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大陸大城市可視為第二國內市場 P.88

大陸大城市可視為第二國內市場 P.88

2004-04-22 16:21

台商勇闖中國成績斐然,但台灣的金融業完全沾不上邊,然而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未來台灣金融業將面臨不同的機會及挑戰。編按:黃偉權是麥肯錫顧問公司駐上海資深專案經理,也是《亞洲銀行新未來》一書的主要作者之一,他提供亞洲及全球頂尖的金融機構,在台灣、香港、中國的顧問服務,對於大中華區域金融業有深入的研究,透過《今周刊》的專訪,深入剖析台灣金融業在大中華經濟圈的機會。

過去五年,中國的房屋貸款金額已成長一倍;信用卡的發卡量也從三、四年前的一百多萬張,成長到兩千多萬張;這飛快的成長都是在中國經濟發展後,連帶帶動金融服務的需求,尤其是個人金融方面。即使如此,中國消費者真正會用到循環功能的只有二、三百萬張,還有很大的推廣空間。

談中國潛力
上海經濟體媲美小國家


關於中國市場的潛力,麥肯錫公司曾經做過調查,到二○一○年,中國的信用卡的借款金額,將超過香港,但仍低於台灣;二○一三年時,投資銀行的業績將高於南韓,但低於日本。

中國每人平均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剛超過一千美元,雖然很低,可是各地差異極大,例如上海、北京大約是三千美元,已經和馬來西亞及泰國差不多,像上海平常有一千六百萬人活動,居民有一千三百萬人,與馬來西亞和台灣都是兩千多萬人口相比,上海的經濟體有點像是個小國家。

再說大陸大城市的經濟成長率約一三%,比國家平均數八至九%高很多,可以預見這些大城市十年後的所得水準,將會超越南韓、接近台灣。對於台灣的金融業,一直面臨市場過小的困境,以大陸大城市的發展速度及規模,是可以被業者視為第二個國內市場來開拓。

在WTO(世界貿易組織)的架構之下,中國將在○六年底開放金融市場。實際上,目前銀行業的公司業務(corporate banking)已開放,但個人業務要到○六年底才開放。

談消費金融
台灣發卡實力直追外資

WTO開放對外資金融業有幾項意義,第一是可以服務內地客戶,其次是可以提供人民幣相關產品,最後是可以在內地開設支行。不過,很多外資銀行都忽略,即使市場開放,但是要開支行時,還是必須得到中國人民銀行的核准,中國會透過非WTO程序,干預外資以保障內地銀行的競爭力。

全球及台灣的大型金融業者對於中國都很有興趣,但是有幾點相當重要,第一是中共政府的管制很多而且複雜,其次,相關法律規定改變得很快,每次的改變都是機會,如果你已經做好準備,就有機會。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政府的心態「並不在乎外資金融業賺不賺錢,而是市場的開放,絕不能造成金融體系不穩定」。因此,進入中國的金融業,最好抱持「協助他們解決金融問題、學習經驗,而非只是賺錢」的心態。

台灣的銀行在進入中國時,除了具有語言及文化上的優勢,和香港銀行一樣,在個人貸款方面也相當有經驗,不過,中國內地銀行壟斷了貸款的通路,短期外資不容易打進去。

但是信用卡方面,他們的年輕人有很強的消費欲望,而且台灣的銀行發行信用卡也很有經驗,很有趣的是,外資銀行在亞洲國家發行信用卡大多有一定的占有率,惟獨在台灣沒有,可見台灣的銀行發卡的技能與外資類似,但又能加入本土的訴求,如果未來能夠適當地移植到中國,將是一項優勢。

談企業金融
中小企業提供市場區隔


在企業理財方面,中國的中小企業發展得很快,但是內地銀行大多貸款給國有企業,對於如何分析風險、用低成本來服務中小企業經驗不足,對這些客戶多採迴避的態度,這塊市場在未來會愈來愈重要,也是台灣和外資銀行的機會所在。

面對中國的發展,我發現台灣靠南的地區,有很多公司和香港一樣,把工廠搬到中國去經營,有資本或是有技能的人移到中國內地去,並且獲得利益,所得愈來愈高;但留在台灣的經濟弱勢人口,收入會更加減少。對於台灣的金融業,未來的客戶群將有所改變,一邊是收入更高的人,一邊則是收入變少的人,現在應該針對這個改變做好準備。

收入高的族群中,又可以因為財力的不同分為幾個層次,在頂尖收入的客戶群中,因為全球型的銀行有龐大的國外資源,可以提供更完整的服務,台灣銀行不易與之競爭,但是在高收入戶群中相對低者,是台灣業者可以著墨的地方。找到對的Business model(營業模式),來服務這些高價值客戶,目前大概有四、五家銀行可以勝出。

既然台灣的銀行將要面對客戶所得朝更高、或更低發展的趨勢,現在多數的銀行都忽略了一塊mass market(大眾市場),這個市場客戶的所得比中產階級低,對於金融業的需求很簡單,可能只有信用卡、匯款等簡單的要求,隨著貧富差距拉大,這塊市場會愈來愈大,但銀行也應該改變對他們的服務方式。

目前台灣的銀行競爭激烈,分行家數過多,用來服務mass market的成本也很高,從國外的經驗,我認為銀行可以針對這個市場,改變內部的作業流程或者是硬體設備的配置,例如引導這個階層的客戶使用ATM(自動櫃員機)、電話理財服務、或網路理財,如此一來就可以減少分行數目,進而降低服務這些客戶的成本。

經歷過多競爭的台灣銀行業,除了推動合併之外,區隔國內不同所得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並向外開拓新的市場,將是未來幾年重要的改變。

延伸閱讀

終於存到200萬,該先買房還是先投資?用年報酬率7%算給你看:10年租房扣掉房租還多賺184萬

2021-07-16

台灣少子化嚴重,為何房價不跌反漲?她花8年將20萬資產翻成4千萬:2個理由,房市2062年前不會崩盤

2024-05-07

房價一直漲,終於存到第一桶金,該先買房還是先投資?他44歲提早退休:先買房,絕對是正確的事

2021-12-20

2025年租房市場進入黃昏?都說少子化會讓房價崩跌,那租房呢...她踏足包租業10年揭「租房M型化的秘密」

2024-04-29

央行再度升息,這次真的能打房?平均地權條例、實價登錄2.0...政府連環拳打炒房,為何房價越打越高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