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矽谷、台灣與中國 P.78

矽谷、台灣與中國 P.78

本刊自本期起特別邀請台積電副總經理胡正大,擔任﹁尖端對話﹂半導體產業專欄的主講人。胡正大早年畢業於成大電機系,並取得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碩士及博士, 自一九七九年起, 先後服務過 IBM 華生實驗室、 美商全錄 PaloAlto 實驗中心兩大研究機構,後來也先後服務過 Sierra、Device Engineering、Cypress、 ISD 等半導體公司。

胡正大於一九九六年回國接掌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去年則轉任台積電擔任行銷副總,由於胡正大在產、學、研等領域都有豐富經驗,對產業發展趨勢有相當深入了解,必可為讀者帶來全新的視野及觀點。 最近有兩個消息令我感觸良深,一個是飛利浦撤走在新竹的廠房及研發部門,那麼大的一個研發及製造的廠房,飛利浦說撤就撤,並且把同樣的投資移到大陸;另外一個是標準普爾調降對台灣的評等,這是對台灣整體投資環境的一個修正,也是台灣競爭力降低的警訊。這兩個消息,讓很多園區同業覺得很遺憾,同時也感到壓力愈來愈大。 在談我對這兩件事情的感覺之前,我想先談談我對兩岸三地||矽谷、台灣及大陸的投資環境比較,仔細分析及比較這三個地方的優點及缺點,對於未來台灣發展方向才會有較清楚的概念。 矽谷的優點是人才輩出,而且創新能力很強,技術也一向最頂尖,甚至在商業的經營模式上,經常有領先突破的作法。而且,矽谷領先的還不只是這些對科技發展比較直接的因素,在大環境方面,矽谷的整體條件都相當不錯,包括法律很周全、社會很開放、學術風氣很盛,即使治安也比美國其他地區好。 矽谷的另一個優點是資金很充沛,當有人要創業時,只要提出好點子,就會有天使資金或創投基金協助籌設,一家小公司可以很快地成立,如果做得好,甚至兩、三年就可以上市。矽谷的內外在環境都適合創業,並且能夠高效率地運作,創造了矽谷生生不息的科技實力。 但是,矽谷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是成本太高。不管是雇用員工或是在當地生,都會很明顯感受到,物價實在貴得嚇人,因此矽谷在製造業上無法和別的國家競爭。當然,這個缺點也給了許多國家機會,像過去台灣和矽谷可以互補,就是因為矽谷做不來製造,台灣也就趁勢崛起。 至於台灣的優點,除了在成本上比矽谷有優勢外,人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過去,台灣培養出不少的人才,同時,許多海外人才也願意回到台灣貢獻,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幫助相當大。 在這裡我想強調,人才的來源很多,不必一定要靠自己培養,如果人才願意留下來,甚至還可以從別的國家吸引過來,那麼這個國家的人力資源就不虞匱乏,像我所知道的,在蘇格蘭、愛爾蘭等地,政府都非常積極鼓勵年青人留在英國工作,因為很多英國的人才也都跑到美國去,難怪政府要用各種優惠條件留人。 台灣的第三個優勢是資本市場很活絡。過去二十幾年來,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相當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受惠於台灣資本市場的開放與活絡,這其中又以台灣的未上市股票,對新創立的科技公司募資幫助最大。 過去要投資新公司,通常得靠傳統的大財團、大公司出資才有可能,因為要向銀行借錢,不只要提供不動產抵押,還要有大公司做擔保,但是小公司沒資產、沒信用,跟銀行借錢簡直比登天還難,可是,由於台灣有未上市股票,小公司也可以透過小散戶募集到創業資金,這種只有在台灣才存在的未上市股票制度,確實讓很多新創的科技公司得以成立,對台灣科技業的發展是很大的助益。 台灣的第四個優勢是擁有彈性及效率。矽谷由於成本太高,因此很難兼顧服務與價廉的需求,台灣很多廠商規模較小,而且彈性及效率都高,因此願意幫客戶做特殊規格的訂單,這也是台灣廠商成功的原因。 不過,台灣現在也有缺點,而且缺點正是以前的優點:資本市場的優勢已經不再。尤其是最近,我們觀察很多科技公司,即使把增資的溢價金額一降再降,都不見得能夠募到錢,這是一個很大的警訊,一旦資金無法取得,許多小公司可能無法挨過這個不景氣的考驗,屆時恐怕有更多企業要關門倒閉。 