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大盤成交量萎縮 選股不選市為上策

大盤成交量萎縮  選股不選市為上策
台股量能持續萎靡不振,在市場資金有限的條件下,操作宜謹慎,謀定而後動。

葉揚甲、歐陽善玲

股債前線

攝影/劉咸昌

831期

2012-11-22 11:43

明年證所稅開始上路,預料大盤成交量萎縮的情況不會改變,在資金有限前提下,投資人必須更加慎選績優個股,績效才能勝出;另外,隨著中國權力更迭底定,外資逐漸棄台就港、中,對於外資獲利了結出脫的個股,宜留意賣壓。

編按:雖然國際股市表現欠佳,但台股力守七千點的意圖明顯,隨著美國總統和中國權力交接正式完成,接下來到明年的大盤能否擺脫頹勢?《今周刊》特別邀請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日盛投信投資長陳平及群益證券副總裁曾炎裕,分別就國內外法人觀點切入,為讀者剖析台股情勢並指引選股方向。

 

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中港台比價效應  暫避外資賣超股


其實每年此時,外資動態通常會慢慢呈現出假期效應。特別是愈靠近耶誕節前夕,外資基金經理人將愈傾向於鎖住今年以來的報酬率。換句話說,外資在風險性資產的布局態度,短期間不會如先前般積極。

何況目前為止,美國財政懸崖尚未見到明確共識,若後續重蹈美國信評在二○一一年遭調降的舊路,將是全球金融市場所不樂見的最壞結局。然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嚴格說來不應該再發生一次,為數眾多的人同樣認為財政懸崖應可在最後關頭化險為夷。

只是,即使對結果樂觀看待,市場的表現卻令人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問題癥結就在於「最後一刻」,如果在解決前,股市還要再大幅回檔,怎麼辦?

事實上,自歐巴馬勝選以來,美國已吐回QE3(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宣布後的所有漲幅,明顯看出投資人對後勢的預期不高,美股若要重振多頭氣勢,得先看蘋果股價能否止跌回溫。雖然創新能力受到質疑,蘋果的基本面卻仍然耀眼,可持續追蹤。

在歐美前景不看好之下,外資目光明顯重新聚焦於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地區。

尤其在中國十八大會議後,外資對中國即將展現新局的期待開始增溫,近期國際熱錢會大舉進駐香港,無疑在等待中國隨時可能推出的經濟振興方案。而在那之前,香港股市將持續有所表現,但這樣一來,對台股恐怕會有某種程度上的排擠效果。

畢竟,能夠推升台股的產業面利多,像是iPhone 5、Win 8、iPad mini都已成為過去式。現在到明年上半年又是科技業的淡季,在營收、獲利的動能逐漸趨緩的預期下,此刻台股並沒有被外資青睞的條件。

 

摩根

(攝影/吳東岳)

 

外資轉彎  青睞港股、陸股


若再以評價角度而言,港股、陸股不管在本益比,還是股價淨值比,都遠較台股具有投資吸引力。台灣的Push(推),搭配香港的Pull(拉),兩股力道將讓資金持續從台股中流出。

數據顯示,外資十月以來(統計至十一月十六日)賣超台股已達三九○億元新台幣,而流出台股的資金確實有移轉到中國與香港的跡象。從台股最具防禦性質的電信族群觀察,在沒有壞消息的情況下,來自於外資的賣壓卻非常沉重,若要找個合理的解釋,就是外資找到了相對更好的資金停泊之處。

外資態度的轉彎,造成績優股壓力反而較大的弔詭局勢。原因在於今年金融市場的動盪,讓外資在台股的布局幾乎集中在權值績優股上,現在要減持部位,理當只能出脫手上擁有的股票。

尤其年初至今表現不錯的個股,外資獲利了結的可能性更高,這點必須留意,才可免於與外資站在不同陣線。

台股短期不僅沒有吸引外資買盤的誘因,今年經濟成長率料將只有一%的台灣,政府更沒有充分的理由逆勢護盤,除非系統性風險引發短線崩盤,不然台股低量、了無生趣的盤勢仍將持續好一陣子。

若將眼光放長至二○一三年,就年增率來看,台灣的總體經濟與企業獲利大概不會連續三年呈現衰退,但嚴格說來,台股中還是只有半導體族群比較穩,其他產業現在都還言之過早。畢竟,今年年初許多過度樂觀的預測言猶在耳。

明年台股若要開創新局,有兩種可能。其一是產業出現明顯成長動能,有效推升台股,否則,就是得等台股修正到夠便宜的水位。在企業強者恆強的趨勢下,最適宜的操作策略為強勢股續抱。強勢股不斷吸納資金的過程,可望享有高本益比。

另外,也可關注具有被購併價值的公司,須留意的是,除該產業的唯一龍頭之外,第二名的公司都算是潛在的被購併對象,投資人可趁台股行情清淡之際,選出好的標的,靜心等候買點浮現。

 

日盛投信投資長陳平:M型化操作下  鎖定台灣五○成分股


就技術面來看,短期台股確實看到一些警訊。除了成交量萎縮外,包括日周月KD均交叉往下,外資操作偏空;尤其美國大選後,美股帶量跌破二百日均線,國際股市也呈現弱勢格局,就連先前最強的港股及德國股市,也開始轉弱。主因多少反映美國財政懸崖,以及歐巴馬欲調高富人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於此同時,台股七千點位置雖嘗試有守,但只要一跌破七千點關卡,法人停損賣壓就會傾巢而出,加重大盤跌勢。因此短期在美國變數增加、大盤線型轉弱下,看法相對保守。若將戰線拉長到明年來看,就沒那麼悲觀。

