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為什麼投資理財很難學?事實上金融業的用語中充滿各種「誤導」

為什麼投資理財很難學?事實上金融業的用語中充滿各種「誤導」

剛學投資理財的時候,你是否覺得許多專有名詞學起來很困難?
各種商品名稱或指標都聽不懂,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有被誤導的感覺?

 

大多數新手在接觸投資的時候,首先會遇到一個超大的問題就是「金融業的用語中充滿各種誤導」

 

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金融業說的「風險」不是你認為的那個「風險」


金融業說的「高收益」不是你認為的那個「高收益」


金融業說的「殖利率」不是你認為的那個「殖利率」


金融業說的「報酬率」不是你認為的那個「報酬率」

 

以前我剛學投資的時候也被這些名詞搞到懷疑人生,以為是我中文有問題,後來過了很久才開始真正搞懂它的意思。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要來談談這個金融業的奇怪現象,


如果你也是剛開始學投資,有些觀念如果沒人告訴你,你可能靠自己要翻了很多本書或過了很久才會慢慢發現。

 

為什麼很多書都告訴你投資不要聽別人的,要靠自己判斷?

 

其中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如果你想走捷徑不想自己花時間,


這些誤導的資訊就會成功「銷售」給你一些並不適合你的商品。

 

舉幾個例子:

 

1. 當有人告訴你「風險很低」,你很可能誤以為是虧損機率很小

 

但實際上他說的風險低意思是「波動很小」,


意思是上漲時漲幅小、下跌時跌幅小,但跟虧損機率無關,


穩定的賠錢其實也是波動很小。


可閱讀:風險到底是「不確定性」還是「虧損」?

 

2. 有基金或債券名稱叫「高收益」,你可能誤以為它「報酬率很高」

 

但實際上它指的就是垃圾債券,一種評等低的債券。


這些債券發行公司通常經營狀況風險較大,因此必須提供較高的報酬率否則沒人想買,而大多數人都只看到它上面利息報酬率的數字很高,卻沒有考慮到它可能違約、損失掉全部本金。

 

可閱讀高收益債和公債的差異?

 

3. 股票「殖利率很高」,你可能誤以為可以創造「比定存更高報酬利息」的穩定現金流?

 

但實際上不管現金殖利率多高,投資人手上資產的價值都不會變高,股票殖利率跟銀行定存利息完全是不同的東西,原因是股票會除權息,不管發多少現金股利,股價就要扣除多少市值,因此最後你手上資產的總價值根本不會受值利率高低影響,甚至殖利率越高相對還會被課越多股息所得稅

 

可閱讀:

 

1. 股票的殖利率和債券殖利率是完全兩回事

 

2. 什麼是除權息?股價影響如何計算?

 

3. 業務員跟你說報酬率20%,你可能誤以為報酬率很高?

 

實際上報酬率如果沒有搭配時間一起看,就沒有參考價值。


在投資理財中我們習慣的單位是用一年去看,也就是年化報酬率

 

許多銷售話術會告訴你總報酬看起來很高,但實際上換算成年化報酬率很低。


或者是告訴你幾年後每月可以領多少,乍看之下比例很高,但考慮時間因素後真正年化報酬率其實很低。

 

可閱讀定存報酬率有20%?投資新手最常遇到的5個「話術陷阱」

 

應該怎樣理解「風險」和「報酬」才正確? 除了名詞的誤導性,風險和報酬的兩大難題

 

市場先生認為,只要你心中對風險和報酬有足夠的認識,其實大多數錯誤和陷阱就不容易跳進去。

 

但實際上風險跟報酬也充滿了陷阱和障礙。

 

報酬的陷阱:我們無法預測未來能賺多少

 

每個人都很希望自己未來的報酬能夠穩定的預估出來

 

在投資時很少人真正了解自己投資的風險大小,大多數人基本上只在乎有機會賺多少錢。

 

報酬能不能預估出來?在股票市場很難。

 

在股市能有多少報酬,「短期內」是很難預測的

 

