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工研院掀起生技創業風 P.72

工研院掀起生技創業風 P.72

放下鐵飯碗,捲起袖子,當上「頭家」。工研院向來人才濟濟,這幾年吹起一陣「生技創業風」,以「實用」為導向,包括美蔘國際、華健醫藥、晶宇都嘗試闖出一片天。

和不少技術移轉自工研院的生技公司不同,美蔘、華健都是負責人離開工研院後,先向外募資,再自行研發技術,晶宇則是從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長大」,後進駐新竹科學園區。

離開穩當的工研院,每個人有不同的故事。美蔘董事長張維懋在工研院待了二十三年,最後一個職務是工研院生物工程中心醫藥技術組副組長,自稱樂於當「副手」,卻因緣際會地當起老闆。


美吾髮入股美蔘二五% 「東北人蔘王」背書合作

「一年多前,開始研究人參,找到利基後,本來是想幫別人成立公司,沒想到,在弟弟張維仲(現任華陽開發副總經理)的牽線,及工研院副院長李鍾熙的幫助下,美吾髮集團一口氣入股二五%,其他個人股東則力促由我出任董事長,」於是,張維懋親自下海,美蔘在今年五月正式開張,共集資一億兩千萬元。

美蔘鎖定的方向是人參皂( Rh2 )的研究與開發,初期以保健食品為主。 由於 Rh2 經全世界多方研究證實,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效果, 因此,已成為醫界與藥界競相「淘金」的熱門目標。

目前美蔘在美國、台灣與大陸各有研發團隊,並找來有「東北人參王」之稱的王玉良合作。王玉良是大陸北方航空保健研究中心所長,專攻人參抗疲勞產品,在他「背書」下,美蔘有了吉林上等人參原料做研發,張維懋寬心許多。

儘管創投業者認為,大陸投入人參研究的有「一拖拉庫」,且來源豐富,美蔘想要異軍突起,並非易事。張維懋卻自信地指出:「現今很多公司使用化學法萃取Rh2,成本高、雜質多,十萬公斤紅參才能萃取出一公斤 Rh2, 美蔘利用酵素法,一千公斤紅參就能萃取出一公斤,產能提高一百倍,相當有競爭力。」


美蔘投資人都是張維懋的親朋好友

美蔘已有八種產品問世,其中,五種交給美吾髮銷售,不過,至今擁有的仍是食品核可字號,未來若想要開拓國際舞台,或成為醫師用藥,勢必得通過臨床實驗,申請藥品執照。

在通路的捧場下,美蔘成立五個月來,已有兩百多萬元的營收,預計三年內增資至四億元,外銷據點遍布歐洲、中東等地,計畫年產量五百公斤以上,除保健食品,也希望能朝針劑發展。

由「夥計」變為「頭家」,張維懋深感其中的大不同。「壓力實在很沉重,股東們都希望公司有一天能上市。」最特別的是,美蔘共有九十二位股東,都是張維懋的親朋好友,自然包含了弟弟張維仲。

決定從工研院「出走」,張維懋笑說:「可能是因為已拿到退休金,所以,只考慮了三個月。」他分析,工研院內有兩種人:一種是因業務關係,和外界有緊密接觸,對於創業較有助益;另一種則是「埋頭苦幹」型,將一輩子的青春與研究成果都留給工研院。

/小標/
鄭建新服務工研院四年半 興起「不如自己創業」的念頭

很明顯,張維懋屬於前者。同樣的,華健醫藥董事長鄭建新也是「第一類」人。

在工研院四年半,鄭建新身兼化工所正研究員與釋放控制技術研究室主任,當初,負責的也是技術移轉,協助業界提升技術。同樣的位子待得久了,鄭建新卻感嘆,「由於市場考量,加上臨床實驗的驚人費用,致使很多計畫移轉給業界時都半途而廢。」遂興起了「不如自己出來創業」的念頭。

起初,鄭建新面臨了「沒錢」的窘境,在昔日同窗的吆喝下,大家東掏一筆、西拿一點,五百萬元的「創業本金」於焉誕生。回想起往事,鄭建新不禁開懷地說:「每次開同學會,都好像開股東會一樣。」無論是東海大學化工系所的同學,還是台南一中的同學,都是重要股東。

