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工作大未來關鍵報告 P.150

工作大未來關鍵報告 P.150

全球化和科技正大幅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美國《商業周刊》針對二千位美國企業中高階主管做調查,期望描繪出未來的工作樣貌。

「工 作大未來」根本不算是個新話題。事實上,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起碼有二十本書把這句話當成部分或全部的書名。

未來職場生態憂喜參半

既然這幾個字已經被用濫,為什麼美國《商業周刊》現在還要談?答案很簡單:美國和全球經濟正走到短短幾年前沒有人能預測到的十字路口。全球化和科技正聯手為我們的工作方式,和我們的工作場所,創造出驚人變化的可能性。舉例來說,外移代表工作可以細分成比較小的差事,並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地,「工作」的意義正在被改變。

我們在放眼工作大未來時應該帶著熱忱還是憂慮,這點並不清楚。隨著死板的差事被科技移到海外或消滅,工作會不會變得更有趣與複雜?

或者經理人和員工會不會受到競爭壓力的折磨,而找不出時間或空間投入創意與創新?真實情況是,當前職場的趨勢使人既有理由樂觀,也有理由悲觀。

從正面來看,雇主所請的員工在教育程度上愈來愈高,工作所要求的精細度也與日俱增。據勞工統計局表示,美國有三四%的成人勞工目前擁有學士以上的學位,比十年前增加了二九%。此外,現代職場的核心價值是攜手合作與創新,而不是不用大腦的重複運作。優秀的人還是很搶手,但還沒有證據顯示,工作已經因為外包而變得比較無趣。

六成受訪者認為未來會更好

在《商業周刊》的民調中,有六○%的受訪者預期說,一般人的工作條件在十年後會比現在好。那是根據六月底和七月初針對美國兩千位主管和經理人所做的網路調查。

更令人頭痛的是,受教育勞工上漲了二十年的所得似乎停下了腳步,起碼暫時是如此。經過通貨膨脹的調整後,至少有大學學位的美國勞工在實質工資與薪水上比二○○○年時高不到哪裡去。在教育被視為成功途徑的世界裡,這是個令人遺憾的意外。

工資漲不動,加上大學學費從二○○○年以來上漲了六○%,這似乎使許多美國年輕人打消了接受大學教育的念頭。在這十年間,二十五到二十九歲的人至少有大學學位的比率反而下滑。這提高了一個現實上的可能性,亦即這代的美國年輕人所受的教育反而可能不如上一代,並因此導致公司所需要的那幾種人以及真正可用的勞工差距愈來愈大。

你能做什麼?不管你是經理人還是勞工,這份特別報告提供了你所需要的智識工具和資訊來往更樂觀的願景邁進。我們會看到工作的未來,短期和十分長遠的都有,從管理全球虛擬團隊的最佳方式到建立自身品牌的正反意見、看似牽強的使用腦部晶片(沒錯,腦部晶片),以及加強你的能力。

第一部分會從經理人的角度來探討工作,並特別著重於要怎麼讓人員全是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組織,以符合效率與效能的方式攜手合作。

下一個部分會從勞工的角度去思索未來。我們會說明要怎麼避免被「班加羅爾化」或「上海化」,也就是把工作的不同部分送往海外。我們的報告得到了令人安慰的訊息:「外移的趨勢是以鋪路機而不是改裝車的速度在移動,所以警覺到的美國人和歐洲人還有時間逃命。」這是指在價值鏈中往上爬,以充分運用新機會。

最後,特別報告的第三個部分會探討科技對職場的影響,從改良的遠距工作到對睡眠不足的勞工有幫助的新技術不等,而這在許多職業中也是個嚴重的問題。將來通訊的進步或許能造就新形態的職場組織,並讓人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大量攜手合作。

事實上,改組職場的新興方式還沒有經過壓力測試。它們是在全球迅速成長的時期所形成,所以沒有人知道假如世界經濟急轉直下,它們會如何反應。我們進入了未知的領域,而這也是為什麼這份特別報告所提供的路標,而不是Google式的路線圖。當工作大未來降臨時,它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好還是壞?「我會樂觀以對。」麻省理工學院的奧斯特曼說。我們也是。

延伸閱讀

0050報酬率更高,為何改存股500張00878?35歲廚師滾出千萬財富:1個理由,市值型ETF很難抱

2024-05-07

想讀醫學院、當主治醫師年收入800萬?前輩們曬殘酷薪資單,他年終才3萬6...實際月薪大公開

2024-05-17

老爸分享如何教出台大學霸兒、本尊跳出來:其實像養放山雞...為何說優秀不一定是「教出來的」?

2024-05-17

0056、00878、00919…5檔高息ETF漲翻天還能買?達人點這檔報酬率雙位數:配息續航力十足

2024-05-17

國中會考天氣如何?今年首颱「艾維尼」機率愈來愈高!下週「這3天」雨勢最猛…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