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資壽險業西進 參股比合資吃香?

台資壽險業西進 參股比合資吃香?
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宣布參股中國農業銀行的子公司農銀人壽,預計兩年後開始獲利。

張舒婷

保險

攝影/劉咸昌

924期

2014-09-04 12:51

中信金控旗下中信人壽宣布參股中國的農銀人壽,這是繼中國人壽參股建信人壽後,第二家以參股型態切入中國保險市場的台資壽險業者;而從過去經驗來看,要揮軍中國保險市場,參股的確比合資更吃香。

八月二十九日,中信金控董事會通過子公司中國信託人壽以每股四.二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二○.六元)價格,取得中國農業銀行子公司農銀人壽一九.九九%股權,總金額為十七.一億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八十四億元),同時將取得農銀人壽一席董事、一席獨立董事及一席非職工監事席次。

事實上,要不是購併台灣人壽破局的耽擱,早在二○一三年上半年,中信金控就有機會一舉入股農銀人壽,儘管幾經波折,且因為中信金控今年三月曾被金管會開罰,一年內不得進行任何轉投資,該案必須等到明年三月十一日之後始能核准,但目前進度至少也算塵埃落定。中信人壽也成為繼辜家次子辜仲瑩主導的中國人壽,在一○年底參股建設銀行子公司建信人壽之後,第二家以參股方式登陸的壽險業者。


引發國內金融圈熱烈討論


同為辜家相關的壽險公司,且參股對象都是中國五大國銀的壽險公司,也引發國內金融圈熱烈討論:若以結果論,是否台資壽險業者西進,「參股」的效果優於「合資」?

按規定,中國允許外資、中資持股各五成成立保險公司,但外資業者必須符合「五三二條款」,意即總資產至少五十億美元、成立超過三十年、在中國設立辦事處兩年以上。

由於門檻不低,目前國內壽險業者與當地業者合資的,只有國泰人壽與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的陸家嘴國泰人壽、台壽保與廈門建發集團的君龍人壽、新光人壽與海南航空成立的新光海航人壽三家。

至於國內其他不符合門檻的壽險業者,只能以參股方式(持股比率不得超過二○%)參與中國市場,像是中國人壽與這次的中信人壽。


十年耽擱 中壽記取國壽教訓

 

台資壽險業在中國佈局表

▲點選圖片放大

 

由兩岸業者合資成立的保險公司,雙方持股比率皆為五○%。好處是,股權達到一半說話可以大聲,但也因為沒有一方能直接取得絕對主導權,一旦雙方意見分歧,就窒礙難行。

以最早搶進中國的國壽來說,○四年與東方航空合資成立「上海國泰人壽」,孰料竟從此陷入泥淖。

根據財報,上海國泰人壽從○五到一三年,累計虧損達到約新台幣四十億元。國壽提出增資計畫,但東方航空無此意願,只能分道揚鑣,直到今年四月,國壽才宣布,合資對象改由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接手,並更名為陸家嘴國泰人壽。

只是這一回首,已十年之久;以各大外資壽險在中國廝殺的情況,有幾個十年可以耽擱?

而台壽保在中國的君龍人壽,如今也遭逢同樣困境,其陸資大股東建發集團,日前也確定退出,目前正由台壽保積極尋覓新對象。

「主控權真的很重要。」壽險公會理事長暨台壽保董事長許舒博感嘆,根據兩岸「金證會」協議,兩岸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台資持股最高已來到五一%,但目前壽險業者卻依舊只有五○%,僅僅「一%」之差,就讓壽險業合資公司的主控權不在台灣人手中。

「如果無法在股權上取得絕對優勢,就必須有強大的銀行通路作後盾。」一位壽險業資深人士一語道出其中的「眉角」。

以此來看,以「參股」建信人壽方式「登陸」的中壽,在建信人壽近八十個據點的優勢下,建信人壽上半年總保費收入共人民幣一一九億元,年成長一八五%,獲利也大幅成長五成至人民幣九千六百萬元,成為目前台資壽險業者登陸的成功範例。

「在中國,與其出資五○%,在當地成立一家小規模的保險公司,不如直接尋找有力的合作夥伴。」中壽某高層表示,世界級壽險公司早已進駐中國市場多時,身為相對不熟悉市場的後進者,與其砸下重金,重新整頓資源,不如與當地「地頭蛇」合作,依賴其既有的客戶和通路基礎,發展業務,中壽則除了提供資金外,也提供壽險業務、投資等專業知識或指派人才到建信人壽。

另一方面,保險是相當注重「本土性」的產業,「想要更深入接觸當地民眾,就與在當地有公信力的業者合作。」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也說,中壽之所以成功,必須歸功於「找對合作對象」。「一來克服水土不服的問題,二來在建設銀行的金字招牌下,保戶對建信人壽比較放心。」

這次,中信金控的參股對象農銀也是五大行之一,農銀人壽坐擁三百個據點,也讓中信金控對這樁參股案信心滿滿。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表示,預計參股後,將從二○一六年開始為金控挹注獲利。只不過,中信金控這次雖然搶下門票,也僅是成功的一半,能不能克服來自中國市場的種種挑戰,仍有待時間證明。

延伸閱讀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

年化報酬率逾30%,他如何做到?60億操盤手傳授私房招式,找到「一直漲的股票」

2022-04-26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

他3年把300萬翻3000萬「從不停損」,踩到地雷股一次把錢賠光啟示:投資,最怕心態炸裂

2022-04-26

投資廣達、緯創,不如直接買輝達!他不到40歲身價上億、年年賺30%:2招找出便宜好股票

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