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聯準會降息2碼美股仍暴跌! 疫情的影響會比金融海嘯嚴重?

聯準會降息2碼美股仍暴跌! 疫情的影響會比金融海嘯嚴重?

黃煒軒、馬瑞璿、白宜君 研究員‧蘇柏昀

焦點新聞

達志

1211期

2020-03-04 11:19

2月最後一周,美股經歷史上最瘋狂的一次震盪,3月3日,聯準會無預警宣布降息2碼;另一端的歐洲,義大利的疫情快速惡化,德國將成歐陸經濟重災區;亞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復工進展依舊遲緩,市場日益憂慮韓國恐成「第二個武漢」。
一場由新冠肺炎引發的經濟巨震正快速席捲全球,然而隨著疫情蔓延的恐慌,依舊沒有出口……。

這2筆歐洲來的急單,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老實說,我們高興不起來……。」一位台商在電話那頭這麼說。

 

2月25、26日,歐洲客戶連著兩天緊急聯絡這位在中國深圳、昆山設廠的自行車業台商;第一天,要了20萬歐元的貨,隔日,手筆暴增1.5倍,一口氣下了50萬歐元訂單,「平常,每個月來自歐洲的訂單也不過百萬歐元。這兩筆,很補。」但這顆大補丸,並不好吞。

 

產能是其中一個問題,「我們只恢復了4成,零組件也還缺貨,必須拚命調貨、趕工。」然而,客戶十萬火急的背後原因,更令業者顫抖接單。「對方說,他們現在才意識到中國產能恢復很慢,所以是把未來的訂單提前釋出;再來,他們也開始擔心,歐洲接下來的消費力道恐怕急凍。搶貨,是為了趕在消費窒息前搶賣一波。」

 

台商描述這段期間他與歐洲客戶往來溝通的感想:「原本歐洲人像在隔岸觀火,現在他們忽然發現,超級黑天鵝已經飛到頭上了!」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算起,新冠肺炎的疫情凶狠擴散將近40天,但直到2月最後一周,西方世界才像是大夢初醒。幾乎就在歐洲客戶狂下急單的同時,美國華爾街,也醒了。

 

世界最強經濟體   美國〉  緊急降息  是為迎戰10年來最寫實的衰退噩夢

 

1月底以來,道瓊指數除了在武漢封城的當周下跌2.5%之外,其餘時間大致踩著「進兩步、退一步」的恰恰節奏,期間還曾在2月12日改寫歷史新高。然而在2月最後一周,道瓊指數下跌將近3千6百點,跌幅超過12%,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股表現最慘烈的一周。原本不甩疫情跳恰恰的美股,不是亂了腳步,而是瞬間撲倒。

 

另一面,象徵市場承受風險意願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月最後一周則是直探冰點,單周下跌超過30個基點(0.3%),28日當天跌至1.13%,史上最低、也是史上首破1.2%。

 

10餘年來最慘的股市表現、史上最低的公債殖利率,令人想起2月21日德國知名經濟智庫IfW所長費爾伯邁爾(Gabriel Felbermayr)的那句警告:新冠肺炎造成的威脅,可能已讓世界經濟走進「雷曼時刻」。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等級的經濟挑戰。

 

瞬間覺醒的下一步,是行動。3月1日,趕在美股「最慘一周」後第一個交易日之前,堪比當年金融海嘯後各國央行「聯手救市」的戲碼,也出現了。

 

就在這一天,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緊急在網站上發表聲明:「我們隨時會採取適當措施。」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說:「我們將努力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英國央行表示:「確保採取所有必要措施維護金融市場。」

 

已然神經敏感的金融市場,迅速憶起10多年前全球央行聯手救市後的「股市強心針」效應,3月2日美股瘋狂反彈,道瓊指數上漲近1300點。

 

美東時間3月3日上午10點,美股開盤後的30分鐘,道瓊指數在前日電擊式反彈之後又見疲態。像是容不下一絲風險似的,聯準會出手了。

 

「美國經濟基本面維持強健,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活動的風險正在擴大……。」聯準會一紙聲明,震撼全球金融市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議,降息0.5個百分點(兩碼)!」

 

對於金融市場,無預警降息2碼絕對是一劑超級猛藥,但在第一時間,華爾街人士對這劑猛藥的反應不算太過興奮,「聯準會幫我們買了一些時間,但波動風險仍高,畢竟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存在太多不確定性。」《華爾街日報》引用瑞銀財富管理部門主管的說法。

 