首先,市場相信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最終會有折衷版本出現。現在大家聚焦富人是否能持續享有減稅優惠,其實不是重點;真正有影響的,是一般民眾減稅部分若能獲得延續,財政懸崖問題就會解決一大半,而這部分看來,正朝樂觀方向進行。

 

再來,QE3從九月開始,就在市場上買進四百億美元的MBS(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相當於將資金直接投入經濟體;另外,美國OT(扭轉操作)到期後也會往QE3方向走,也就是之後挹注到市場上的資金,一個月將有八百億美元,這也會抵銷財政懸崖的衝擊。

 

除了大筆資金投入,美國房市回升速度快,看房人數激增創五年來新高。在加速復甦的過程中,民眾會感覺財富增加而願意消費,也能削弱財政懸崖威脅。

 

日盛

(攝影/陳永錚)

 

資金漸集中績優權值股

 

至於中國,明年將進入內需重點投資年,在新政府新政策期待下,預料可望成為全球股市領頭羊。投資人布局時,應朝中國內需方向思考,像低價智慧型手機相關零組件廠,或其他內需相關產業就可留意。

 

投資人要知道,指數漲跌與個股漲跌沒有一定關聯。明年台股就算因證所稅、八千五百點過不去,但選對股票仍有賺錢機會。對法人而言,未來台股量縮是常態,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創造報酬,重點就是掌握全球競爭力強、市場認同度高的績優龍頭股,而有一大半流動性、基本面較差的公司,法人不會再看。

 

因此,最簡單的投資方式,就是鎖定台灣五○成分股,對法人來說,這也是最能賺到合理報酬的方法,以及明年重要布局方向。相信未來在台股操作趨向M型化下,資金往績優權值股集中趨勢,將會逐漸顯現開來。

 

群益證券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末跌段績優股跳樓拍賣  不容錯過

 

若說明年台股是大破大立的一年,這種講法市場恐怕難以接受。但事實證明,過去台股多頭結束都在噴出行情之後,同理可證,熊市若沒有出現往下急跌段,那麼就無法斷定空頭已走到盡頭。

 

現在台股雖是撐住七千點,高點卻愈來愈低,呈現收斂三角形態,走到最後究竟是往上或往下表態,就過去經驗來看,仍不排除有向下走的可能。

 

站在法人立場,台股低點從六千八百點、六千九百點到七○五○點位置,底部逐漸墊高,看來是一個上升趨勢線。只要這個軌跡不被破壞,照理說不用先看壞行情,法人也會維持一定部位。不過要是跌破,市場賣壓出籠,此時部位若不跟著順勢調節,那就要有放三個月以上的心理準備,才可能解套。

 

群益

(攝影/劉咸昌)

 

明年Q2漸佳  Q4攀高峰

 

是否跌破上升趨勢線,要看國際因素;是否能突破高點,則是國內問題。現階段大家把焦點放在美國財政懸崖,一旦明年一月問題解決後指數卻開始下跌,空頭行情的末跌段就會在第一季、配合財報一併反映。第二季開始,漸入佳境的可能性大,到明年第四季,將可看到全年指數高峰。

 

觀察空頭市場末跌段何時出現,要看先前沒有跌的股票,像台積電、華碩何時開始補跌。這邊要特別注意,績優股下跌是好事,甚至在下跌時,投資人應趁著這個機會上車。

 

因為末跌段結束後,這些優質龍頭股仍會較有表現。更何況,績優股會因末跌段股價受到影響,公司營運卻不會因此受到打擊。

 

幾年前市場走多,大家根本不買績優股;但在空頭行情下,要打敗大盤就要買一線股票才行。所以法人持股幾乎大同小異,同在一艘船上。就明年而言,雖然上市公司很多,但法人布局仍會相當集中在某些個股。像今年以來,不少機構法人已不太看特定產業,主因在大盤沒行情,產業前景又混沌不明,所以乾脆聚焦在個股。

 

就像是與其看筆電產業前景去決定標的,不如從個別公司營運狀況去選股。換言之,明年法人布局重點,仍在今年表現較優的權值股。

 

末跌段急殺後,除了一流的績優股會率先起漲外,還有一些跌深反彈、不具基本面的個股也會大漲,前提是假設這波空頭走三年,到明年正好行情反轉走多,那麼這些「無基之彈」標的,也會有一波驚人走勢。

 

因此,確認這波空頭會走多久是布局關鍵,要是空頭走五年,則明年持股重心仍在一線績優股;遇到這樣的好股跳樓拍賣,投資人一定不能錯過。像台積電、華碩、鴻海、聯發科及景碩,買了安心睡得著,就是法人首選標的。

延伸閱讀

股價淨值比找股(一)——志聖、虹光、耿鼎

2009-09-24

牧德引領台灣設備廠風華再起 ——兼論優質設備廠志聖、大量

2018-08-16

智能AI進化帶出硬體升級趨勢 ——兼論台灣優質PCB公司高技

2023-03-22

泰勒絲狂潮投資啟示 ——兼論優質台灣PCB廠金像電子

2023-11-29

黑馬台廠》手握先進製程、先進封裝兩大IP優勢 組10人團隊「挑訂單」 台積小金雞創意首入榜衝700強

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