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矽谷取經培養世界觀 P.34

矽谷取經培養世界觀 P.34

楊啟航今年初調任國科會舊金山科學組組長,扮演矽谷與台灣科技交流及合作的橋梁,此次他遍訪矽谷眾多科技菁英,希望能將所見所感提供給台灣政府當局,並嘗試連結矽谷與台灣的人才與資金,為台灣科技業發展提出建言。

來到菁英薈萃的矽谷,雖然正值矽谷不景氣,卻是我觀察它如何逆勢操作、華人如何發揮潛力的最佳時機。我利用這個機會,拜訪多位華裔矽谷先進,有先驅人物李心培︵ Recortel 創辦人︶、 王大壯︵ Pantronix 創辦人︶、 李建業︵LinkAir 董事長︶、徐大麟︵漢鼎亞太董事長︶、中生代的沙正治︵春溪創投執行長︶、段曉雷︵ AboveNet 創辦人︶、陳志寬︵新思執行長︶、楊耀武︵惠普副總裁︶、李廣益︵ TransMedia 創辦人︶等,也有多位後起之秀,他們的觀點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不妨藉由︽今周刊︾的專欄,與讀者交換意見。 創投先驅徐大麟非常忙碌,我找到他時就立即請教他,台灣究竟該怎麼走?駐外的科學組又該怎麼做?他上黑板畫了三條橫線,第一條是海外科技發展、第二條是台灣科技發展線、第三條則是中國大陸。在以前,這第三條線是只需稍加留意的,到了現在則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環,要幫助台灣發展,一定要能掌握全球乃至中國的動態,做全盤性的考量。 如何讓台灣領先,居於大中華區的領導地位,就要能大膽地讓低檔產業外移,全速發展附加價值高的產業,此時,矽谷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甚至希望,台灣一些有權力的決策官員到矽谷進行一趟深度之旅,不只是拜會、打形象,而是確實地了解矽谷,把矽谷可用的資源帶到台灣,這樣才能深入影響台灣科技發展的決策。 與李建業談,我的感觸也相當深。李建業堪稱移動通訊的﹁始祖﹂,在業界最令人稱道的就是他把 CDMA 無線通訊標準以及 Qualcomm 公司無線手機發展技術引進韓國,對日後韓國,甚至全球在移動通訊領域的發展產生無法評估的影響。 許多人一定有此一問,以李建業的華裔背景,為何讓南韓拿到機會?原來當時李建業在矽谷為來訪的台灣研發團隊引介 Qualcomm 的 CDMA 系統,雙方相談之下,雖然 Qualcomm 提出很好技術引進條件,可惜未能引起主政者的重視,讓台灣錯失良機。 當然我們這樣回過頭來﹁以成敗來論英雄﹂未必公平,但是,台灣一定有值得檢討的地方,也有評估新技術上的缺失,現在要如何不重蹈覆轍,才是重要的。 目前李建業是中國大陸連宇通信公司董事長,領導一批科學家全力推動第四代無線通訊的發展。李建業表示,他對韓國政府的擔當以及效率印象非常深刻,但他相信,只要台灣在政策上願意培養通訊人才,憑著台灣的靈活度與潛力,仍會有所作為。 曾任網景資深副總裁的沙正治,則是在網路尚未風行的時候,就看出﹁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他也常常強調大中華圈結合的重要性。在不景氣的時候,市場需求降低,技術不再是決定市場贏家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如何定義出市場的產品,在這樣的前提下,沙正治也提到中國大陸市場的不可忽略性。事實上,美國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大中華區的發展潛力,此時此刻,也是第一次全球消費市場往亞洲挪移的時代,台灣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值得觀察。 從這些訪談中,我也發現他們能夠跳出窠臼,從世界觀來看台灣未來的發展,不可否認,矽谷不少優秀人才來自台灣,自然對這塊地方有﹁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我所代表的年代,深深受到李國鼎等前輩風範的影響,在企業發展之時,仍強調﹁台灣優先﹂,雖然我最近深談的對象多為矽谷企業菁英,但是,從他們的風格與建言中,我也在思考台灣社會領導層出了什麼問題,有什麼是台灣可以學習借鏡的? 