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你跟她/他,為何變成朋友?

你跟她/他,為何變成朋友?

2014-09-09 15:58

要讓友誼更深刻,方法之一是拓展你和對方互動的方式,你和朋友之間要從事多種活動,才能感受到彼此之間越來越親密、越來越了解對方。

半世紀之前,研究人員提出「因近而親理論」(proximity theory)來解釋友誼: 我們交友的對象,會是住在附近或因為上同一家學校、去同一家雜貨店、在同一個地點工作或去同一家餐廳而經常碰到的人。距離近,最首要、且最重要的,讓我們有機會輕易就能相遇。而且,熟悉也有正面效果。所謂的「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是一種獲得廣泛證明的現象:光是一再、一再地看到同一個人,就足以讓你更喜歡對方。這可能是因為,對於處理刺激時比較願意用舊有神經迴路、而不是建構新迴路的大腦來說,熟悉的感覺很棒。

你可能有過一種經驗,當你初遇某人時,對方會讓你想起另一個你喜歡的人;即便到後來你可能會發現實際上對方和那個人格特質被投射的人可能並不一樣,正向的聯想仍會刺激你想要和這個人相處。單純曝光效應讓近水樓台變成威力加倍的優勢。

各方針對交友所做的研究最近得出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如果你的姓名很容易發音,將能給他人留下較佳的第一印象(因此很可能比較容易交到朋友)。有鑑於父母為新生兒有越來越獨特、融合多種民族特色的趨勢,驗證這項發現是否成立是很有趣的任務。

共同的活動是友誼的泉源。你和同上瑜珈課的同學距離很近而且熟悉彼此,不僅如此,你們更有其他共通之處:你們都熱愛、或至少會勉強地投入伸展和呼吸動作。很多人都寫過文章,提到在美國這類能培養友誼的組織型休閒娛樂活動式微趨勢(保齡球聯盟是過時、社交性組織烏托邦的代表)。有人主張,引發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一部分是郊區蔓生(suburban sprawl),讓人們越來越遠離社群的中心,某種程度上,則是因為人們花掉大把的時間躲在自己家裡看電視。然而,最近有其他人認為,網際網路催生出一群群活躍在線上及三維電腦世界裡的活動連動群體,宛如百花齊放。
 
重大的人生事件和改變,會引發人對社交支持的需求,在此同時,也會導引我們進入刺激出新關係的情境。比方說,讓我們來看看新手媽媽:照料一個無助小肉團/小奇蹟的經歷,會讓她覺得可怕,同時又倍感喜悅。她其他沒有子女的朋友都很好意,但都無法了解這份新責任、新生活方式當中的複雜與衝突。但是,她在媽媽教室裡遇見的孕婦,卻確實和她的經驗息息相關,因此她們的友誼能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推進。理想上,這位新手媽媽還是會保有昔日好友;畢竟,她們看到的她仍是她的本質,可以幫助她守住她在成為照護者之前的身分認同。

丹尼爾.胡魯夏卡在他的友誼人類學與心理學調查中指出,我們在有可能成為朋友的人身上找到一些一般來說很有吸引力的人格特質。「這些包括有樂於助人的名聲、社經地位高、在社會階級、種族與個人態度上有相似之處。」還有,光是知道某個人喜歡你,就能讓你更喜歡對方。

回到一九三七年,當時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出版了大受歡迎的暢銷書《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卡內基力促人們仿效我們自然而然就會去欣賞的他人行為與特質,比方說多多微笑、鼓勵一起談話的對象多談談自己,以及常常稱呼對方的姓名。自此之後的研究證明,這些特質確實會鼓勵別人和你熱絡起來。就算只是用到「朋友」一詞,都有助於對方覺得你很友善。二〇〇八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在一場持續一個半小時的辯論當中,參議員約翰.馬侃(Senator John McCain)平均每四分鐘就說一次「我的朋友們」。(時至今日,他沒有贏得勝利或許折損了上述建議的價值,但這一路上他可能交了很多朋友。)
具備出色社交技能的人會會吸引我們,單純是因為我們和他們交談時比較不費力,不像和封閉型或彆扭型的人來往時那樣。這不代表天生就是對話專家、能讓你輕鬆自在的人,就會成為你的最佳好友。但是,就像鄰近這個因素一樣,和藹可親也可能點起友誼的火苗。

這也正是有些人很難交到朋友的理由,比方說,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雖然這些人一般來說在社會上表現得不錯,而且和一般人一樣有才華、聰明又有趣(如果不是更出色的話),但很多亞斯伯格症患者都說自己難以參與輕鬆閒談、判讀面部表情、捕捉表達興趣的線索,當他們要進入能讓雙方滿意的拋話題、接話題對話韻律時,他們無法跨越障礙,順利進入真正的「更了解你」階段。

