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網通、消費性電子 ○七年主流標的 P.164

網通、消費性電子 ○七年主流標的 P.164

台股創下指數新高後,由於資金輪動快速,投資人在選股上增加不少難度,由《今周刊》舉辦的「名人講堂」講座中,呂張團隊中的呂宗耀和張祥,認為有六大科技主流應用,將是○七年台股不可忽視的潛力族群,以下為演講內容精采摘要。

和國際其他股市比較,台股目前有四大優勢,一是過去在政治利空的打壓下,本益比偏低,台股相對便宜,可以用股市市值除以經濟成長率(GDP)進行觀察,目前台灣的比值為一.六倍,反觀近年來受惠中國加持而漲翻天的港股,卻高達九倍,顯示港股已有居高思危的跡象,資金隨時可能回流台灣。

其次大股東的持股比率開始拉高,而代表散戶的融資餘額只是溫和上升,接下來是外資近來持續匯入,帶動新台幣升值,也讓台灣資產價值開始拉近和國際各國間的距離。

最後則是私募基金等套利資金大挪移,所造成的資金潮效應,像近來日月光事件,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樣的結果將拉高台股的本益比,也會迫使大股東回補股票。


私募基金推升全球經濟泡沫

據了解,私募基金在去年時規模不過三千五百億美元,今年已成長到五千億美元以上,主要的資金來源,是近年來因油價節節高升而暴賺的產油國家,由於滿手資金,私募基金也就成為他們尋找投資標的媒介之一。

因美元呈現貶值,使得美國大企業普遍都有匯兌收益。以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成分股觀察,三○%的營收來自於海外,而前二十五大企業更有六○%來自其他各國子公司的貢獻,這樣的情形表示,其他各國正在分擔過去美國市場擔任全球經濟火車頭的角色。

回頭看看台灣,代表未來二至三個月企業營業額的外銷訂單,在十月分創下新高;也就是說,從今年十一月到明年一月,台灣企業的營收預期將有亮麗表現,這對股市不啻是一大利多。再者,根據央行的統計資料,貨幣供給額M1B與M2日前呈現黃金交叉,也暗示○七年台股資金動能不虞匱乏。

在融資融券方面,台股這波上漲融資從二千一百億元,增加到二千五百億元以上,融券則從五十萬張,增加到一百萬張,呈現資券同增的情況,依過去經驗,這是多頭市場的表徵,表示現階段台股往上空間仍然很大,除非融券開始回補,融資暴增,行情才需要警惕。

根據統計,過去十年間,台股第一季上漲的機率高達八○%;不過並非全部的上市櫃公司都會雨露均霑,投資人必須有自己的擇股邏輯。例如美國汽車零組件採購委外,雖說國內各相關廠商都可能受惠,但其實認真思考,以AM(售後維修)為主要營收的公司並不可能受惠,因為「沒有人會找敵人合作」,只有OEM(代工製造)廠商,符合美商利益,未來才有可能出線。

七年的投資方向,應秉持三大原則,一是毛利率高且穩定性佳,其次是產業成長超乎預期,具有發展潛力,最後則是公司每年要維持一定的高成長。如果一家公司投資人都「能懂」、「能問」、「能分析」,相信選股失敗的機率將會很低很低。


鎖定供需變化和新內容產業

根據呂張團隊內部研究,未來台股必須聚焦的有兩個方向,一是供需產生變化的產業,另一個則是新產業帶來的新內容,綜合來說,共有六大族群值得重視,即Web2.0、光纖、液晶電視、彩色相片印表機、整流二極體和讀卡機等。

如果大家有注意,今年才掛牌的萬事達卡(Master Card)上漲了兩倍多,市值高達一千三百億元以上,其所衍生的投資內容,可分為物流POS系統,和金流的刷卡機產業,具體受惠的公司則有振樺、飛捷和同亨。

至於Web2.0,就是像無名小站等部落格,或者維基百科,是C2C的營運模式,和過去B2C的web1.0不同,這樣的內容,將產生對網路儲存、網路安全、網路設備和換機的需求,相關網通公司未來將具想像空間。

液晶電視產業方面,競爭態勢已由折舊費用進展到材料成本的管理;連接器的禾昌、瀚荃,封裝的長華,沖壓件的信錦,外觀元件的恩得利,以及設備的亞智、盟立、均豪、東捷、廣運,都值得進一步追蹤。

而整流二極體,其主要原料矽晶片、金屬材料平均成本上漲三五.三%,造成許多小廠退出,市場形成類似寡占,因此敦南、強茂、台半有機會轉嫁成本,後勢值得觀察。

最後,彩色相片印表機過去一年半來市價跌了九成,國際大廠在成本下降的壓力下,勢必加速委外代工,國內製造相關零組件、小面板、碳粉、IC等廠商將因此受惠。

至於未來將取代ADSL的光纖,在日本已經發現兩者之間價格正在拉近,前鼎等光纖模組商將是市場注目的焦點。

延伸閱讀

明明是賓士門市,卻連賣本田、比亞迪唐都得賣...這國新車當「二手車」賣,還被坑3倍價!背後原因太慘

2023-06-10

索尼本田與微軟結盟開發AI對話系統,共創全新主力品牌電動車「AFEELA」2025年開賣

2024-01-09

阿湯哥也是HondaJet粉絲!Echelon問世,本田宗一郎從修車工到造飛機⋯如何一圓「世界第一」夢想

2023-11-15

中國車市不香了?TOYOTA合資陸企裁員千人後,廣汽本田也動手!三菱更慘直接關廠,背後原因曝光

2023-12-04

日本製造不再稀少?廉價日圓掀爆買潮,大金、本田...製造業產能回流,日本能擺脫失落30年?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