在經濟學者眼裡,降息,的確不見得就能代表危機化解。關鍵除了目前全球已處超低利率,各國降息空間無法與當年相提並論外,更在於這場疫情的影響,終究與金融海嘯有結構性的不同。

 

美股

▲點擊圖片放大

 

跟金融海嘯比慘  這回供給斷鏈,架上沒貨怎消費?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的刺激,只能恢復需求面,「但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不只需求減少,更是供給的斷鏈……,這很難靠刺激政策獲得解決。」美國知名資產管理公司Nuveen的首席經濟學家稍早前已如此表示。更有學者打趣說,「降息可以刺激消費意願,但商店的架上沒有貨、電影院關閉,你又該如何消費?」

 

對於經濟問題,總能一針見血直指核心的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夫,在2月下旬肺炎疫情「洲際擴散」後,提出了非常精準的噩夢情節描述:「當一個病毒是『在你知道自己得病前,你就能傳染給別人』時,除非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忽然停止移動,否則,病毒理當繼續擴散。」

 

他強調:「我現在對經濟前景的看法,就是『不做任何期待』。」畢竟,眼前這隻病毒的樣態,以及它所造成的經濟衝擊,不存在於既有的經濟模型中。

 

然而,投資銀行的分析報告則不能有太多模糊空間,事實上,近來美股的暴跌暴漲,相當程度是跟隨華爾街投行龍頭高盛的報告結論而走。3月1日,高盛發表報告,預言聯準會最慢在3月18日之前就會降息2碼。這份報告,成為隔日激勵股市暴漲的要角之一。

 

但,在2月27日美股暴跌近1200點的前夕,殺手之一同樣也是高盛。當天凌晨2點,這家投行終於把疫情對美國經濟的整體衝擊具體量化,強調「美國企業的每股盈餘,今年零成長」。

 

「美國企業2020年的整體每股盈餘,估計約為165美元,與去年相當。」報告的這個結論,是奠基在「肺炎疫情雖然持續擴散,但病毒存活期短,下半年經濟活動能快速回溫」的前提;然而高盛在文中也補充,如果疫情影響更長一些,美國今年的情境,就會是「經濟衰退」!若此,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今年的每股盈餘,也將較去年劇減13%。

 

所謂「疫情影響」,高盛在報告中指出3面向,包括企業面對疫情不確定性的信心衝擊、中國第一季「經濟活動暫停」超過預期導致美國出口減少,與中國供應斷鏈導致美國出貨不順等。

 

美國衰退的噩夢是否成真,終究與疫情風暴核心——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結。

 

2月底的中國,疫情似乎漸有改善,但隨著各家機構盤點武漢封城以來的經濟狀況,據此推演出更新版的衝擊評估研究報告,一篇一篇揭開的,卻又是另外一番超過原本預期的衝擊劇本……。

 

美股降息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美國聯準會於美東時間3日早上宣布降息2碼,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首度緊急降息。(圖片來源/達志)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  不只Q1衰退  也可能墜入「全年負成長」

 

陸股

 

近來,中國官方屢屢宣稱企業復工狀況順利,例如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調查,截至2月25日,中國中大型企業復工率已達到78.9%。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為例,據新華社說法,截至2月24日,累計復工企業971家,復工人數逾4萬,其中產值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復工率98.7%。

 

官方的樂觀基調,近日卻被中國權威財經媒體《財新》撰文打臉,《財新》表示,因為疫情期間工業用電多有補貼,其調查發現,許多省市街區企業為了達成中央要求的復工用電量標準,竟寧願讓廠房「開燈、開機器,就是不開工」,顯示真實復工數據,恐遠小於官方所示。

 

縱使官方說法為真,這也僅適用於「中大型」企業;能確實反映中國復工進展的,是占全中國整體企業家數9成、經濟比重高達6成的中小企業。然而根據中國工信部中小企業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僅32.8%,連中大型企業復工率的一半都不到。

 

另方面,美國私人研究機構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近期針對逾1400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逾3成的企業自農曆新年延長假期至今,仍處於停工狀態。至於已重啟運作的企業,高達4成須在家工作、尚等待返回工作崗位的有一成。換言之,「完全恢復正常運作」的企業僅有3分之1,數據與工信部的說法相若。

 

此外,大型企業復工,也不代表產能就此開出,以鴻海為例,據了解,旗下鄭州廠截至2月底的復工人數約2至3萬,僅平時的2成。鴻海在3月3日的法說會也間接證實,中國廠區人力復工比率目前略多於季節性需求5成,以鴻海平均淡季廠區人力需求,僅高峰一半水位來算,意味鴻海中國廠區復工率僅2到3成。