通常好預測的是投資整體市場(也就是整個經濟),期待未來長期(5~10年一個景氣循環的時間)可能有機會達成類似歷史的報酬率,越長期信心會越高,比方說我們可以預期今天和20年後相比,有極大的信心20年後整體經濟遠高過目前現狀。

 

短期預測就行不通,時間越短越難預測,主觀判斷也很難談預測,也許可以有個大概方向比方說確定能賺錢,但必然無法精準到能賺多少,而一個操作策略的歷史績效不見得等於未來績效,當然歷史績效不是完全沒用,但也只是做為參考而已,讓你知道在市場最好或最壞的時候你的投資部位會發生什麼事。

 

許多基金經理人或一般投資人,大多數人使用的投資方法都根本沒做過任何夠長時間的歷史回測,都是憑感覺或靠消息而已,有些人會聲稱自己一年可以賺多少,也許他很擅長買低賣高,但假設明年的股價就是不漲不跌的一個橫盤,這樣不管它買低賣高在厲害同樣都無法獲利,那又如何聲稱自己未來一年的成效呢?

 

快速小結:

股市短期內的報酬很難預測,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明年一定可以賺多少,那一定是在唬爛
(當然如果是債券這種固定收益的產品就另當別論)

 

風險的難題:很容易預估,但大多數人並不在意

 

舉個例子:你能說出你現在投資組合可能的風險有多大嗎?

 

可能10個人裡面有8個說不出來。

 

基金和ETF投資算是所有投資中風險相對小的,因為它一開始就幫你分散投資一籃子的標的。

 

可閱讀:

 

1. 基金投資入門教學懶人包

 

2. ETF投資入門教學懶人包

 

以基金投資的時候,雖然最前面法規都會讓每個人做一份顧客風險評估(KYC),來避免你買到不適合你的高風險產品,但即使如此,到頭來大多數人還是只在意賺的多不多,而忽略風險高不高。

 

你的基金在最糟的時候可能虧損多大?也許只有少數人可以回答這問題。

 

風險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評估,但是…而比較有趣的是,雖然我們很難預估未來獲利,但我們依然可以很簡單的評估未來風險。

 

首先分散投資可以讓風險的評估變簡單的方式,原因是當投資組合的標的足夠分散,唯一最大的風險就是整個市場的風險,而不是單一檔標的的風險,這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以前2008年有多慘就好。

 

不過這時你又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在查基金資料的時候,很多時候你根本查不到2008以前發生過什麼事,如果從2009開始往後看那績效真是又漂亮又美好,但這樣一來就看不到最糟的狀況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

 

散戶投資人在資訊上天生就和專業投資人有落差,而這個落差始終難以被彌補。

 

快速小結:

風險的評估不難,但一來大多數人只看報酬不看風險,二來有資料的障礙與門檻,讓即使是很容易評估的潛在風險,最後也變的很難評估。

 

這也代表大多數人在投資時,即使是最簡單的買基金,也許都還是沒去想過最糟的情況可能是怎樣。

 

快速總結:投資真的很難嗎?

 

當然,這些用語現在也無法改變,因為它已經成了大家約定成俗的用法,

 

只是在無形中,是否理解這些「行話」對新手來說就成了障礙,我覺得投資理財說明白了之後都不難,也許就難在這些業內的專業人士從一開始就不想要投資人搞懂太多事情。

 

最後畫2個重點:

 

1. 了解過去的報酬很重要,但不要相信它能預測未來的報酬

 

2. 任何投資,應該盡可能地去了解最糟的情況是什麼

 

只要把握這2個原則,


即使看不懂那些名詞,也不容易受到太大的傷害。

 

市場先生 2019.04

 

如果你有聽過一些金融業誤導性的用語,也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獲《市場先生的投資入門》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為什麼他事這麼少、薪水這麼高?」如何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

2019-03-13

年輕人,別再夢想著開咖啡廳了!咖啡店長不告訴你的 3個真相

2018-07-09

銀行定存小技巧分享:5個方法學起來,每年多領8900元

2018-05-29

為什麼吸引力法則無法讓你成功?《秘密》背後沒告訴你的心想事成關鍵

2018-05-25

投資新手挑選一本投資書籍,要先注意這「2件事」

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