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川普新政府的下一步

川普新政府的下一步

彭筱婷、李昭安

國際總經

2016-11-10 09:47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大翻盤當選美國新任總統。《今周刊》訪問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明彥,請他分析川普勝選原因,並談談美國及全球未來發展趨勢。

問:川普勝選的主要原因為何?

答:這些年反體制(anti-establishment)浪潮變成全球性現象,以歐洲來說,最後反映出脫歐、反移民和對於政治人物的不信任。而今年美國總統大選,選民也呈現出對於金權政治、體制精英還有媒體政治生態的不信任和拒絕態度。

從2008年的金融風暴以來,經濟緩慢復甦導致貧富差距出現、中產階級流失,社會中下階層成為社會結構中的大部分。在這樣的氣氛下,當川普告訴大家「他們講的,他們都做不到」,所有的政策政見便起不了作用。

川普從黨內初選開始,便在操作這樣的議題,共和黨的傳統精英在這種「反體制」訴求下中箭落馬,而希拉蕊又剛好是這種被反對的傳統政治人物。

此外,這次選舉跟往年相比,相對不重視政策。過去選舉,不只是總統候選人會站在第一線,相關幕僚團隊也會在各種主流媒體、學術刊物上辯論,會讓政策非常清晰,外界可以借此歸納出候選人的理念屬於現實主義或自由主義。但今年,川普幾乎都是扣著希拉蕊的電郵事件和基金會的金流問題在打,強調人格特質和誠信,川普就比較不用擔心在政策面比較弱的地方失分。

問:川普當選後,未來可能的政策走向為何?

答:要分析川普政策走向,要先觀察川普的內閣人事安排,確認共和黨內部一流人才有沒有進入新政府服務,以及國會人事任命聽證過程中,新的官員怎麼論述各部門相關政策。到時候的政策走向會比較明朗,不能只看他在選舉過程中的談話。

這件事要有一段觀察期,兩、三個月後,也許只能看到人事布局,具體政策形成還要一段時間。例如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也是兩年後才提出來的,即使相關人事布局到位後,都還要有一段規畫、評估期。

目前國際社會的不確定感、股票市場的波動,很大一部分來自心理層面,而非實質政策面,因為對川普有太大的不確定感。未來川普需要再跟共和黨內部、民主黨、國會、美國社會溝通,否則這種不確定性對美國經濟發展不是好事。

經貿政策部分,川普對TPP、TTIP等自由貿易持比較保護主義的立場,未來會更保守,但從另一角度來看,美國要維持世界領導地位,維持全球安全、經貿秩序,需要有一套規範。假如他認為自由貿易會傷害本土就業率、製造業、經濟發展,那他的國際貿易體制規範是什麼,川普必須對外說明。

問:台灣應該怎麼看待未來的美中台關係

答:美中一直是有競爭、有合作的關係,不管誰當美國總統,都是在管理這個競合關係。因此,重點在於不要讓美中競爭到失控或全面決裂,沒有美國總統會樂意看到美中關係的全面決裂。

歐巴馬任內已經和北京建立起一百多個對話管道,川普要如何管理美中的新競合關係,是否延續歐巴馬的機制,或自己建立一套新的制度,例如更重視高層對話,這是值得注意的。

台灣可能要等到川普整體的亞太政策想法更清楚後,再去思考在這個架構之下,台灣能扮演什麼角色。

延伸閱讀

太陽能維運龍頭聚恆以人為本 讓永續綠能持之以恆

2023-10-11

新商機尖兵2》丹能集團 架設全球首支離岸風機 把黑電變綠電 丹麥42%電力都靠它

2016-12-29

日本借鏡》農產品價格回不去 恐懼陰影未退散 福島核災五年 居民仍不敢想未來

2016-03-10

中國太陽能板「洗產地」避稅,美商務部敲定將加徵關稅!最明年6月起生效

2023-08-20

上市櫃更名潮/致振→德晉…機上盒大廠從本業跨足新能源,開發漁電共生、屋頂太陽能商機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