 

而為了提高產能,鴻海已將「防疫返崗激勵獎金」從原來的3千元人民幣(約1萬3千元新台幣)大幅調高至5250元人民幣(約2萬3千元新台幣),發放時間也延長一星期至3月7日。

 

復工緩慢已讓市場高度不安,2月29日,中國公布的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更加劇了本已相對悲觀的情緒。

 

鴻海中國廠

即使鴻海大力拚復工,截至3月初,其中國廠區復工率僅2到3成。(圖片來源/法新社)

 

陸PMI慘烈創新低  僅是經濟雪崩冰山一角

 

PMI普遍被認為是反映企業對未來商業信心的風向標,然而相較1月的製造業PMI仍有50、處於景氣榮枯的「分界點」上,2月的製造業PMI大幅滑落至35.7;非製造業PMI則是從1月的54.1,重挫至29.6,不僅低於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更雙雙創下該紀錄史上低點。

 

進一步,這「史上最悲觀」的中國企業家信心調查,看在部分外資法人眼中,甚至還存在「高估」的情況,例如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就在近日的一篇市場簡評中解釋,在PMI中有一個細項,是所謂的「交貨時間」。

 

通常情況下,「交貨時間」愈長,反映的是商品需求愈暢旺。「但這次的交貨時間長,僅是反映疫情導致的交通運輸停擺,而非經濟活動的熱絡。」摩根士丹利報告強調。

 

然而,官方難看的PMI數字,還僅反映了中國經濟可能面臨「雪崩」的冰山一角。

 

2月底,就在外資法人紛紛下修中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但對中國2020「全年」展望仍持保守看法之際,由李嘉誠基金會資助成立、在中國享有盛名的長江商學院,率先發布一份針對全年中國經濟展望的前瞻分析。而這份展望報告的結論格外驚悚,因為它所揭示的,是一幅「中國全年經濟負成長」的悲慘光景。

 

這篇由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偉執筆、題為《疫情之下,中國經濟的三種假設》的分析報告,參考了支付寶2月初對中國中小企業的調查,指出在受疫情嚴重打擊的情況下,第一季中國農業和工業產值預期將較去年同期下滑40%,服務業則預期下滑60%。

 

這代表什麼呢?李偉強調,這表示中國第一季度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將較去年大幅下滑51.7%!

 

實現保六幾乎「不可能任務」  除非未來三季經濟成長飆22%

 

李偉進一步指出,在第一季度經濟受重創之下,假定第二、三、四季度不受疫情影響,且中國官方將全力衝刺原定6%的成長目標,這代表後面三個季度的年成長幅度,須高達22.2%!

 

「這個增速,要麼很難實現,要麼靠政策大規模刺激。」而對於大規模刺激,李偉強調,「這無疑是後患無窮的一種作法。」

 

也因此,李偉認為,在比較合理的情況,是後面3個季度的GDP僅在2019年的基礎上成長6%。在此假設下,今年全年中國的GDP總額約92.45兆元人民幣,相較2019年全年衰退幅度達6.7%。「對於習慣高增長的(中)國人來說,這恐怕不只是巨大心理落差那麼簡單。」李偉指出。

 

然而,上述分析並未考慮2月中以來企業陸續復工的情況,於是報告又根據所掌握的各產業最新復工動態,並在假設3月後中國服務業和製造業已完全復工下,對上述GDP成長做了重新估算,但結果仍舊「十分慘烈」。

 

李偉表示,假如要實現去年6%的成長目標,後面三個季度的GDP增速,必須達到17.7%,然而綜觀過去數10年中國最輝煌的成長紀錄,也不過15.3%。進一步,假定中國真能成功「破歷史紀錄」,李偉強調,根據其試算所得,在該「相對樂觀」情境下,中國今年的GDP成長,依舊會是負的3.2%。

 

中國經濟很大可能「全面崩潰」, 但在官方一個多月來幾番大動作的封城、大規模醫護人力動員等防疫措施下,疫情似已緩步得到控制。

 

偏偏,在另一端的歐洲,市場對疫情的「中國式恐慌」卻開始蔓延,恐慌的源頭,來自於歐陸南端,以威尼斯、米蘭等觀光景點聞名全球的義大利……。

 

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德國〉  義大利重災  恐成德國經濟「最後稻草」

 

至本刊截稿前,義大利已逾2千例確診、52例死亡、12座城市封城。乍看之下,義大利本身受到疫情轟炸,對全球經濟並非要命大事;但其連鎖反應仍然值得留意,要鎖定的,是德國,這個最近2年拚命在經濟失速邊緣掙扎的全球第4大經濟體。