我不妨先歸納出我對科技人才的看法,在矽谷所謂的成功人士都具備﹁技術﹂、﹁勤奮﹂兩個條件,但是,單有這兩個條件並不是成功的保證,必須再加上領導和管理風格。所謂﹁領導者﹂是給願景與方向,尤其是能夠帶動風潮、領導變革;﹁管理者﹂則是能夠應付大環境的複雜度,好的領導者未必是好的管理者,反之亦然。 好比,公司創辦人可能對產業有很高的敏感度,能夠洞察新趨勢,但是未必能帶領大軍打仗,最難得的將才是集領導、管理和執行能力於一身的人。這樣的人難得一求,但是若領導者知道如何用人,一樣能夠豐沛羽翼,帶領團隊展翅高飛。 我們談人,因為﹁人﹂是帶動技術和資金的﹁載體﹂,必須具備相當的智慧。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拓荒||十二位頂尖創業家的成功傳奇︾,它談到台積電張忠謀、RCA 計畫主持人胡定華、施振榮等領導人、矽谷幾家創業爾後上市或被購併公司創辦人,以及中國大陸本土公司或外商領導人,這樣的組合很有意思,你看到三地的互動和趨勢,正如前述徐大麟談到的三條線的發展,有交集也有可以擴大範圍,互為影響的聯集,對身處一地,要了解三地的人應該會有所助益。 無論從書中,或從訪談中,我試圖為台灣當前的現象尋找出答案,很多人為台灣前景憂心,我也引用︽拓荒︾書中,中國思科總裁杜家濱談自己父親告誡他的一句話:﹁成功是靠別人幫助,失敗是自己造成。﹂這真是一句名言,不過這正是台灣當前各黨派領導者的問題所在,他們把問題指向他人,功勞歸己,而未以老百姓福祉為依歸,便很難求進步,這也是一個必須通盤檢討的現象。 台灣一般社會現象是﹁官大學問大﹂,自以為能夠統籌一切,但事實不然,領導者懂得用在某些地方比他強的人,也懂得培養人,這也是台灣普遍缺乏的。這或許可以回答為什麼台灣沒有抓到 CDMA 的主導機會、為什麼主政者無法為企業找出一條發展的方向,尤其在所有黨派都是少數黨,缺乏共識的情況下,政治議題更容易主導台灣的一切,這與哪一黨派執政並無關係,而是無論哪一黨執政,都要有掌舵者為台灣抓穩方向。 徐大麟希望我能建議台灣官員到矽谷學習,這個提議雖好,但是以當前的台灣生態,哪一位有政治潛力的官員能﹁安心﹂在矽谷學習。我反而認為,如果官員能夠把親信幕僚送出來,代他學習,回去建言,領導人多長出幾雙羽翼,抑或找出有潛力的年輕人,多到各地去學習,把好的東西帶回台灣,也培養世界觀。 與此同時,我也發現矽谷的華裔第二代散發出極大的能量,但是台灣缺少一個單一窗口來善用這批人才。他們的才華多樣性高,不局限於高科技業,有更多律師、財務等方面的專才,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台灣有歸屬感,尤其在台灣受高等教育者已不太出國留學之時,華裔第二代更是台灣下一波發展的寶貴資產和橋梁。 矽谷九○年代後期的一番榮景:創業、籌資,接著上市或賣公司的現象已不復存在,但現在,這樣的機會似乎已轉移到亞洲,因為亞洲已成為很強的消費市場,創新公司在台灣上市上櫃的希望更高。 從前品牌、市場行銷似乎都掌握在歐美的手中,但是全球情勢在轉變、人才回流亞洲、無線通訊等自有技術都在亞洲快速發展,在以大中華圈為主的價值鍊裡,台灣有機會向上走,我甚至認為,台灣在政策上不應限制企業到其他各地的發展,例如,讓台灣的品牌可以自由無阻地到大陸去做通路。 身處矽谷,我們看到台灣的機會,但也看到令人擔心的地方,台灣能不能掌握亞洲新興市場的機會,就看有沒有﹁領導+管理+執行﹂的人了。

延伸閱讀

吳東進批「粉飾太平」、「製造和平假象」 新光金回擊:籲請大股東勿放話干擾公司營運

2024-01-29

新壽增資跳票遭金管會約談,新光金發千字文「4行動」承諾:第2季增資新壽70億

2024-01-25

台新介入彰銀案關鍵推手、83歲「新光集團國師」新書揭特別股操作精髓!謝金河:向「吳會」致敬

2024-02-06

新舊股東針鋒相對,黃天牧:新光金新團隊表現不符期待!「應以309萬保戶、320萬存戶利益為先」

2024-01-30

好幸福!全院平均調薪4.6%、年終上看3.75個月再給3千獎勵金...新光醫院洪子仁:調薪盼能留住人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