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甲骨文進軍大中華市場總舵手 P.96

甲骨文進軍大中華市場總舵手 P.96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蓬勃發展,吸引各國商人進軍大陸,而台商因為文化、語言背景相似,湧進中國大陸做生意的更甚於其他國家。說到大陸從商的經驗,甲骨文中國區的董事總經理龐伯華是位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因為早在二十幾年前,他就深入中國大陸替外商公司拓展業務。

今年五十一歲的龐伯華,在大陸出生,童年歲月則在香港度過,長大後,他來到台灣的成功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兩岸三地都待過的經驗,讓他在大中華地區做生意更是遊刃有餘。現在,很多人搶著到大陸投資、工作,但龐伯華早在十七年前就在大陸闖蕩,可說是第一批在大陸做生意、而且事業相當成功的外商。

李振瀛救了龐伯華一命

龐伯華的學識背景均與管理有關,一九七三年他在成大工商管理系畢業,同年回香港工作,兩三年後當他攢下一點積蓄,又到美國東新墨西哥大學念企管碩士。雖然龐伯華的背景與電腦一點關係也沒有,但管理是門應用學問,只要應用得當,在任何產業都能發光,而龐伯華在高科技產業裡的事業,就從一名業務員開始。

事實上,一九七九年碩士畢業後,龐伯華曾在花旗銀行做過半年,但他性喜與人接觸,竟覺得這份金飯碗很無聊,所以沒過多久,他就到一家電腦公司當起業務員,賣起迷你電腦( mini computer )來。 說起當年的迷你電腦,最有名的莫過於迪吉多( Digital )的產品,迪吉多的產品不僅便宜, 效能又高,因此市占率相當高,龐伯華認為既然賣迷你電腦,就要加入最好的團隊,所以一九八二年,他就進了迪吉多公司,負責台灣地區的業務。

當時迪吉多尚未在台灣設立辦公室,產品主要交由台灣的經銷商銷售,長久下來,龐伯華自然與這些銷售夥伴關係相當密切。不過,說起這些經銷商,龐伯華對於當年規模最大的華光(後來迪吉多在台灣設立辦公室,華光公司幾乎成為迪吉多的班底)總經理李振瀛,更有說不出的感激,因為當年李振瀛曾因為一通電話救過他一命。

龐伯華回憶說,有一次,他和同事計畫從美國坐飛機到南韓視察經銷商,正要上飛機前,李振瀛打了一通電話要龐伯華先飛一趟加州,結果,龐伯華臨時改了行程,只剩下龐伯華的同事單獨前往南韓,只是萬萬沒想到,那班飛機在韓國上空竟然被俄國的飛機打下來,由於龐伯華的名字還在那班死亡飛機上,所有同事心急如焚地忙著打電話確認,沒料到龐伯華的手機不僅會響,還聽得見他清晰的聲音,龐伯華的大難不死,足讓大家刻骨銘心一輩子。

為了一個客戶 一年吃了五十幾頓飯

古語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龐伯華,事業也就此展開。一九八○年代的中國大陸,管制比今日還要嚴格,雖然人口多、市場潛力無限,但外商進入中國比現在困難百倍,可是龐伯華卻向迪吉多總公司請調大陸,準備在這片黃金處女地好好地衝刺一番,因此一九八四年開始,龐伯華就在迪吉多的上海分公司展開他的大中國事業。

根據龐伯華的觀察,十七年前的大陸尚未開放改革,當時全國上下仍奉行著社會主義,不論男女老少都穿著制服,所以男女都長得一樣,根本分不清楚。「那時候,大陸社會很封閉,不僅到大陸發展的外商相當少,光是旅館訂房,都要提前三個月。就算分到宿舍,也要三個人住一房,還要拿條香菸通融一下,才有較好的服務品質。」

就在這樣的摸索下,龐伯華在大陸發展得挺好的,不過,和大陸人做生意也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因為中國人做生意講的是交情,有時候,為了生意,之前要花更多時間來經營個人關係。龐伯華舉了他在北京的例子,他說,當時為了與某個客戶做生意,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段時間裡,他絕口不提生意,為了得到對方信任,還陪客戶前前後後吃了五十幾頓飯,直到最後,對方才主動把一千五百萬美元的訂單交到他手中。

這張訂單是龐伯華初試啼聲的代表作,也是迪吉多當年最大的案子,在龐伯華的哲學裡,他認為做生意不能操之過急,有時候,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很多人急著在大陸賺錢,沒有耐心等,最後反而貿然放棄即將到手的機會,實在很可惜。」

第一個業務本地化的主管


後來在一次機會下, 龐伯華離開迪吉多, 轉而加入專門架設工作站( workstation )的阿波羅公司,擔任該公司的總經理,雖然這家公司只有四十幾人,規模並不大,卻是龐伯華第一次擔任總經理,也是他第一次管理香港以及大陸兩地的業務。不過一年後,阿波羅公司卻被惠普科技收購,當時惠普雖仍讓龐伯華繼續擔任總經理,但他卻選擇重返迪吉多替老東家效命。

