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鄭深池、林宗勇的算盤 P.84

鄭深池、林宗勇的算盤 P.84

這筆交易就像是排練多時的戲碼一般,開發基金決定釋股,交銀金控就吃下多數股權,整個流程快到讓其他對手連一點反應的機會都沒有。因此,交銀金控在爭取中銀的路上已經沒有競爭對手,合併計畫已算是大功告成。

今年十一月七日,行政院開發基金以平均每股二十四.八九九元價格,將一百零四萬三千七百三十四張中國商銀股票拍賣給交銀金控,總成交金額近二百六十億元,釋股比率占中銀股權二八.○一%,創下國內官股拍賣最高成交金額紀錄。但令人好奇的是,在台北股市行情欠佳的同時,開發基金何德何能,居然可以二百六十億元說成交就成交,過程其實相當耐人尋味。

要創下最高官股成交紀錄的拍賣,事前準備當然少不了,包括交銀金控、中銀,以及財政部有關單位,幾乎是全體總動員。開發基金的底價高於市價兩成以上,一方面是從經營權有價值的角度出發,二方面也有以高價限制買家的意味,也因此大概只有國內金控業者或是外資金融集團有能力購買。但為使交銀金能獨家買下全數股權,財政部只獨家核准「交銀金對中銀持股提高到三五%」。

整個釋股事件要追溯到九月二十三日,金融業界公認的「黃金組合」交銀與中銀,在當天正式宣布換股比例,一股交銀金控的股票可換取○.八七八股的中銀股票,交銀金控將更名為兆豐金控,董事長鄭深池續任集團董事長,中銀董事長林宗勇則將接手集團執行長。比較特別的是,交銀金與中銀不單是靠換股就完成合併,鄭、林兩人當時就有共識,若開發基金決定釋股,必要時交銀金將出資,在股份轉換日前向開發基金買下中銀的多數股權。


開發基金與交銀套好招──對手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兩家銀行談合併,還打算買下開發基金的持股,當然得看財政部的態度。財政部國庫署官員就在開發基金釋股前夕指出,今年初,開發基金成功在海外釋出台積電股權,其實年度預算已完成大半,開發基金確實沒有必要趕在年底前釋出中銀。但問題是國庫在年底前仍有不小的資金壓力,中銀股票若能在換股前順利釋出,不但價格相對較好,也解了國庫燃眉之急,財政部當然樂觀其成。

要買股票得先籌錢!交銀金控在今年十月八日的董事會決定,要公開募集一百五十億元的公司債,同時也私募一百億元的公司債,總計共二百五十億元。當時包括交銀員工及各家媒體都推測,在併入中銀、中產後,交銀金還有大規模的合併計畫,未來若是碰到優質的金融機構,交銀拿錢直接在市場公開收購,繼續擴大金控版圖也不無可能。

沒想到大家都猜錯了,當行政院開發基金在拍賣前七天公布將釋出中銀三二%股權後,交銀金控便在拍賣第二天以接近二百六十億元的天價買下中銀二八%股權,原來交銀金想買的不是其他金融機構,而是已談妥換股比例的中國商銀。這筆交易就像是排練多時的戲碼一般,開發基金決定釋股,交銀金控就吃下多數股權,整個流程快到讓其他同樣對中銀有興趣的對手,一點反應的機會都沒有,精準到無懈可擊。因此交銀金控在爭取中銀的路上已經沒有競爭對手,合併計畫已算是大功告成。


仿國泰金併世華模式──確保經營權萬無一失

其實,這筆二百六十億元的交易,過程遠比結果更為精采,因為中銀、交銀既已談妥換股比例,依一般常理,只需靜待雙方股東會確認此事即可,即使是國泰金確定併入世華銀後,還耗資一百五十六億元買下富邦集團手中的世華銀股權,也是著眼於降低商譽成本。但交銀金耗資二百六十億元買下中銀股權,轉換日後都會變成交銀金的股票,買一堆庫藏股的意義何在?原因無他,交銀金控事先買下中銀股權,就是為了確保經營權「萬無一失」,讓鄭、林兩人更能在交銀金控這個舞台上大展身手。

鄭深池與林宗勇兩人在九月二十三日宣布換股比例前,就已針對各種情境進行模擬,兩人評估,決定換股比例後到股東會確認合併的這段時間,若仍有其他金融同業對中銀表達高度興趣,甚至出高價向開發基金買下股權,屆時局面將無法收拾。剛好國泰金才在八月初正式併入世華銀行,就是採取事前入股世華銀的策略,這個模式給了交銀與中銀靈感。兩人相約,只要開發基金點頭,交銀金控就買下中銀股權。

這個消息一直被嚴密封鎖,直到負責拍賣的證交所依規定必須在拍賣日七天前公告拍賣計畫,整件事才算曝了光,消息一出,所有曾對中銀表達興趣的金融同業皆感措手不及。曾對中銀股權表達高度興趣的中華開發就表示,開發金控自始至終都想納入中銀,這次標售也許是最後一次機會,無奈時間太趕,來不及應變,更別說向財政部提出投資申請。這位主管無奈地表示,就算是能及時依金控法向財政部提出投資申請,「有了國泰、富邦兩強相爭的經驗,財政部還敢核准其他金控公司嗎?」

開發基金雖然成功釋出中銀股權,為國庫解了燃眉之急,但由於投標機構僅交銀金控一家,交銀金僅以平均每股近二十五元買下中銀二八%的股權,只高出底價九分,與財政部心目中的三十元,甚至是三十五元的價格仍有一段差距,但已比市價高。交銀花了二百六十億元,得到中銀經營權卻也增加不少財務壓力,也成為台灣資本額最大的金控;而中銀看似拿到不錯的換股比例,但主導權移轉到交銀手中。這件釋股案在時空配合下完成,三方雖不滿意但應可接受,能順利完成的最大原因在政府著墨與鄭深池的企圖心。

延伸閱讀

從月賺50萬的輪胎老闆,淪為一天開18小時的計程車司機...他苦扛一家四口生計:每月開銷10幾萬怎麼省?

2020-06-29

純電車年省30萬,開42萬公里等於車免費!小黃司機:開愈多真的愈省,但最大缺點竟是車子進步太快?

2024-01-24

電子股新方向利潤——從低價股強茂、敦南沉思起

2013-10-17

點個米血糕都被擺臭臉...鹹酥雞攤老闆的啟示:每天做不開心的事,賺再多錢也像在地獄

2019-10-24

曾砸51億買下《斜倚的裸女》 他從計程車司機變身億萬富豪!為何這次拍賣成交冷?原因竟是它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