資本市場優勢不再,最關鍵的因素恐怕是投資信心不足,以及資金外流嚴重。資金是企業發展根本要素,一旦資金出問題,企業的發展一定會受限,尤其是很多景氣循環很明顯的產業,像 DRAM 或 LCD 產業, 在景氣低潮時募不到錢,未來極可能失去競爭力。 中國大陸目前的主要優點是市場潛力,大陸當局也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不斷以市場潛力吸引外資,希望藉著外來資金的挹注,帶動經濟發展,提高人民購買力。可是,如果要仔細觀察中國大陸的競爭策略到底在哪裡,卻實在是看不出來,目前中國大陸在做的,就只是用優惠條件吸引外資,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策略。 大陸現在的狀況,就好像十年或十五年前的東南亞國家,當時他們也很積極地吸引外資進去。但是,我覺得大陸其實是想學台灣,因為過去台灣發展半導體及個人電腦工業相當成功,大陸官員心中想的很簡單,只要大陸能夠取代台灣,那就成功了。 可是,大陸想學台灣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中國大陸目前還有很多缺點,例如財稅制度、社會結構,以及資金退出機制等問題,目前都還很不周全。大陸是個人治的地方,政策說改就改,對於想要投資的企業來說,這是最大的風險。光是靠成本低是沒有用的,菲律賓成本也很低,但現在很少聽說有誰要去菲律賓投資。 我認為,大陸唯一的優勢是市場潛力大。如果我們看大陸官方的統計數字,從一九九五年到二○○○年間,半導體市場的年平均成長率是三○.二%,但是大陸本身的產值成長率僅有二四.九%,市場成長速度大於本身產值的成長速度,意味著大陸目前仍舊要依賴外來產品,光靠本身的成長是無法自給自足的。 既然大陸的缺點遠多於優點,為什麼大家還是擠破頭到大陸去投資?為什麼台灣資金外流到大陸那麼嚴重?說老實話,我也搞不懂。我認為台灣的投資環境其實比大陸好很多,台灣的法律及社會制度都相對健全很多,我覺得很多人到大陸投資,是希望取得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有搶搭巴士的心理因素,也有一部分是反映投資者對台灣近年來政治亂象的憂慮。 在思考未來對大陸的策略時,我贊成只要在不危害台灣安全的前提下,應該從何與大陸合作的角度出發, 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 WTO )後,貿易自由化的腳步將更加速,兩岸應該多從尋找如何互補、如何加強合作開始,以合作代替對抗,化干戈為玉帛。 目前台灣的資本市場已經轉差,我認為,如果政府願意拋開政治的緊箍咒,進行全面的大三通,我個人認為三通應不會直接影響到台灣的安全,對兩岸的經濟合作及交流會有相當大的幫助,如果兩岸能夠從經濟合作著手,不僅可促進雙方的發展,也可降低目前的政治對抗。 台灣過去在經濟上的成就輝煌,有太多經驗可以提供給大陸參考,同時,大陸廣大的市場,對於很多發展陷入瓶頸的台灣廠商來說,也是相當迫切需要的。過去台灣和矽谷都是處於合作的狀態,台灣的發展並沒有威脅到矽谷,反而讓合作的兩方都能夠同步成長,最主要的原因是,矽谷不斷有創新的東西出現,沒有因為台灣的興起而垮掉,現在台灣面對大陸的興起,也應該具有一定的信心,不要看輕自己,我們依然領先大陸很多,以我們的經驗若再加上努力,無論是現在或未來,應該可以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的。 (胡正大為台積電副總經理,email 是 ghu@tsmc.com.tw )

延伸閱讀

00940「每股10元」震撼市場 他喊「買了就能當股神」打趴00929、00939?老師精算結果曝光

2024-03-05

00929、00939、00940、00934、00936…5大月配高股息ETF存股終極PK:超高年化殖利率首選「這1檔」

2024-03-04

00939、00940快登場!同樣是月月配高股息ETF,手上有00929的存股族還要去跟風嗎?

2024-03-06

台股萬九才存股,住套房機率高?00918、00939、00940…高股息ETF怎麼選:這檔填息成功率逾9成,股息價差都能賺

2024-03-04

00939開募吸金逾300億!申購時間、成分股哪些?月底領息、打造雙週配好誘人,和00940挑誰好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