 

在中國與義大利相繼「淪陷」後,德國恐將被拔掉最後所剩無幾的「經濟安全閥」,衰退,幾成其今年定局。何以如此?關鍵在於,中國與義大利這兩大「病毒宿主國」,都是德國的重要貿易夥伴。

 

翻開德國近年的進出口統計數據,中國與義大利分別位居德國2018年進口的第一與第五位,德國從兩國進口金額合計逾1600億歐元;出口部分,儘管金額不及第一名與第二名的美國與法國,2018年德國對中國與義大利出口金額,亦分別達931億與700億歐元,為德國第三大與第六大出口國。

 

德國出口國

 

與中、義貿易熱絡  歐盟老大哥GDP成長被帶衰

 

對此,高盛在3月2日的歐洲展望報告中指出,考量中國貿易需求的疲弱與產業斷鏈影響,預期德國第一季與第二季受到的經濟衝擊,不會亞於義大利。

 

以德國知名汽車品牌福斯(Volkswagen AG)為例,其在中國的銷售量就占其總銷量逾4成,然而,根據福斯近日說法,其在中國有高達3分之2以上的經銷通路,目前仍面臨「無法復工」的窘境。

 

進一步,高盛報告認為,考量當前的確診數與義大利北方「地緣上的親近性」,預期德國與法國的經濟成長將受到相當程度的拖累,嚴重程度要大於西班牙與英國;而相較法國,疫情對德國的衝擊又更嚴重,「今年上半年,預期德國就會邁入技術性衰退。」高盛報告強調。

 

值得留意的是,高盛報告中的「義大利北方」,就是目前疫情受創最嚴重的倫巴底與威內托兩大區,也是義國最富裕的區域。據《華爾街日報》近日引述相關統計,倫巴底與威內托兩區經濟產值,就占去義大利全國的近3分之1,2區對義大利出口貢獻度更高達4成,且最關鍵的是,因為這2區靠近德國,德國相當多的製造業者,皆在此區設有工廠。

 

也因此,在報告中,高盛大幅下調德國2020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從疫情爆發前的0.9%,下調至負的0.2%,至於義大利,亦被高盛下調至負的0.8%,遠低於疫情未惡化前的0.2%。

 

中國經濟

 

面板、記憶體重要供應鏈 韓國〉  如果首爾淪陷  蘋果新機再受衝擊

 

中國之外,韓國是目前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增加最快的地區,染病人數從2月中旬的20人,一路暴增到3月3日的5186人;根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KCDC)最新通報,88%病患集中在醫療資源較為匱乏的大邱、慶尚北道,而有逾半染病人數,來自近來備受爭議的韓國新天地教會。

 

市場都在擔心,韓國供應鏈最後是否會走上中國式供應鏈停工?尤其,韓國在半導體、記憶體、面板產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停工是否會為全球科技產業帶來巨大影響,市場格外關注。

 

所幸,目前韓國出現「中國式停工」的機率仍低,三星龜尾廠區雖有員工確診,但產線暫時未受影響,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位於龜尾市的面板模組廠,則因同大樓一名銀行職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工廠必須暫時關閉,然而產線也預計在3月3日恢復營運。

 

韓國工廠

韓國半導體、記憶體、面板產線自動化程度高、人力需求度低,目前暫不受新冠肺炎影響。(圖片來源/取自三星官網)

 

三星牽連全韓命脈  大規模停工防線不可破

 

另方面,產業分析師也普遍認為,韓國的半導體、記憶體、面板等,都屬於高度自動化產業,人力使用相對較少,只要庫存夠、就算出現小規模的停工,產能也能不受影響。

 

即使如此,部分韓國產業人士仍不敢大意,關鍵在於,三星某些核心零組件只有韓國境內單一供應商,「因此,只要其中有一家零組件製造商(因為疫情衝擊)停止生產,將對三星產能造成巨大破壞。」一位韓國法人指出。

 

分析師認為,由於韓國出貨產品大多屬於零組件,最終必須運往中國組裝,因此韓國斷鏈悲劇若成真,應仍有其他地區的業者可以立刻補上,例如晶圓代工方面,若三星停工,台積電有望受惠,記憶體部分,若三星、SK海力士停工,美光、鎧俠仍可支撐。

 

不過,對全球產業而言,也並非全無影響,最深刻的,就是蘋果手機的出貨時程。台經院分析師曾俊洲表示,假如韓國面板廠停工,影響較大的是中小尺寸OLED產品,以蘋果為例,蘋果搭載OLED面板的產品中,有七成由三星供應、兩成來自LG,若OLED產線停工會對蘋果手機生產進程帶來影響。