華健成立至今已有六年,今年稱得上是最關鍵的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華健最新產品「暈得寧」,剛獲頒「國際生技醫療品質獎」,所投下的一億元研發經費與四年的研究光陰,總算有了成果。


華健做各式貼劑 暈得寧明年春節前上市

「暈得寧」是種貼劑,只要貼在耳後,就可以防止暈船、暈機、暈車。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般的消費性產品,已通過臨床實驗,拿到了藥品許可執照,將華健帶入另一個里程碑。

「目前全世界只有諾華( Novartis )有類似的貼劑產品,但只在歐美販售,且諾華的產品材料有五層,華健的只有三層,成本較低,效果卻一樣。」鄭建新估計,這項產品全球市場有二十億元,華健希望趕在明年春節前上市,到時,各大通路商如康是美、屈臣氏等都可以買得到。

華健自許成為台灣最專業的「經皮給藥貼劑」,這些年來,已成功開發出「蚊別」防蚊貼劑、清除粉刺貼片、芳香貼片、畜用疫苗佐劑等等。之所以執著貼劑的研究開發,而非口服藥,鄭建新解釋:「貼劑可透過皮膚吸收,不經腸胃與肝臟,不但使用效率佳,且可減輕肝、腎臟負擔,也不至於發生皮膚紅腫、過敏等現象。」


華健今年現增從二五元降到一五元

以消費性產品支撐短期獲利,未來華健要走的路還是「新藥研發」,「抗血壓、抗老人癡呆症等貼劑,都是我們正在研發中的產品。和中研院也有一項『中草藥在皮膚創傷包覆上的研發與應用』專案,將結合皮膚基因轉殖技術,在皮膚上貼上中草藥貼劑,就可以痊癒。」鄭建新說。

華健默默經營,去年六月增資時,每股二十五元。今年底將再增資一次,由原股本一億六千五百萬元,擴充至兩億兩千五百萬元,「大環境實在不好,這次增資只得縮水成一股十五元。」鄭建新無奈地說。

在工研院的歷練,鄭建新滿懷感激。「如果我從美國回來就直接創業,現在的情況一定不一樣,畢竟,台灣的生技產業和美國有段落差,不像電子業台灣與美國是同步發展的。」

因為在工研院的磨練,鄭建新和國科會、經濟部各官員都有聯繫,當他出來創業的消息傳遍竹科,就有兩大法人建邦與展新創投表達了入股意願,雖然分別只占六%與一○%,也算是鞏固了華健的資金基礎。

晶宇因腸病毒一炮而紅

和張維懋、鄭建新的「創業路」不完全相同,晶宇生技總經理王獻煌雖非一手建立晶宇,而是在晶宇成立後不久加入,但因身為前工研院微機電實驗室生物晶片發展計畫主持人,再加上也是晶宇重要的個人股東,投入的心力,可比擬「創業」。

晶宇一創立,就專注在熱門的腸病毒檢驗晶片上,在不少以生物晶片代工為主的生技公司中,顯得獨樹一格,且因腸病毒嚴重肆虐東南亞,很快的,就打響了名氣。

公司「能見度」雖高,但王獻煌深知,只靠單一產品,公司無法永續經營,所以,又陸續開發多種服務業務,如:核酸晶片代客點片服務、腸病毒檢驗服務等,及朝生物晶片周邊產品發展,像晶片設計輔助軟體、核酸放大試劑等。

已公開發行的晶宇,去年十二月增資,每股高達三十二元,算是同類型公司中,股價較「高檔」的。王獻煌表示,今年一到八月的營收,為兩千五百萬元,至年底會有四千萬元,十月已達成單月損益兩平,明年有機會完全損益平衡。


晶宇明年成長四○○%

去年晶宇的營收為八百六十八萬元,明年預估為八千萬到一億元,王獻煌興奮地說:「我們的成長超過四○○%,晶宇的成績有目共睹。」

王獻煌非常不願意外界一提起晶宇,就用「長億集團轉投資案」來形容:「董事長楊文通確實是長億集團負責人楊天生的堂姪兒,但晶宇財務獨立,經營團隊也能自主,和長億沒有任何關聯。」

