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灣新世代西進頭號對手 P.80

台灣新世代西進頭號對手 P.80

2004-07-15 16:10

年薪四十萬台幣以上的中國高薪族,約略估計有二、三千萬,等同於台灣的人口總數。
更可怕的是,中國高級勞工的薪資正以每年一○%的速度飛躍成長中。

想要西進的台灣新世代,或是正在大陸打拚的台幹,正面臨著這批龐大隱藏對手的挑戰,因此,惟有知己知彼,了解中國精英的思考模式及工作態度,認清市場需求和人力資源分布,才能在這場激烈的拚殺中,繼續保持不墜的優勢。

入夜後的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分外寧靜,不時傳來陣陣蛙鳴聲,惟有自辦公大樓窗戶裡透出的明滅燈光,方使得靜謐的街道增添了幾許活力。牆上掛鐘的時針正好指向十點,朱勛亞習慣性地看看自己的手錶,心想著再半小時就準備結束今日工作。

「進公司前一年半,幾乎天天在加班。」畢業於湖南湘潭大學數學系的朱勛亞,還未滿三十歲,一說到工作甘苦談就有著聊不完的故事,但令他欣慰的是,六年多來的艱苦奮鬥,終於能夠立足上海,當然他也是月領超過兩萬人民幣(幣值下同)的大陸高薪一族。

IT(資訊科技)行業目前在中國薪資的水準上仍屬名列前茅,朱勛亞一九九七年剛畢業便恰巧搭上了這班新興列車,他目前在某軟體科技公司上班,擔任客戶服務部經理,但在此之前,他已歷經多個部門,包括管理、開發及專案項目等。「中國新世代年輕人較擅長於規畫人生,也許是當年吃苦太多,所以現在也想得多。」朱勛亞未來目標將轉往銷售部門,如此一來,資歷幾乎是「面面俱到」了。

七○年代出生的大陸青年,雖然已處於文革末期,但幼年時期多半屬於物質匱乏狀態,尤其是來自內地的農村,環境多半不富裕,因此對於工作的感受力相當強烈,據朱勛亞形容,當年他毅然赴上海尋找新天地時,租賃在每月五百多元的破舊里弄樓房裡,真可說是家徒四壁,惟獨有的是一張破床,和一台忍了半年才捨得花錢買下的破電視機。

才短短六、七年光陰,環境已經全然改觀,現在朱勛亞不僅在徐匯、閔行區買了幢房子,據他透露,自己最大的興趣是「炒股」,未來的志向則是自行創業,並且成為一位職業炒股手。「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退休的問題。」和一般大陸年輕人一樣,朱勛亞從未想過退休計畫,他笑說:「他們這一代都是『如狼似虎』,心裡只想著『要把經濟實力拚上去』。」

職位、薪資──直追台灣專業經理人

大陸知名的人力公司中華英才網最新的統計調查顯示,九五%的中國勞工年薪未超過人民幣十萬元,但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年薪超過十萬的勞工雖只占三%或四%,人數卻已高達二、三千多萬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中。「這項人數所反映的景象就好比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每個站出來的民眾,都至少有年薪四十二萬元台幣的實力。」

而據上海勞動局公布的○三年工資指導手冊統計,大陸中高級經理人員薪水平均數比○二年增長了二○%左右,「而且近五年來,平均漲幅達到六到十個百分比。」長期觀察兩岸職場互動的中華英才網總裁張杰賢一針見血地說:「台灣年輕人西進大陸的對手,絕不是廣大的中低層大陸幹部,『而是這些少數,但相對數量驚人的大陸白領精英』。」更可怕的是,這些中國高薪族人數還在逐漸膨脹之中,對於台灣標榜的專業經理人層級,不論是職位和薪資上,都在迅速地拉近距離。

吃苦、能拚──工作超認真不輸台幹

很多台商老闆喜歡比較兩岸職員的差異性。「大陸員工說十做一;台灣幹部說一做十。」不過對於真正的大陸精英層級來說,這套理論似乎不太正確。「很多畢業於大陸名校的精英分子,工作認真程度絕對在台灣幹部之上,而且韌性很夠,敢吃苦也能拚。」擔任NCR華東區總經理的李鐳中,西進大陸打拚十多年,目前企業內部只剩他一位台幹,其他同事早陸續被調回台灣。