 

此外,原先外界預期,中國農曆年後的復工延遲,將導致蘋果新機推出延後;現在看來,由於蘋果新機的LCD面板,目前傳言LG為主要供應商之一,因此,即使中國復工順利,蘋果新機能否如期登場,還得再留心韓國的「斷鏈」可能。

 

另一個層面,則是對韓國整體經濟的影響。一旦三星電子受到斷鏈衝擊,考量其營收就占去韓國整體GDP的12.5%,更貢獻了韓國股市總市值的4分之1,已因為疫情失控面臨「2%」保衛戰的韓國經濟成長率,無疑將再度受到重擊。

 

至於韓國走到大規模停工的觀察點,或許必須放在首爾市。首爾附近的京畿道,是韓國工業最重要的聚集地,雖然與目前感染人數最多的大邱、慶尚北道仍有一大段距離,但首爾大都會區的人口將近2400萬人,占韓國總人口數的46%以上,完美守護的難度,真的並不算低……。

 

無前例可循 降息猛藥能再次救世界?  全球拚疫苗上市  盼終結經濟最艱難一刻

 

美國有衰退疑慮,中國經濟恐負成長,兩大經濟體外,第三大的日本疫情也重,最新預估的全年經濟成長率僅有0.2%,第四大的德國更是陷入苦戰,主要經濟體的全線呈壓,是聯準會與各大央行火線救援的根本原因。

 

但是,「救經濟的希望,是疫苗、而非降息!」美國知名投資銀行顧問公司Evercore ISI日前發表了這句評論,點出了關於這場經濟苦戰的最明確觀察重點:疫苗研發進展。

 

目前公布最快的消息,分別是來自美國Moderna Therapeutics生物技術公司,與以色列加利利研究所(MIGAL)。其中,Moderna Therapeutics已將第一批疫苗送往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準備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而以色列的研究機構MIGAL,則從過去已開發出來、抗禽流感的疫苗著手改造,預計在10周內完成可口服的新冠肺炎疫苗,並在90天內獲得國家通關。

 

就像目前對新冠肺炎的治療只能採用「支持療法」一樣,在疫苗完成開發、能精準推論疫情衝擊的底線之前,救經濟的手段暫時也只能以維繫金融市場的支持療法,也就是,即使降息猛藥無法解決供給面的斷鏈問題,但顯然仍是維繫經濟命脈的必要舉措。

 

在3月1日的報告中,高盛除了「算準」聯準會在3月中前降息兩碼,也預判4月、6月會再降息一碼。若疫情衝擊持續,聯準會在這些時點是否「如期」調整利率,也是後續指標。

 

短線救命當前重點  台商心聲:就怕復工疫情失控

 

至於風暴核心的中國,必然也有釋放資金「救命」的迫切性,但同時間,卻也面臨通膨壓力升高的掣肘。據統計,中國1月通膨率達到5.4%,是1999年以來新高水準,若央行持續放水,通膨壓力必然持續攀升,造成另一波新的經濟衝擊。

 

「但在兩難之間,救命,應該還是優先選擇。」一位熟悉中國政經情勢的金融界人士認為,中國金融市場應能維持穩定,資產價格料也不致閃崩。不過,來自台商的聲音,則仍然危危顫顫。

 

「在中央開始搶救經濟之下,地方政府也開始放鬆了復工條件。」一位台商預期,兩周之後,自家廠房產能應可恢復7成,「但我還是擔心,在降低管制標準、大夥兒重新上工之後,疫情會不會又再次失控?」

 

很抱歉,這個問題至今無人能答,而這也是這場全球經濟苦戰最難解的麻煩。

 

全球經濟

▲點擊圖片放大

 

疫苗

這場新冠肺炎引發的全球經濟苦戰何時方休,關鍵仍在疫苗開發的進展。(攝影/劉咸昌)

延伸閱讀

Fed意外宣布降息2碼!因應肺炎疫情

2020-03-04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500家旅行社恐面臨停業 五星飯店推「超狂優惠」搶救住房率

2020-03-03

防疫宅經濟!帶動全家鮮食成長超過一成,日本熱銷「超級大麥」首登台

2020-02-25

需求消失重創經濟 台股過度樂觀面臨修正 這3個族群可望逆勢突圍

2020-02-24

武漢肺炎衝擊台灣經濟!蘇內閣「拍板600億銀彈」搶救3大產業備戰實錄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