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拖油瓶變提款機 P.100

拖油瓶變提款機 P.100

多數投資人都不敢積極面對套牢股票,結果愈套愈多、愈套愈深,到頭來反而一場空。不過,若是能夠懂得適時換股操作、掌握反彈操作或再投入資金逢低承接,即使套牢也可以解決,反敗為勝,指日可待。

大盤從五月起漲至今,已累積一千點以上的漲幅。如果你始終站在多方,而且能夠落袋為安,把股票換成鈔票,那麼先向你道聲恭喜,因為不論行情有多好,真正能賺到錢的,還是只有少數人。

多數人都只想創造最大的利潤,因此不停地買進「飆股」,不去處理套牢的股票,結果股票愈套愈多、愈套愈深,不但能周轉的現金愈來愈少,獲利也慢慢被這些套牢的股票給侵蝕掉。所以,獲利固然重要,若不能保本,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因此如何將高檔套牢的股票,運用操作的技巧加以解套,對投資人來說,是一定要面對的問題。


大盤價穩量縮 換股操作是時候

「抱股等解套」通常是被迫使用的方法。如果民國八十八年中鋼買在二十八元,加上每年配發的股利股息,到了今年總算解套,但畢竟不是每一檔股票都有這樣的機會;如果台積電套在兩百元以上,而且年年貼權,不知道還要等多少年才能解套。「死抱」能不能解套,要憑點運氣,不如運用其他方法,解套的機會還比較大。

第一種方法就是停損然後換股操作,把資金轉到新的股票去,用這檔股票的獲利來彌補上一檔股票的虧損。但是,這種方法難度非常高,不管成功幾次,最後還是套牢,只是套在不同的股票罷了,因為換股時通常急於翻本,很容易再度掉進陷阱。

當主流股進入整理時,一些不占指數的股票會出來維繫人氣,雖然只有一日行情,卻常常成為換股的對象,容易讓人再度套牢;而且,主流股交接通常是拉回量縮後,在低檔進行,如果要用這種方法,必須等大盤回檔、價穩量縮之後,再進行換股,成功率才會高。


時間換取空間 掌握反彈波段

若第一種方法是「新手」在用的,那麼第二種方法就是「高手」在用的。以「長榮」為例,半年來,它始終在二十到二十七元之間遊走,如果今年年初時有一百張套牢在二十八元,可以在反彈到二十四元時先停損賣出,等跌到二十一元時,再用抽回的全部資金,買進一百一十四張,由於持有的張數增加,只要等下次再反彈到二十四.六元時出清持股,就已經完全解套,所有的資金都回來。

這個方法的最大優點,就是即使套在空頭走勢的股票,只要把握反彈的高低點,做一趟就可以解套。眼明手快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剛開始沒有把握的話,可以在反彈到二十四元時停損五十張,保留五十張,等跌到二十一元時再買回五十七張,此時持有張數增加到一百零七張,等到反彈的高點再賣出一部分,如法炮製,做個兩趟一樣能夠解套。

最後一種方法雖然要投入新資金,卻是最穩健的方法。以一百張套在二十八元的長榮為例,等跌到二十一元時再買進一百張,持股增加到兩百張,等反彈到二十四元時賣光後來買的一百張,可以賺三元的價差,每操作一次就能降低持股成本,這樣的機會,半年來總共有三次,即使手腳不夠快,只把握了兩次的機會,但已經賺到六元的價差,當初套牢在二十八元的一百張,成本已經降到二十二元。

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股價漲上去有股票可以賣,股價跌下來有現金可以買,不論漲跌都有對策,只要了解股性,維持現金部位和持股比率的平衡,操作幾次就能解套。許多股市的「老手」,用的都是這種方法,雖然都是現股交易,但因為手上隨時保有適當的持股,逮到機會時,仍然可以當軋,非常有彈性。


善用解套技巧 成獲利高手

理論上第一種方法是最佳的操作策略,把資金移轉到會漲的股票來解套,但是必須克服人性的弱點,所以應該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再來換股,勝算才會比較大。

第二種方法和第一種一樣,不必再投入新資金,要盯緊原來套牢的股票,用時間來換取空間,只要掌握一、兩波反彈,就可解套。第三種方法不但要另外投入資金,在低檔加碼,且是機械式操作,看起來實在不聰明,但是它容許犯錯,即使看錯行情,只要手中有足夠的現金和股票,把時間拉長,多做幾趟,到最後還是可以解套。

這些解套的技巧,其實就是最好的價差交易,內容各有千秋,只要善加利用,原本套牢的股票,每一檔都可以解套,從拖油瓶變成提款機,所以,如果連套牢都有辦法解決,那麼在股市中反敗為勝,將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

想投資手上卻只有10萬元能做什麼?工程師靠存股45歲提早退休:年輕錢少時,投資新手容易犯的錯

2023-09-28

退休靠股息養老有什麼問題?工程師45歲提早退休,3年後吐真心話:每年這2個月特別焦慮

2023-09-19

存股中華電信、台積電,工程師45歲提早退休改存ETF:「以前賣股像割肉」翻轉3個投資思維

2023-09-13

沒生小孩,頂客族老後會怎樣?45歲提早退休達人:靠勞保年金60歲住進養生村,晚年理財規劃曝光

2023-12-12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曾覺得在老家置產天經地義...45歲提早退休60歲他說:這輩子不會在台北買房

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