事實上,當龐伯華決定到阿波羅時,迪吉多慰留的動作相當多,雖然結果讓迪吉多失望,但雙方的關係並沒有因而決裂,反而比以前更好,而且對方挖角動作並沒有因此停過,最後,龐伯華也就順利地鳳還巢。講了這段故事,龐伯華還不禁奉勸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太短視,不要動不動辭職、和公司撕破臉,「因為舊東家的豐富人脈,都是未來職場上的重要資源」。

一九八九年,龐伯華在迪吉多晉升為中國大陸業務部門的經理人,而他也是第一個將業務部門本地化的主管。以往,大陸的業務人員都是由香港人擔任,龐伯華認為,由於大陸人才懂得大陸文化,才懂得大陸人的心理、好賣東西,所以他花了一兩年時間,替迪吉多培養出一群優秀的大陸業務人員。

當時除了迪吉多外,IBM 也在當地培養本地人才,不過龐伯華也強調,「業務人員本地化」並沒有想像中簡單,他舉例說,香港人只要教一次就懂,可是中國人卻要教很多次,而且實際執行時還可能會犯錯。雖然這段經驗花了很久才成功,但對龐伯華後來到甲骨文工作,依然很受用。

膽大心要細

八年半前,龐伯華重新檢視 IT 產業的發展,他發現軟體在未來的潛力相當大,可是迪吉多對這個方向卻不明朗,最後他才離開這個十幾年的老東家,轉而投入美商甲骨文的行列。

當時甲骨文香港分公司只有二十四個人,規模雖不大,卻先後換過四個總經理,龐伯華說,這是因為甲骨文當時仍是個新公司,分公司的主管並不強勢,只想隨著美國總公司走,可是,美國文化並不能完全移植到香港,在他的整頓下,香港分公司的業務才開始慢慢穩定下來。

龐伯華記得,當年香港政府為了購買一批資料庫,針對數家軟體公司做了一番比較,最後,這張兩年的訂單給了甲骨文,由於該訂單的營收占該公司當年收入的一半,大夥的士氣也因而提振起來,從此之後,甲骨文的香港業務不僅一帆風順,四年後,龐伯華也接管甲骨文整個中國大陸的業務。

二十多年來,龐伯華管理過兩岸三地,經驗相當豐富,他的心得是「膽大心要細」,他說,一個專業經理人要做決策前,要蒐集很多資訊,與當地同事不斷研究,至於實際執行業務,就充分授權讓下屬去衝刺,即使下屬犯了錯,也要給他機會改過來。

不過,這個前提必須建立在穩定的業務人員上,龐伯華說他接手甲骨文大陸業務時,馬上替員工增加兩倍薪水,當地業務經理的年薪最高可達人民幣一百萬元,行情不比台灣差,也因而甲骨文的業務部門流動率只有五%,比其他挖角、跳槽風頻頻的高科技公司低許多。因為好的人才很難聘請,甲骨文不僅以高薪聘人才,每年還有股票選擇權,所以甲骨文的業務人員都待五至十年以上,「唯有員工固定下來,業務才會穩定發展。」

企業一定要有大陸政策

對於台灣製造業的大陸熱,龐伯華覺得這是相當自然的現象,因為企業原本就以獲利為目的,往錢潮的地方去是理所當然的。目前台灣製造業在大陸相當有潛力,以半導體為例,由於中國大陸沒有半導體的底子,很多東西都是抄襲的,好比個人電腦,品質相當差,唯一能登大雅之堂的聯想電腦,也是使用英特爾的產品;因此台灣業者的登陸,對雙方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面對一波波湧進大陸找商機的台商,龐伯華要給大家的建議是,除了「膽大心細」以及「人才當地化」兩哲學外,也建議其他尚未登陸的企業,「一定要有大陸政策,否則一定會 miss something。」

看過兩岸三地的進步,龐伯華認為中國大陸目前正經歷一場相當大的變革,他說,大陸目前有很多國有部門都在企業化,例如中國石油、中國電訊、中國銀行等機構,為了取得資金,紛紛到香港、美國上市,等取得錢後再回來投資,讓部門更有效率。

由於這些部門的資產相當雄厚,因此市值( market cap )相當大,光是一家公司的市值就比香港整個股市還要大,「可見得未來香港股市,不再反映香港及香港的經濟,而是直接反映中國大陸的經濟,至於美國經濟對亞洲的效應,將由中國取而代之。」

再者,中國大陸國民生產毛額每年成長八%,龐伯華預計這個數字將還會持續四至五年,在十二億人口的支撐下,內需市場相當可觀,再加上中國大陸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錯過這個機會的企業,就錯過本世紀最精采的一場大戲。

延伸閱讀

00878、00919、00929...存股哥靠5檔ETF半退休、月領4萬股息:36歲申請降職減薪「股息是我最大後盾」

2024-05-03

只花10年就月領10萬股息!他離開爆肝科技業、投資ETF「以息養股月月配」,50歲提早退休、滾出千萬財富

2024-05-02

44K小廚師存股500張00878,年領百萬股息!「若砍掉重練」只要70萬本金,5年內就可達成

2024-05-08

勞保年金+勞退月領5萬「免延退」怎麼辦到?達人4招教戰!手上沒1000萬退休金也能安心退

2024-05-08

以後要工作到70歲?他提65歲壯年人延後退休:現在人的壽命很長…半導體人才超缺給解方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