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錯過這5年,美方恐無法力阻中國「挑戰其霸權」?你該知道的「十四五」規畫

錯過這5年,美方恐無法力阻中國「挑戰其霸權」?你該知道的「十四五」規畫

今周刊編輯團隊

國際總經

今周刊攝影團隊

2020-10-28 10:12

「未來5年,中共只要做好這些事,它大概會認為,美國就將奈何不了自己……。」 這是《紐約時報》在9月底發表的一篇評論。

 

這篇由曾任職中共中央黨校校刊副編審、現為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的鄧聿文執筆的文章,強調在美國總統大選後的4到5年,將是美國遏制中共全方位崛起的「戰略窗口期」;一旦錯過這5年,美方在力阻中國「挑戰其霸權」上,恐再無力回天。他為何這麼說?

 

「因為這段時間,正好跟中國的『十四五』規畫重疊。」鄧聿文向《今周刊》指出。

 

事實上,如果細看今年9月以來中國媒體、官方,乃至學界所提到的幾個十四五「關鍵字」,也都精準對接了中國在中美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的核心困境。

 

怎樣「對接」?先從一則上海9月底發布的「落戶」公告說起。

 

一紙公告,連結五年國運 放寬落戶條件   打造「超級大城」   

 

9月23日,上海市發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引起當地大專院校社交媒體圈一陣騷動。

 

一位上海交大畢業、在當地金融業任職的台灣人曉勝(化名),對引起騷動的這紙公告坦言「驚訝」,但語氣中透露更多的,是對新政的「肯定」。

 

這份公告的內涵,簡單解釋,是上海交通、復旦、同濟及華東師範大學4校的應屆畢業生,將可直接取得上海的戶籍。

 

曉勝解釋,一旦外地人能夠落戶上海,不僅能以較便宜的價格享受中國「首善之都」的醫療資源、擁有較完善的退休福利,甚至在找工作、買房,乃至孩子的教育,都能擁有更多便利。

 

上海落戶條件放寬後,當地輿論認為,很可能會「截流」部分原本打算到廣州、深圳、北京發展的畢業生,「為了搶人才,這些地區可能也會推出新的落戶政策。」曉勝說。

 

他描繪的,只是一場中國大城市的搶人大戰,但在北京中南海的會議室裡,這套集中火力打造數座「超級大城」的戰略,已被指名擔綱十四五猛催內需經濟的全新要角。

 

一場座談,接軌十四五 官方主導   為半導體關鍵設備找活路

 

9月17日下午,就在美國對華為禁令生效的兩天後,華為創辦人兼執行長任正非急忙趕赴中國科學院(下稱中科院)參加一場技術座談。據悉,任正非此行的目的十分務實,他要將所有可能卡死華為命運的關鍵技術,一次攤列。

 

其實,就在這場座談會的前一天,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才對外宣布,院方即將展開「率先行動」計畫第二階段。該計畫的重心,是把一些美國對中國「卡脖子」(喻抓住要害)的技術清單變成首要科研任務。

 

所謂的「卡脖子」技術,白春禮舉例,像是超算系統(超級電腦)、航空輪胎,以及光刻機等,「率先行動第2階段的前5年,就是要和十四五接軌!」

 

至此,中科院、任正非、十四五,有了一個初步交集,就是被比喻為「半導體晶片之魂」的關鍵設備:光刻機。

 

當白春禮公開表態後,中國網民興奮瘋傳的一句標題,就是「國家隊終於出手光刻機!」

 

只是,即使有了國家隊助陣,但中國業界內部也不諱言,「光刻機的開發比做原子彈還難。」因此,除了用國家之力與光刻機「硬碰硬」之外,中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擺脫短板的另一重要解方,則是「另闢新路」。

 

這條路,就是預計將投入10兆元人民幣、已明確寫入十四五計畫的「第3代半導體」。

 

儘管目前第3代半導體市場也是由美、歐、日主導,其中尤以美國LED大廠、在碳化矽市占逾六成的Cree最為顯眼,但相較光刻機與先進晶圓製程等其他半導體技術,業內一般認為,中國更有可能在第三代半導體上,實現「彎道超車」。

 

逆襲金融戰 「負面清單」提早淨空 大開外資方便之門

 

8月29日,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為首家在中國設立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企業。

 

「直到4月,據說是中國官方忽然通知貝萊德與其他業者補送資料,接下來還主動與業者往來溝通,沒多久竟然就審核通過了。」一位美系資產管理業主管指出,「就我所知,當貝萊德闖關成功的消息傳出後,某些外資金融機構不顧疫情,立刻從世界各地據點調度人馬赴中,或在當地大舉徵才,就怕比別人慢一步。」

 

瞬間撩動金融界的事件,在六月間已有跡可循。每年年中,中國照例會公布各項外商投資准入的「負面清單」,在2019年清單中的第八項是「金融業」,明文規定證券、期貨與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比不超過51%」,並且加註:「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不過,到了今年6月,這份清單從頭到尾不再出現「金融業」的字眼。原訂明年開放的進程,已然提早1年。

 

在貝萊德通過審核之後,9月初,摩根大通緊接宣布,將其在中國證券合資企業的持股比率,從51%大幅提升至71%,同時宣布擬收購其中國基金管理合資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的全部控制權。

 

《金融時報》評論,「只要中國釋放開放的信號,資本是不會拒絕的。」然而,這場「華爾街東進」風潮的背後,也被認為是中國「補短板」的謀略之一,對應的,是中美金融戰。

 

計畫已經成形,在「舉國之力辦大事」的宣言下,14兆美元規模的經濟體,即將調度資源全力挺進。無論你對中國的五年藍圖是何觀感,但《經濟學人》日前對「習近平經濟學」的評論,還是值得放在心上:「美國與盟友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要與中國國家資本主義進行長期抗戰。」

 

想深入了解影響中國命運的「十四五」規畫 ?詳見第1245期今周刊

延伸閱讀

從關稅、半導體打到資本市場 「螞蟻集團上市案」恐啟動美中金融科技的新一波角力

2020-10-26

美中貿易戰讓中國製造不再吃香 台灣電子醫材代工業將迎來大利多

2020-09-22

這3件大事「同一天」發生 謝金河:美中科技戰開打,是一連串大時代變化的轉折點

2020-09-09

聯發科在華府找來狠角色! 他曾年管6000萬台幣公關預算 人脈直通白宮 是發哥應對美中科技戰要角

2020-08-05

「美中未來一定會有更驚爆的大事發生!」 謝金河:同步飆高的它們,價格還有往上跑的空間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