一旦開啟對話,想要成為朋友的雙方,就必須共舞一曲「吐露之舞」,說一說他們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會提到的軼事心聲。一旦我們對著某著人說出感覺或經驗,對方會更因此受到吸引:這或許是為了回報我們剛剛冒的風險,洩漏了自己不堪的往事或是說出了我們很重視、但帶有爭議的意見。揭露這件事本身便是一個信號,代表有意從點頭之交成為朋友,而對方向我們吐露資訊的特性,則會幫助我們判斷自己想不想更進一步、想不想聽到更多。這當中涉及的心理層面甚廣,因此,說到要對剛認識的人場開心房,採取中庸之道是最好的作法。對著雞尾酒會上的賓客說到孩提時代的創傷或最深沉黑暗的渴望,會讓你變成「人格多采多姿」或「瘋子」這一類,而不是「可能成為新朋友」這一邊。

接下來展開的,是培養友誼的過程,這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知不覺的過程(至少與培養戀愛關係過程中採用的策略相較之下是如此)。就像胡魯夏卡說的,新認識朋友的進展會從「說話小心翼翼、注重前後一致,遵循介於點頭之間與陌生人之間的常見互動模式,到懷抱著極高度的信任和支持分享資訊,根本不會去想過去給過對方多少恩惠。」

當雙方進展到這個地步時,他們就找到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法溝通,如何判讀對方及化解衝突。「在研究中,讓受試者看著對話中的朋友,他們替正在說明自身想法的朋友接話的準確率,比替陌生人的想法接話的準確高了百分之五十。簡而言之,朋友是判讀同伴感受與想法的專家,陌生人在這方面則是剛入門的學徒。」
 
要讓友誼更深刻,方法之一是拓展你和對方互動的方式,亦即,培養出研究人員所謂的「複合性」(multiplexity)。這個詞會讓人想到朋友一起到大型複合式電影院裡看電影的景象,但其真意只是說你和朋友之間要從事多種活動,才能感受到彼此之間越來越親密、越來越了解對方。舉例來說,如果你總是和某位朋友在學校附近喝咖啡,或許下次可以改請她參加家庭聚餐(並事先提供背景資訊,讓她知道會面對哪些獨特的相處動態)。

你和某個人為友的時間越長,你們的友誼就越有可能持續下去。朋友間共同度過了多少的時光,是這段友誼會持續多久的最佳預測指標。

朋友會越來越像,還是因相像變朋友?

歐普拉(Oprah Winfrey)和蓋兒.金恩(Gayle King)是美國一對最受人喜愛的「八百年老朋友」組合,她們親身證明了培養友誼當中的重要元素。雖然她們之中只有一個人佔到了全世界的頂峰位置,但兩人都是非常成功的記者。事實上,她們是在職場上認識的朋友,一九七〇年代末期,兩人都在巴爾的摩一家新聞電台任職。《紐約時報》有一篇人物側寫引用金恩的話:「能找到一個懂你的人真的很好,而且是真的懂你。我們兩人的感受力很相似。有一天,我們在聊,某個人在說話,我們兩個人會同時說:「真的嗎?」我們的反應都一樣。我們兩人的大腦天生非常相似。」回過頭來,歐普拉也對記者說:「我們很像。這正是我們成為好友的原因。很多人會認為她想要模仿我,但事實上她並沒有。我們只是跟彼此很像。朋友之間就會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們的說話方式變得很像,反應也大同小異。」有什麼會比和你自己成為摯友更棒?但是,在你假設上述這兩位都是因為有了名氣之後而陷入自戀的毛病,請注意,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她們一樣。迷人的年輕女子會和其他迷人的年輕女子一起逛遍整座城市,滑板高手和其他的滑板高手一起輕鬆找樂子,大人物則和其他大人物共進晚餐。

《友誼長存》的兩位作者寫道:「兩個可能成為朋友的人之間的相似度,和他們之間可能建立起友誼的機率直接成比例。」這些所謂的相似性,包括性別、種族、態度、信念和價值觀。

有時候,相似性和吐露可以結合在一起,培養出一段美好而堅貞的友誼。想像一下,你正在公司裡開著不得不開的會,主席是一個讓你受不了的胡扯大王。休息時,一位新同事對你低語,說她寧願戳瞎自己的雙眼,也不想坐在那裡聽完他的簡報。瞧!一段友誼便開出了花朵。南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珍妮佛.波森博士(Jennifer Bosson)研究負面態度的力量,得出的結論是當兩人都不喜歡第三人時,這兩人很容易建立起關係,即便這兩人其實並不認識被討厭的第三人(比方說名媛金.卡黛珊Kim Kardashian),同樣有效。就像前述範例中的同事,她吐露自己也有同樣的心情,而且她夠信任你,願意表明可能讓她處於危險之地的立場。

另一條很有意思的新研究路線,是追蹤朋友群之間會不會連基因都有共同之處:這代表朋友之間的相似性是在非常深入的層次發揮用,而能否培養出友誼,有一部分因素要取決於基本的生物過程與信號。利用代表受試者友誼關係的數據以及他們的DNA 樣本,詹姆士.法勒博士(James Fowler)和他的同仁們在六個不同的基因當中尋找標記,發現朋友之間同樣擁有一種第二型多巴胺受體(dopamine receptor D2)變異體的機率很高,很有趣的是,這種受體也和酒癮有關。法勒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科學系的社交網路高手,他承認,這可能是因為喜歡喝一杯、在吧台前面坐坐的人會容易彼此為友,勝過和那些滴酒不沾的人。但是,他持續研究這個主題,甚至得出一套理論,認為朋友的DNA可能會誘發另一方的行為和個人特質改變,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鳥類的世界裡:母雞的羽毛,會因為附近雞籠裡其他母雞的基因組成而改變。

