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從中國IPO看未來投資趨勢 P.86

從中國IPO看未來投資趨勢 P.86

從事創業投資(VC)工作二十多年,我一直很關心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也致力於把歐美尖端技術引進台灣與中國大陸,如今,在台灣高科技業步入激烈調整階段,並積極尋找下一波高科技產業的方向時,我也願意表達一下我對政府發展科技產業的想法。

早在十多年前,中經合就看好中國大陸市場且積極前往布局,當時就建議台灣廠商應該大膽西進,朝中國大陸市場發展,只是政府一直沒有推動相對稱的政策,如今,中國市場的成長已是不容忽視的事實,許多人也都後悔沒有早一點去。
近十年,中國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屢屢造成全球資本市場的大震撼,例如在國營企業部分,一九九三年上市的青島啤酒,以及九七年的聯想及中國移動,到二○○○年的中國聯通、○二年的中國電信及○三年的中國人壽,都掀起全球股市的注意,至於民營企業部分更多,從九九年的China.com,到二○○○年的tom.com、新浪、網易、搜狐、UTStarcom,以及去年的攜程(Ctrip)及今年的盛大網絡、靈通、中芯及中國平安,每個案子都造成全球投資界的熱潮。

根據中經合的預測,至二○一○ 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個人電腦、電視、手機及網路服務的最大市場,例如中國目前擁有三億手機用戶,已是全球第一,至○七年又將成長一倍,另外,○八年北京奧運時數位電視將全面開播,屆時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數位電視市場。至於網路使用人口,預估每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二七%,在二○一○年到達一億五千萬人。至於在生命科學部分,中國也擁有全球最大老化人口及醫療照護最大市場。

在這麼龐大的商機下,可以很確定的是,未來將有更多的IPO案子從中國產生出來,根據我們的預估,中經合由於早別人一步到中國布局,未來許多投資案也將陸續上市,包括信威通信、美通無線(Mtone)、分眾傳媒(Focus Media)、芯原微電子(Verisilicon)等,都是未來幾年中經合的金雞母。

不僅是大膽西進布局,這十年來,中經合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建立美國、台灣及中國大陸的資源整合與產業發展平台,意即為美、台及中國進行平台與技術的搭橋(Bridge)。這是一種整合的溝通平台,由美國幾個大廠發展技術、台灣進行商業化,再結合大陸的製造優勢與市場機會,成為聯繫矽谷與亞洲的資金、技術與人才的橋梁。

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美國史丹佛研究中心(SRI,類似台灣的工研院)曾經做了一個研究發現,美國生技相關股價持續在下降,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市場怎麼沒有衰退的現象,仔細詢問客戶端才發現,原來是在廠商之間合作上的價格太貴了,成本不能負荷。

因此,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邀請SRI的主管到亞洲各國來看,最後決定與台灣的工研院、台灣生技中心及永豐餘等,共同在舊金山成立Bridge公司。我們協助把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標準引進亞洲,前後花了十九個月的時間,才建立了美國與亞洲間的生技橋梁及醫療合作。

我覺得,未來美國的許多企業或是大型研究機構如加州柏克萊大學(Berkeley),其實都可以在亞洲找到生物科技合適的夥伴,透過技術轉移,低成本的製造,成立合資的企業,以減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在SRI評估亞洲國家的過程中,日本雖然技術實力及制度都達一流水準,但是製造成本幾乎比美國還高,至於中國雖然成本只有美國的一成,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足,而且法規的嚴謹度太差。新加坡雖然成本只有美國的一半,但人口太少是一大缺點。至於台灣成本是美國的二○%至二五%,而且最重要的是,台灣的醫療水準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而且台灣有人才也有技術,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沒客戶,因此透過與美國SRI的合作,便可以截長補短,創造更大的商機。
近幾年來,台灣對於科技產業的發展,朝野都有很多的討論與建議,事實上,政府在高科技項目的推動上提出了很多目標,例如兩兆雙星、科技矽島等,可是,我們看到政府在政策上只有片面的宣示,沒有達到全面的推動,讓民間企業與政府在產業的推動上更出現脫節的現象。
以經濟部推動的「兩兆雙星」計畫為例,提出這個目標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政府應該花更多心力思考,在達成這些目標時,執行面是否有落實?還有沒有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能夠配合?這些都是值得政府再努力去規畫執行的地方,否則半導體及液晶顯示器產業本身就有龐大的投資規模,達到兩兆元產值本來就是指日可待,何需政府列為目標並做為政績之一?
另外,在數位內容部分,目前更缺乏整合的機制,以中國幾個主要都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來看,很多公司都已切入動畫加工的業務,角色就有如早期台灣的宏廣公司,如果台灣要推動數位內容產業,做法上就要比過去更為提升,不僅要有更多具有創意的公司出現,也要有整體的配套措施出現,以整合的環境來統合台灣的相關產業,這才是推動數位內容能夠成功的重要關鍵。
對於阿扁政府的建議,我認為阿扁提出「科技島」的概念是很正確的,應該持續專注在這一點上做努力,但是政府的執行力仍有值得檢討的地方,像奈米科技、無線辨識系統(RFID)及無線通訊等領域,政府都沒有全面性的推動,缺乏整體的戰略,已經輸在起跑點了。另外像台北媒體走廊這個概念要如何執行?這個概念的實質內涵在哪?在許多亞洲國家都積極推動的同時,台灣需要一個更大的引擎來推動,例如應該到國際間集資十億美元,才能幫助這項計畫的具體推動。

在兩岸科技交流上,我認為應以非官方組織來推動,透過民間企業與對岸做互動。現在兩岸的關係已經泛政治化了,兩岸交流之間實已間接存在一個大障礙,外面對台灣的印象只有藍、綠這兩種顏色。中國與台灣變成以政治掛帥來主導兩岸的交流,這是件很麻煩的事。中國人常說「以和為貴」,「合則兩利」,所以,兩岸要先有和平的基礎,再來推動兩岸發展,才是真正的全民之福。

劉宇環(Peter Liu ), 為中經合創投集團董事長,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企管碩士,近十餘年來已進出中國大陸百餘次,為最早進入中國投資布局的創投家

E-mail:
peter.liu@wiharper.com

延伸閱讀

綜所稅報稅季5月開跑,4大重點差異一次看!基本生活費每人多6千、4口之家能省這麼多

2024-04-08

2024報稅》每逢繳稅倍思親,5月孝子特別多...最新免稅額、扣除額一覽表!會計師教你「合法的少繳很多稅」

2024-04-26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

2024報稅攻略》年薪多少免繳稅?60萬、100萬要繳多少?7筆錢可節稅…成年子女「3情況」可報扶養

2024-04-28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