今年十月,晶宇的腸病毒檢驗晶片剛獲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現正在做最後檢測,預計第四季就可以正式銷售。日後,還將持續研發各種診斷晶片,開發出整合型的生物晶片。

揮別工研院後,張維懋、鄭建新、王獻煌多了個「董事長」或「總經理」的頭銜,肩上的擔子雖然沉重,三人卻都樂在其中。對他們來說,人生的道路千百種,換一種方式出發,挑戰不同、收穫不同,得到的種種滋味點滴在心頭。


張維懋用相機寫日記

/撰文/
盧燕俐

走進張維懋的辦公室,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這家公司老闆一定是個攝影師」,因為,牆壁上掛滿了各種攝影作品,藝術氣息濃厚,就連美蔘產品的海報襯底風景,也是這位生技老闆親手拍攝。

張維懋等於是「用相機寫日記」,多年來,已拍了十萬張幻燈片,還挑了其中兩萬張珍存。前陣子,中台禪寺辦攝影展,張維懋的作品儼然入列。看著這些優美的世界風景,還有人誤認為是出自哪位「攝影大師」手筆。

為了捕捉好鏡頭,張維懋行跡遍布全球。他曾經花了一晚三百美元的代價,住在加拿大觀光勝地露易絲湖畔城堡旅館,只為了隔日清晨拍攝日出那一瞬間,金黃色的陽光反射在白皚皚雪地上的畫面。

也曾經為了拍攝雲南西雙版納少數民族布朗族難得一見的「開門節」,張維懋坐上「拖拉機」,在山路上一路搖搖擺擺地「撐」了兩個小時,骨頭差點散了,晚上還得和豬、羊共睡一宿,飽嘗「騷」味。

這些難忘的經驗,令張維懋大呼「過癮」。以「開門節」為例,「看著年輕的男男女女全身脫光,在廣場上分兩邊以山泉水沐浴,真是有趣。」過完「開門節」後,「淨身」完畢,年輕男女才能獲准談戀愛。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製造出好作品,張維懋在硬體上的投資,一點也不「寒酸」。至今擁有五十二台相機,多數為名牌,光是萊卡就有七台,Hassel Brad 也有好多台,每台動輒十幾、二十幾萬元。

問他會不會覺得心疼?張維懋直接地說:「不會啦,這是正當休閒,況且很多相機都是買二手貨,價格已便宜不少,不喜歡的鏡頭可以再轉賣出去,這種投資很值得。」

張維懋能夠坐擁各式現代與古典相機,他幽默地說:「這得感謝我有一個好老婆」,因為「老婆大人」從不干涉他「高貴」的興趣,只是偶爾會低估這些相機的「身價」,令他有些哭笑不得。

「有一次,老婆說朋友要去義大利玩,我有兩台相機是同一款的,可以賣給朋一台,我說『 好啊』 ,結果老婆提議只要賣一萬元,我聽了差點沒昏倒,七、八萬元的相機,只賣一萬元,真是破壞行情。」

因為熱愛攝影,張維懋還在新竹發起成立攝影學會,讓同好們有個互相交流、增進情誼的地方。「這樣才有生活品質嘛,有了良好的休閒活動,工作起來也會特別拚命。」

除了攝影外,張維懋還曾是工研院羽毛球、網球等球隊代表,為人熱情,最常聽到他與朋友的對話是,「喂,改天來我家坐坐,院子很大,烤肉、聽音響都很棒的。」

延伸閱讀

台灣央行逆勢操作「升息半碼」!銀行存款利率下週調升 國銀高層喊苦、外媒跌破眼鏡這麼說

2024-03-22

央行升息衝擊太大,政院拍板7大貸款利息政府補貼!喘口氣…「不讓大家受影響」

2024-03-22

央行升息「台灣利率15年來首升破2%」 反觀聯準會降息傳聞不斷...謝金河神舉例:身體健康就不必吃藥

2024-03-23

央行意外升息不只「房貸族」喊苦 5族群貸款別擔心!政府祭「減壓2箭」降低衝擊

2024-03-22

央行升息定存族有福了!台銀等4行庫今起調升存款利率...定存100萬利息多賺1250元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