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研發,讓企業的明天會更好 P.60

研發,讓企業的明天會更好 P.60

在企業的運作中,研發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意味著企業的明天。

今天,談「企業投入研發占營收比重」的指標,在研發管理學中就是「研發密集度( R&D density 〕 」,這是指投入( input 〕 的部分;通常,這部分比重達五%以上者,稱為高科技公司( high-tech company 〕 ; 一○%以上則稱為非常高科技公司( very high-tech company 〕 。就一個國家而言,則以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 的比率,作為科技競爭力的指標。

除了看研發密集度,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未來性,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創新度(Innovativeness 〉 。 創新度的指標怎麼來的呢?它的計算方式是以企業近一、兩年新產品的營收,占企業總營收比;此一比率愈高,表示研發為公司帶來的效益愈高,藉由創新度指標,可以更積極地評估企業的研發成果,進而彰顯企業的未來競爭力及投資價值。所以,將研發密集度加上創新度指標,不難看出一家企業的未來性。

企業砸錢投入研發後,如何轉化為創新度,進而在市場上發揮打擊力?中間必須透過一套機制,也就是研發管理,作為兩者間的橋梁,所謂研發管理也就是創新管理。在這一次《今周刊》與台灣經濟新報社合作進行的「企業研發比重排名」的調查中,可以發現,有些企業投入研發經費占營收比重相當高,但在市場上,並未感覺出它應有的競爭力,原因在於:中間的研發管理系統出了問題。

研發管理包括選擇投入的行業、研發的項目,以及相關資源配置。從研發到產品成功問世,存在兩項風險,其一是產品技術風險,其二則是市場風險。產品技術的風險來自於量產, 一項產品即使已完成雛形品( prototype 〉 開發,並不表示它能順利生產一萬件;有時,就算做出產品,卻因良率低,無法降低成本,依舊無法提高創新度。


一人決策──風險相對較高

市場的風險來自於誤選研發項目。一項產品也許量產成功,良率高、成本低,但一年後就被市場淘汰,那又有什麼用呢?電子產業因產品生命週期短,市場的風險更大;曾有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成功地完成一項產品開發,不消多時,產品就賣不出去了,造成庫存;這一堆庫存在年初估算時,還有三十幾億元的價值,到了年底時結算,產品價值只剩四億元左右,這正是市場風險帶來的損失。

很多上市上櫃公司,由老闆一人做決策,如此的運作模式風險很大;應該透過一套方法,分析研發如何與市場、生產結合,經由蒐集更多的資訊,降低一人決策的風險。

以往,公司將研發視為賠錢貨,日後雖有改善,但仍停留在消極地編列經費,至於公司究竟做了什麼研發,並不十分關心,這是錯誤的,企業對於研發,應該建立策略思考能力。

在規畫研發方向的過程中,各個單位包括研發、生產、行銷都必須具備策略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企業裡,從事 R&D 與市場行銷人員的本質差別極大。研發人員非常堅持自己的研發成果, 市場行銷人員則比較實際( practical〉 。中間的落差,可能影響及產出研發效益;研發管理正是平衡各個不同立場的單位,發揮組織最佳的運作狀態。所以,為了使研發方向得以更精確地掌握市場需求,我非常鼓勵研發單位的最高主管,能接受企業管理碩士( MBA 〉 訓練。


企業要永續經營──研發工作不能停

研發代表企業的未來,因此,只要企業有決心永續經營,研發工作就不能停止。去年,台灣產業發展雖陷在谷底,但不應該影響企業投入研發。面對不景氣,高科技與傳統產業在投入研發上,產生不同反應;高科技的研發經費仍持續成長,但傳統產業則有衰退的現象。事實上,從研發角度而言,不應該有所謂的傳統與高科技產業之別;嚴格說來,只有夕陽技術,沒有所謂的夕陽產業。你看,美國、日本等技術先進國家,依舊生產著鞋子、傘及衣服等產品;可是,這些高科技國家卻懂得利用尖端的材料、設備與技術,讓這些所謂的傳統產業,不斷被賦予新生命。

糟糕的是,不少傳統產業陷入惡性循環中,因為,傳統企業獲利能力不高,連帶影響投入新產品開發的意願,但公司愈是不推出新產品,就愈沒有競爭力。

在行銷學裡,有 BCG (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理論,以市場占有率及成長率為座標, 區分為四類產品, 分別是金牛型( cash cow 〉 、明日之星型(rising star 〉 、問題兒童型( problem child 〉 、落水狗型( dog 〉 ;占有率及成長率皆高者為明日之星型產品;占有率高、成長率低,則為金牛型產品。一個企業一定要有金牛型的產品,為企業帶進收益,但金牛型的產品往往會引起競爭者跟進,使得它為企業帶來的效益愈來愈少,因此,企業要隨時準備投入明日之星型的產品開發,才能確保長期的獲利能力。


賴士葆小檔案
出生:1951年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博士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
中華管理科學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經歷:立法委員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祕書長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
中華民國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
大葉大學董事
    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議委員
中華民國證券櫃台買賣中心上櫃審議委員

延伸閱讀

絕無放貸16%利率!中租遭批低利借款、高利放貸,拿台灣錢去借中國!3大爭議一次說清楚

2024-04-25

瞄準500萬無信用卡族、先買後付爆紅!中租「零卡」會員數逾百萬人,無卡分期正夯

2022-08-17

中租、網家、台灣大...都來搶大餅!「先買後付(BNPL)」能分期付款又不收利息,那些業者賺什麼?

2024-02-15

40歲兒卡債滾到130萬,逼得他拿勞保退休金幫忙擦屁股!66歲運將嘆:銀行循環利率就是合法高利貸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