上海台資的富蘭德林諮詢顧問公司也有相同情況,目前除了老闆劉芳榮外,百名員工清一色都是大陸人,其中,公司首席會計師王迎建有著「台幹殺手」的趣味封號。

「因為這位女性同仁,自在旺旺集團擔任會計以來,一路所擔任的職務包括會計經理、區域經理,直到總公司財務部門主管,前一手都是台幹。」劉芳榮對王迎建的認知是「負責、專業,最重要的是熟悉大陸內地的會計事務文化」。光憑這幾點,就讓劉芳榮願意將公司的財務全權放手,而不同於很多台資企業,財務長仍是象徵台幹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中資結構的國聯安基金公司擔任經理的曾衡文,每次談到中方幹部時,就以一副很不可思議地語調說:「我已經很認真在工作了,但他們(指中幹)總能悶著頭比我多做幾小時。」曾衡文自行到大陸投履歷謀職,月薪將近一萬五千元。「在公司只是中等薪資,比我年齡小的同仁都有二萬到三萬元的實力。」曾衡文誇張地露出「讓我死了吧」的表情,但也再三強調一切「絕無虛構」。

事實上,中國高薪族遍布的職位愈來愈多,據上海勞動局統計,任職證券交易管理部門的經理,年薪可高達四十萬元,電腦相關行業高層主管也有十到十五萬元的行情,至於目前市場最短缺、最搶手的汽車業高級人才,外企已開出十至五十萬元年薪,甚至打出「薪資無上限」的徵才號召,更重要的是,有愈來愈多的中方幹部爭取到這些機會。

「國際觀向來是台港人的優勢,但這項優勢逐漸在縮小之中。」自台灣赴大陸從事人力仲介的馬蘭說:「以前大陸年輕人缺乏國際觀是必然的,可是幾年下來,他們立即拉近了距離,因此外資企業現在面對同樣資歷的中港台專才時,都願意付出相近的報酬,甚至多考慮任用中方幹部,因為他們對中國市場及社會文化更熟門、熟路;如果未來外資老闆發現與大陸幹部的溝通更為順暢時,那就是台幹的危機時刻了。」

鄰近中國的香港,對於兩地職場薪資的敏感度可說更高,據統計,九六年香港與大陸高級幹部的薪資差距為兩至三倍,現在僅一倍不到,事實上,近年有愈來愈多大陸精英受雇於大型跨國企業,例如美國通用電氣(GE)、拜耳藥廠(Bayer)、百事可樂(Pepsi)均聘用中幹,作為中國區總部的負責人。

不過,中國的白領精英絕非微笑地高舉雙手,迎接著這項勝利的來臨,他們一方面要面對企業不可測的經營環境,同時還要接受來自上司的壓力,以及同事和部屬的挑戰。「何況每天都有新的競爭對手在身邊不斷湧現。」今年才三十二歲的吳彧彤,頂著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的名校光環,進入衛星電視(STARTV)將近三年,目前擔任多媒體拓展部經理,他每逢假日仍是不斷地進修,還時時刻刻上網蒐羅資訊。

經常在午夜迷濛睡夢中閃出新點子的吳彧彤,會興奮地睡不著覺,然後起床花幾小時將靈感紀錄下來,工作對他是一份沉重的挑戰,尤其公司內部港台幹部很多,競爭更為激烈。

「由於實施一胎化和求學階段的殘酷競爭,大陸精英的缺點是個人主義、不懂得團隊作戰。」但吳彧彤也說出台幹的致命缺點——優越感太重,往往喪失了進步的契機,他感慨地說:「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恐怕還是來自土生土長的大陸人。『我們都認為遲早會和台幹平起平坐的』。」

延伸閱讀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2024-04-12

存股50張00929...股價一路漲16→20元,重新加碼的3個理由!高股息+勞保退休金,月領4萬簡單過生活

2024-04-12

40歲上班好厭世...如何才能退休月領5萬股息?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退休攻略:600萬就能財富自由

2024-04-11

她月薪7萬,台北租房生活費4.5萬...拼到50歲也買不起房,如何脫離金錢困境?被動收入規劃法,存到上億退休金

2024-04-17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