立的精神本來就是考驗

香港風雨如晦 王德威:堅持自由的思想與獨立的精神本來就是考驗
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擔任「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首屆講座主持人。

白宜君

焦點新聞

政治大學提供、記者白宜君攝影

2019-11-23 08:57

香港即將在本週日進行區議會選舉,民間將此視為「反送中」公投。香港未來命運如何發展,到了抗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仍難論斷趨勢。

政治大學於昨日(22日),啟動「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特請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得主余英時為名譽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做講座主持人首發登場,兩位當代大學者也都不約而同提到今日的香港。

「香港現在從中學生到大學生,是用最強烈的方式反抗共產主義。」久居美國、高齡八十九的余英時特別以錄影的方式跨海致詞。

 

余英時表示,香港自十九世紀受英國殖民以來,深受自由思想薰陶,今天中國想用「民族主義、發大財」兩個概念,以打造一個「強國夢」為唯一主題,就想將香港收為己有?「這些學子受人文精神培育長大,是不可能的。」他接著說,但當然不排除有些與中國共產黨有特殊關係的人,會繼續支持中共政權。

 

他也直指對於現在、眼下的台灣,「所有人都看得到隔海的中國政權給予很大的威脅」,但不僅台灣,國際社會也有深怕與中國無法做生意,而對中共有「不同判斷」的種種立場。他特別提醒,中共最強的從來不是武力,而是無所不在的統戰策略。

 

余英時

▲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名譽講座教授余英時。

 

其實,在一九四九年時,余英時也是有可能留在中國的。著名比較文學及文學評論學者王德威指出,只因余英時當時從香港回中國的火車剛好拋錨,讓他突然轉念留在香港。「而如果余真的去了中國,今天是否還可以聽到他的演講呢?」王德威問。

 

陳寅恪留在中國、唐君毅去了香港  兩大學者人生從此不同

 

王德威在政大以「危機時刻的知識份子」為題,將一連舉辦三場系列講座,第一場特別比較一九四九年後,二十世紀初最著名的兩位大學者:歷史學家陳寅恪、思想家唐君毅在歷史關頭一個留在中國,一個去了香港,而後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這兩人在歷史洪流中所留下的書寫,也讓後世持續深剖其中微言大義。

 

王德威指出,陳寅恪在四九年後選擇留在中國,但生命最後二十年的治學卻再難以他覺得可以用生命力爭的「獨立精神跟自由思想」做學問,文革與紅衛兵都沒有放過這位學者,陳寅恪死前兩年在自己生日寫詩,還留下「平生所學供埋骨、晚歲為詩欠砍頭」的話語,在一九六九年鬱鬱而終。

 

而另一個在四九年時,選擇留在香港做學問的哲學思想家唐君毅呢?王德威分析,唐君毅一直認為民主與自由並非是西方獨有的產物,創立新亞書院(後與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合組成香港中文大學),以香港為基地推廣海外民主,闡明「中國文化之客觀的精神生命必然是向民主建國之方向前進」。余英時後來也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副校長,與新亞書院的院長。

 

政大

▲政大校園可見「撐香港、反送中」海報。

 

堅持自由思想與獨立精神  是艱難的現實考驗

 

然而,知識份子與文化人的選擇與他們最後要承擔的後果,「時常是有黑洞的。」王德威隱晦的說,所有見證過歷史殘暴不明的人,最終會不會得到道德的報答,沒有答案;但要堅持自由的思想與獨立的精神,「本來就是很艱難的、每個人都要經受的現實考驗。」他說。

 

政大校長郭明政則表示,羅家倫於百年前寫下五四宣言,今年政大成立「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其中精神傳承的意義不言而喻。他引述《詩經.鄭風.風雨》中「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句子,強調政大是一所注重人文社會科學的大學,即便當今社會動盪紛亂,猶如黑夜,知識分子只要透過不同方式做到「那一天,我在現場」參與過歷史,都會是時代最終會記憶住的一道光。

 

「危機時刻的知識分子:歷史、思想與文學」系列演講第二場與第三場,將在十二月六號與十九號,於政大舜文大講堂進行。

 

政大校長郭明政。

郭明政

延伸閱讀

謝金河:香港股市的2顆超級大地雷 單日跌幅皆超過9成

2019-11-22

香港法案惹怒中國川普怕怕?「這兩張牌」讓狂人有本錢繼續和習近平周旋

2019-11-21

別成為「另一個香港」,別相信一國兩制

2019-11-20

美國參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2019-11-20

香港為何深陷困局?林鄭月娥喊出「主導權不在當局手上」,背後暗藏3個意義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