但研究人員無法證明朋友之間個性會特別相似,也因此讓幾百齣浪漫喜劇有了科學上的可信度:急躁易怒的大小姐有個無拘無束的小跟班,迷人男主角的死黨是粗魯愚蠢的跳樑小丑。舉例來說,蘇菲雅內向,而我則比較外向。我們並未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分身,這是很重要的理由。但是,我們在身分、階級等等人口統計上的特性和對人生的展望,則大部分都互相呼應。

就算你不認為朋友跟你很像,但你們這一群卻不見得真如我們在政府文宣或商業廣告上看到的那麼多元:一群不同年齡、階級、性別的人快樂地一起跳躍。從近距離的觀察點來看,你可以看到每一個朋友詳細的生命史、氣質、夢想與怪癖。但是,若把焦聚拉遠,外面的世界看到的很可能是一個統一的群體在動。

達特茅茲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經濟學家利用大學宿舍(這是絕佳的實驗場景),來檢視在一個學年的期間內友誼如何成行。他們追蹤每位學生透過學校內部訊息網路發送給其他同學的電子郵件數目(在其他實驗中,他們證明密友發送給彼此的訊息會多過給不那麼親近的朋友)。因為校方在配置宿舍房間及室友時都是隨機分配學生,因此,研究人員最感興趣的因素,是種族。白人學生如果有非裔美國人室友,到了學年結束,他的朋友群組成會不會比較多元化?

在競爭激烈如達特茅茲學院這樣的學校裡,你可能會認為,所有學生都很聰明而且認真求學,他們在選擇朋友時應該不會把種族當成重要因素。 並非如此。當非裔美國人與白種學生成為室友時,確實更有可能透過電子郵件聯絡彼此,但是他們的同處一室並不會讓白種學生更有機會交到非裔美國人的朋友。比起住在不同宿舍的學生,同住一間房會讓任何兩名學生更容易彼此為友,但是,就算很有機會碰到對方、點燃友誼的火花,種族的差異仍難以撼動。作者群提出一個可能的解釋,指向神經科學研究暗示黑白種族之間的互動壓力較大,超過同種族間的互動。對於認為大學是廣結善緣的好地方、可以讓你交到不同於己的好友者來說,這是很殘酷的結論:非裔美國學生約有百分之四十四的電子郵件是和其他非裔美國學生往來,不是非裔的美國學生和非裔美國學生往來的電子郵件量僅佔了約百分之四。

那麼,我們為何要去找和我們相像的人?三種常見的解釋在實證上都能得到一些支持,每一種說法則分別說明我們內在組成的不同面向。第一種說法的基礎,是「熟悉就是好」的認知心理學原則,推定當我們和那些跟自己有相同行為的人在一起時,便驗證了自身的選擇,從而能導引出相對自在且不會有衝突的互動。第二種是存在主義者的哲學觀點:就像蓋兒.金恩說的,找到和我們擁有同樣人生態度且真正「懂」我們的靈魂伴侶,可以趕走讓人絕望的疏離感(這是身為人會遭遇的風險)。第三種則出自於演化生物學理論:因為人的主要生存驅動力量是繁衍下一代,因此會被基因上和我們相似的朋友所吸引。如果我們和「自己人」在一起,就算我們自己無法繁衍後代,這個部落裡也會有某個人把我們共同的基因傳下去。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卡琳.福洛拉(Carlin Flora)
任職《今日心理學》雜誌多年,身兼撰稿與編輯。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系,曾為《發現》(Discover)、《魅力》(Glamour)、《健康女性》(Women’s Health)、《健康男性》(Men’s Health)以及其他雜誌刊物撰稿。她也上過《歐普拉脫口秀》、CNN、福斯新聞網等節目。
 
出版:三采文化
書名: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何謂友誼?
第二章 找朋友與交朋友
第三章 童年時期的友誼:同伴和對頭
第四章 青春期的友誼:姊妹淘與犯罪搭檔
第五章 不可思議的友誼紅利
第六章 壞朋友:友誼的黑暗面
第七章 網友:科技如何影響友誼
第八章 發揮最大的友誼影響力
後記
致謝

延伸閱讀

台灣少子化、企業缺工怎麼辦? 「這群人」或許能補足部分缺口!

2023-07-20

台灣週休三日無望,人事總處「3原因」打槍!縮短工時也有難度...勞動部:缺工嚴重目前難實施

2023-06-26

缺工、原物料成本一直漲…羅智先苦笑:下半年景氣難測,過好每一天比較實在

2023-05-30

飯店缺工成完美風暴,甚至「不敢開房門做生意」…老爺酒店執行長沈方正如何從一籌莫展到催生「壯幫手」?

2023-04-25

缺工缺到找里長協調…為何仍有人失業、年輕人寧願待業?他商科畢業跑工地點出「1問題」

2023-06-16